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5107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括备胎支架本体(5),所述的备胎支架本体(5)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框形外折弯,在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3、4),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备胎支架的使用性能,克服了汽车备胎支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异响,提高了汽车产品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备胎支架不再产生窜动力,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改进后的结构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值得在本行业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附件结构的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 及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销售的售后反馈的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是车辆在路况较差或 车速过快时,汽车底盘有不间断的、无规则的异响,经分析是备胎支架窜动而 致。如本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3所示,在备胎支架3和备胎支架4安装到车 身上后,在车辆行使过程中,由于备胎支架本体5左右方向没有定位,导致备 胎支架会左右窜动,从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其目的是 消除备胎支架在行车过程中振动而产生的异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括备胎支架本体,所述的 备胎支架本体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 框形外折弯,在所述的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 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为使本技术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 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并提高本技术的新颖 性和创造性所述的备胎支架和备胎支架橡胶件均为在备胎支架本体的杆身上的套装固定结构,所述的备胎支架橡胶件安装在备胎支架内侧。所述的备胎支架橡胶件先固定,所述的备胎支架后固定;所述的备胎支架 橡胶件固定后的最大间距,大于备胎支架固定后的最小间距,即备胎支架橡胶 件在备胎支架固定后,在备胎支架的作用下产生压縮弹性变形。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备胎支架的使用性能,克服了汽车备 胎支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异响,提高了汽车产品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经 济性;备胎支架不再产生窜动力,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改进后的结构没 有增加太多的成本,值得在本行业中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4为本技术改的结构示意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7为图4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备胎支架橡胶件、2、备胎支架橡胶件,3、备胎支架,4、备胎支架,5、 备胎支架本体。在图4中,L为备胎支架橡胶件1和备胎支架橡胶件2的间距;Ll为备胎 支架3和备胎支架4的间距。具体实施方式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如图4至图7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是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 括备胎支架本体5,所述的备胎支架本体5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 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框形外折弯,在所述的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 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 其缺陷,实现消除备胎支架在行车过程中振动而产生的异响的专利技术目的,本实 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4至图7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所述的 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1、备胎支架橡 胶件2。首先,利用橡胶的良好的减振性能,使备胎支架不再产生窜动,而且橡 胶件的柔韧性很好,它能间接地调整装配尺寸,从而保证装配要求。下面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示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 用新型参考和选用实施例一本技术所述的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和备胎支架橡胶件1、备胎支架 橡胶件2均为在备胎支架本体5的杆身上的套装固定结构,所述的备胎支架橡 胶件l、备胎支架橡胶件2安装在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内侧。上述结构,备胎支架橡胶件1和备胎支架橡胶件2的内部就抵住了备胎支架本体5的开口;备胎支架橡胶件1和备胎支架橡胶件2的外部也抵住了备胎 支架3和备胎支架4的内部,从而控制了备胎支架的左右移动。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备胎支架橡胶件l、备胎支架橡胶件2先固 定,所述的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后固定;所述的备胎支架橡胶件l、备胎支 架橡胶件2固定后的最大间距,大于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固定后的最小间距, 即备胎支架橡胶件l、备胎支架橡胶件2在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固定后,在 备胎支架3、备胎支架4的作用下产生压縮弹性变形。在安装备胎支架前先把备胎支架橡胶件1和备胎支架橡胶件2安装到备胎 支架3和备胎支架4上。备胎支架橡胶件1和备胎支架橡胶件2之间最大了间 距L必须大于备胎支架3和备胎支架4的最小距离Ll ,再把备胎支架3和备胎 支架4安装到车身上。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 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括备胎支架本体(5),所述的备胎支架本体(5)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框形外折弯,在所述的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3、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1、2)。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胎支架(3、 4)和备胎支架橡胶件(1、 2)均为在备胎支架本体(5)的杆身上的套 装固定结构,所述的备胎支架橡胶件(1、 2)安装在备胎支架(3、 4)内侧。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 胎支架橡胶件(1、 2)固定后的最大间距,大于备胎支架(3、 4)固定后的最 小间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括备胎支架本体(5),所述的备胎支架本体(5)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框形外折弯,在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3、4),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备胎支架的使用性能,克服了汽车备胎支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异响,提高了汽车产品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备胎支架不再产生窜动力,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改进后的结构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值得在本行业中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62D43/00GK201410992SQ20092014330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斌 吴, 孔林才, 杨良武 申请人:芜湖市勤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备胎支架结构,包括备胎支架本体(5),所述的备胎支架本体(5)为杆状材料折弯构成的开口的框形,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端部向框形外折弯,在所述的开口的框形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分别设有备胎支架(3、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框形的两端向外折弯的杆身上还分别设有备胎支架橡胶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林才杨良武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勤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