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537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粉末制剂,其中液态油和脂肪成分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多孔载体则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载体的。本专利技术粉末制剂中多孔载体所载带的目的物包括药品、农药、肥料、颜料、涂料、墨水、生化制品、油和脂肪、食品、食品添加剂、香料、化妆品及其他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的物质。对于将液体原料粉化制得的粉末制剂,原料被多种粉化基质(包括基于石油的基质)载带。通常,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石油基料已大量用作粉化基质。但是,普通粉末制剂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如粉化基质难以加工、生产费用高、粉化基质的连续、大量的供应困难,并且当大量服用粉化基质或由于粉化基质不能生物降解而持久滞存时对人体有害,所以具有一些安全性差的缺点,因此这些基质不能大量而广泛地用于各工业领域。特别是,出于安全原因,基于石油的粉末制剂在食品、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希望有一种对人体无害、保证连续大量供应、生产费用低廉、易于加工、可完全生物降解且可在各工业领域中大量应用的粉末制剂。本专利技术人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粉末制剂进行了深入研究,专利技术了使用由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其中使用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本专利技术人使用这种多孔载体已将被通常认为难以粉化的多种物料粉化。结果发现,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可提供大的多孔表面;多孔淀粉对水和油都呈现出较好的吸附作用;在适宜条件下各种状态的物料进入孔内并载于所说的孔中,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通过下述方案可完成本专利技术。第一,一种粉末制剂,其中液态油和脂肪成分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多孔载体则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第二,一种粉末制剂,其中溶有原料的水溶液成分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多孔载体则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第三,一种粉末制剂,其中溶有原料的水溶液成分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多孔载体则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第四,一种粉末制剂,其中原料成分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多孔载体则由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的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第五,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四任一种方案的粉末制剂,其中通过将这种粉末制剂表面包衣,而将其制成微胶囊。第六,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制得多孔淀粉颗粒,然后将所得多孔淀粉颗粒与液态油混合,并载带该液态油。第七,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制得多孔淀粉颗粒,然后将所得多孔淀粉颗粒与液态油混合,并载带该液态油。与溶有原料的水溶液混合,并载带该水溶液。第八,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制得多孔淀粉颗粒然后将所得多孔淀粉颗粒与液态油混合,并载带该液态油。与溶有原料的有机溶剂混合,并载带该有机溶剂。第九,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由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将所得多孔载体与原料分散于一种不能溶解原料的溶剂中,然后除去此溶剂而使原料载于多孔载体的孔中。第十,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制得到由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将所得多孔载体与原料混合并载带该原料。第十一,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得到由多孔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将所得多孔载体与原料混合并载带该原料。第十二,一种制备用于制备粉末制剂微胶囊的粉末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根据上述第六至第十一任一种方案的粉末制剂,将此粉末制剂分散于一种包衣溶液中,干燥,在粉末制剂表面上形成一层包衣。第十三,一种制备用于制备粉末制剂微胶囊的粉末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根据上述第六至第十一任一种方案的粉末制剂,将此粉末制剂在一种包衣溶液中乳化,干燥,在粉末制剂表面上形成一层包衣。第十四,一种制备用于制备粉末制剂微胶囊的粉末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根据上述第六至第十一任一种方案的粉末制剂,向粉末制剂上喷洒包衣剂而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包衣。第十五,一种制备粉末制剂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具有水解粗淀粉活性的酶与淀粉反应制得多孔淀粉颗粒,然后将所得多孔淀粉颗粒与含有原料的溶液混合形成粉末制剂,并在所得粉末制剂表面上形成一层包衣。在此,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日本TOKKAIHEI5-112469TOKKYOKOKAI-KOIHO(未审查专利申请18个月公开)HEISEI5(1993)-112469所述的方法制备多孔载体。然后,使多孔载体的孔载带原料,用包衣剂将其表面包衣形成包衣层,从而将原料制成微胶囊。另外,可以将各种工业领域中的原料与多孔载体混合或一起进行其它加工而磨成粉状,然后通过包衣加工将其制成微胶囊,这样可以控制原料的释放和改善其口味。玉米蛋白,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可用作包衣剂。包衣的方法有在溶有包衣剂的包衣溶液中将粉末制剂分散或乳化,然后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或其它干燥方法干燥;或喷雾冷却包衣剂如硬化植物油、加洛巴蜡等。由于所用多孔载体是淀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粉末制剂对人体无害,它可以大量连续供给、生产费用低廉、易于加工,而且可完全生物降解、不会引起任何环境问题,它将大量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首先介绍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将100g玉米淀粉和1.0g Dabiase K-27(商品名粗淀粉水解酶,Daikin Kogyo CO.,Ltd.生产)加入1000ml 0.25mm醋酸缓中液(pH5.0)中,在搅拌下于40℃放置过夜,然后洗涤,干燥,得到由多孔玉米淀粉颗粒组成的多孔载体。将100g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多孔载体和75g豆油用Dalton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用这种方法,生成了自由流动粉末形式的油和脂肪。作为对照,仅将100g玉米淀粉和75g豆油用Dalton 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得到糊状的相同产物。实施例2将100g由实施例1制得的多孔载体和135g酱油(kikkomanCorp.生产的黑酱油)用Dalton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得到一种可流动的、几乎不胶粘的酱油粉末制剂。作为对照,仅将100g玉米淀粉和135g酱油用Dalton 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得到糊状的相同产物。实施例3将100g由实施例1制得的多孔载体和80g液体香料(Meijiya Co.,Ltd.生产的″Mejiya′s Essence Orange″)用Dallon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得到一种可流动的、几乎不胶粘的香料粉末制剂。作为对照,仅将100g玉米淀粉和80g香料用Dalton Co.,Ltd.生产的Twinmix-08混合,得到糊状的相同产物。实施例4将13.5g由实施例1制得的多孔载体和1.5g红色颜料粉末(Sekishoku No.102)用Mechanomill(商品名Okada SeikouCo.,Ltd.)混合(1000rpm,10分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得的混合产物Sekishku No.102,载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孝典长谷川信弘胜吕公明铃木一正小石真纯
申请(专利权)人:桑荣糖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