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3230 阅读:20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包括绞手机构、底座(9)、定位销(11)和芯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5)、转手(6)、转柄(7)和带凸台套筒(8)组成,手工绕制时,底座(9)固定在虎钳上,这样绞手机构和芯轴(12)都受到底座(9)支撑,增加了稳定性,绕制质量得到保证,另由于转柄(7)长度较长,操作时工人方便省力,劳动强度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
技术介绍
手工绕制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工具,一般由绞手和芯轴组合而成,操作时工人在 虎钳上水平固定一芯轴,通过旋转套在芯轴上的绞手绕制簧丝,同时为了保持弹簧工作圈 数的一致,操作工人推压绞手对绕成的簧体丝圈施加轴向压力,使用该工具对簧丝直径在 0. 5mm 2mm范围的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绕制效果较好,当簧丝直径增大到2mm 4mm范围绕 制时扭矩成倍增加,操作工人轴向施压力量不够时,绞手会晃动,压不住簧体,导致圆柱螺 旋扭转弹簧工作圈数的间距和大小不一致,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绕制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操 作工人必须同时施加轴向压力与水平扭力,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绕制大直径簧丝时工人劳动强度低,能够保证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绕制质量的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包括绞手机构、底座、定位销和芯轴,所述的底座呈"U"型,左右壁各开一共轴通孔,所述的芯轴是一圆柱棒,穿过右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定位销与芯轴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底座右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转手、转柄和带凸台套筒组成,带凸台套筒是一圆柱筒体,其右端穿过底座左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并套在芯轴上,轴向用紧定螺钉将芯轴连为一体,带凸台套筒右端面偏心制一圆柱凸台,带凸台套筒的半径与芯轴半径差值略大于需绕制的簧丝直径,所述的转柄呈"L"型,转柄上端固定在带凸台套筒的左端,转柄下端的弯柄上套装一转手,转手是一圆柱筒体,弯柄端制出螺纹孔,其上连接一阶形紧定螺钉,阶形紧定螺钉头部直径大于转手外径,使得转手不会从转柄上脱出,转手与转柄下端的弯柄间隙配合,转手可相对弯柄转动。 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绕制簧丝直径在2mm 4mm的圆 柱螺旋扭转弹簧时,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的底座固定在虎钳上,使绞手机构和 芯轴都受到底座支撑,增加了稳定性,因此,绕制质量得到保证,另外工人使用原工具操作 时,工人的手臂与身体垂直,同时施加轴向压力与水平扭力,劳动强度大,而使用本扭簧手 工绕制工具,由于转柄长度较长,操作时工人的手臂自然下垂,只需略微施加轴向压力,方 便省力,使绕制扭转弹簧的劳动强度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原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原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的示意图。由绞手1、芯轴2、底板3和 定位销4组成,使用时,底板3固定在虎钳上,水平装夹,操作时工人通过绞手1必须同时施 加轴向向下的压力与水平方向的旋转力,此时操作工人的手臂与身体垂直,不方便用力,劳 动强度较大,当簧丝直径在O. 5mm 2mm范围时,绕制的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质量较好,但当 簧丝直径在2mm 4mm范围时,绕制时扭矩成倍增加,操作工人轴向向下施压力量不够时, 绞手1会晃动,压不住簧体,导致弹簧工作圈数的间距和大小不一致,质量难以保证。