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抑制血管发生的方法和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48318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生产制品,它包含包装材料和包含于所述包装材料之中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有效抑制组织中的血管发生,并且其中所述包装材料包含一标签,该标签表明所述药物可以用于通过抑制血管发生治疗疾病,并且其中所述药物包含血管发生抑制量的α↓[v]β↓[3]拮抗剂,该拮抗剂包含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羧基末端域的部分的多肽,所述多肽可以结合整联蛋白α↓[v]β↓[3]。(*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医学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使用玻连蛋白受体αvβ3的拮抗剂抑制组织血管发生的方法和组合物。专利技术背景整联蛋白是已知结合胞外基质蛋白并因此介导细胞-细胞和细胞-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一般称为细胞粘连事件)的一类细胞受体。然而,尽管在文献中描述了许多整联蛋白以及结合整联蛋白的配体,仍然难以理解许多整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整联蛋白受体构成了一个蛋白家族,这些蛋白具有共享的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非共价异二聚体糖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特征。目前已知以其优先结合玻连蛋白的原始特征命名的玻连蛋白受体指称为αvβ1、αvβ3和αvβ5的三个不同的整联蛋白。Horton,Int.J.Exp.Pathol.,71:741-759(1990)。αvβ1结合纤连蛋白和玻连蛋白。αvβ3结合种类繁多的配体,包括血纤蛋白、血纤蛋白原、层粘连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玻连蛋白、威勒布兰特因子、骨桥蛋白和骨唾液蛋白Ⅰ。αvβ5结合玻连蛋白。目前仍在研究这三种整联蛋白在组织中的许多细胞相互作用中所起的特异性细胞粘连作用,然而,已知有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的整联蛋白。许多整联蛋白的配体内的一个重要识别位点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三肽序列。在以上鉴别为玻连蛋白受体整联蛋白的所有配体中都发现了RGD。可以用含有该RGD序列的多肽(“肽”)模拟该RGD识别位点,并且这种肽是整联蛋白功能的已知抑制剂。然而,重要的是注意到,根据该RGD肽的序列和结构,可以改变该抑制的特异性以导向特定的整联蛋白。有关该RGD识别位点的讨论,参见Pierschbacher等,Nature,309:30-33(1984)和Pierschbacher等,Proc.Natl.Acad.Sci.USA,81:5985-5988(1984)。整联蛋白特异性不同的各种RGD多肽亦描述于Grant等,Cell,58:933-943(1989)、Cheresh等,Cell,58:945-953(1989)、Aumailley等,FEBS Letts.,291:50-54(1991)和Pfaff等,J.Biol.Chem.269:20233-20238(1994)和美国专利4,517,686、4,578,079、4,589,881、4,614,517、4,661,111、4,792,525、4,683,291、4,879,237、4,988,621、5,041,380和5,061,693。血管发生,亦称为新血管形成,是涉及新发育血管生长进入组织的组织血管形成的过程。该过程由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浸润介导。据信该过程以以下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所述脉管可以从先前存在的脉管出芽、可以从前体细胞发生脉管的从头发育(血管发生)、或现存的小脉管的直径可以扩大。Blood等,Bioch.Biophys.Acta,1032:89-118(1990)。已知血管内皮细胞含有至少五种RGD依赖性整联蛋白,包括玻连蛋白受体(αvβ3或αvβ5)、胶原蛋白Ⅰ型和Ⅳ型受体(α1β1)、层粘连蛋白受体(α2β1)、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受体(α3β1)和纤连蛋白受体(α5β1)。Davis等,J.Cell.Biochem.,51:206-218(1993)。已知平滑肌细胞含有至少六种RGD依赖性整联蛋白,包括α5β1、αvβ3和αvβ5。血管发生是新生儿生长中的重要过程,但在伤口愈合和在包括组织炎症、关节炎、肿瘤生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由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引起的黄斑变性和