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的示意图,包括绞手机 构、底座9、定位销11和芯轴12,所述的底座9呈"U"型,左右壁各开一共轴通孔,所述的芯 轴12是一圆柱棒,穿过右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定位销11与芯轴12间隔一定距离固定 在底座9右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5、转手6、转柄7和带凸台 套筒8组成,带凸台套筒8是一圆柱筒体,其右端穿过底座9左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并 套在芯轴12上,轴向用紧定螺钉将芯轴12连为一体,带凸台套筒8右端面偏心制一圆柱凸 台10,带凸台套筒8的半径与芯轴12半径差值略大于需绕制的簧丝直径,所述的转柄7呈 "L"型,转柄7上端固定在带凸台套筒8的左端,转柄7下端的弯柄上套装一转手6,转手6 是一圆柱筒体,弯柄端制出螺纹孔,其上连接一阶形紧定螺钉5,阶形紧定螺钉5头部直径 大于转手6外径,使得转手6不会从转柄7上脱出,转手6与转柄7下端的弯柄间隙配合, 转手6可相对弯柄7转动。当绕制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时,将簧丝一端置于定位销11与芯轴 12之间的底座9上,另一端置于凸台套筒8的圆柱凸台10和芯轴12间,转动转柄7使带凸 台套筒8和芯轴12—起旋转,簧丝受圆柱凸台IO和定位销11的限制,缠绕在芯轴12上, 当簧丝紧密缠满在底座9的右壁和凸台套筒8的右端面的芯轴12上后,完成绕制工作。 当然,带凸台套筒8和芯轴12可以制成整体台阶柱棒,本实施例中带凸台套筒8 和芯轴12制成可分离式,可以在芯轴12磨损后更加经济地更换。权利要求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包括绞手机构、底座(9)、定位销(11)和芯轴(12),所述的底座(9)呈“U”型,左右壁各开一共轴通孔,所述的芯轴(12)是一圆柱棒,穿过右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定位销(11)与芯轴(12)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底座(9)右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5)、转手(6)、转柄(7)和带凸台套筒(8)组成,带凸台套筒(8)是一圆柱筒体,其右端穿过底座(9)左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并套在芯轴(12)上,轴向用紧定螺钉将芯轴(12)连为一体,带凸台套筒(8)右端面偏心制一圆柱凸台(10),带凸台套筒(8)的半径与芯轴(12)半径差值略大于需绕制的簧丝直径,所述的转柄(7)呈“L”型,转柄(7)上端固定在带凸台套筒(8)的左端,转柄(7)下端的弯柄上套装一转手(6),转手(6)是一圆柱筒体,弯柄端制出螺纹孔,其上连接一阶形紧定螺钉(5),阶形紧定螺钉(5)头部直径大于转手(6)外径,使得转手(6)不会从转柄(7)上脱出,转手(6)与转柄(7)下端的弯柄间隙配合,转手(6)可相对弯柄(7)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带凸台套筒(8)和芯轴(12)制成整体台阶柱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包括绞手机构、底座(9)、定位销(11)和芯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5)、转手(6)、转柄(7)和带凸台套筒(8)组成,手工绕制时,底座(9)固定在虎钳上,这样绞手机构和芯轴(12)都受到底座(9)支撑,增加了稳定性,绕制质量得到保证,另由于转柄(7)长度较长,操作时工人方便省力,劳动强度降低。文档编号B21F3/04GK201534202SQ20092008219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跃文, 魏勇 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手工绕制工具,包括绞手机构、底座(9)、定位销(11)和芯轴(12),所述的底座(9)呈“U”型,左右壁各开一共轴通孔,所述的芯轴(12)是一圆柱棒,穿过右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定位销(11)与芯轴(12)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底座(9)右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手机构由阶形紧定螺钉(5)、转手(6)、转柄(7)和带凸台套筒(8)组成,带凸台套筒(8)是一圆柱筒体,其右端穿过底座(9)左壁通孔与通孔间隙配合,并套在芯轴(12)上,轴向用紧定螺钉将芯轴(12)连为一体,带凸台套筒(8)右端面偏心制一圆柱凸台(10),带凸台套筒(8)的半径与芯轴(12)半径差值略大于需绕制的簧丝直径,所述的转柄(7)呈“L”型,转柄(7)上端固定在带凸台套筒(8)的左端,转柄(7)下端的弯柄上套装一转手(6),转手(6)是一圆柱筒体,弯柄端制出螺纹孔,其上连接一阶形紧定螺钉(5),阶形紧定螺钉(5)头部直径大于转手(6)外径,使得转手(6)不会从转柄(7)上脱出,转手(6)与转柄(7)下端的弯柄间隙配合,转手(6)可相对弯柄(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刘跃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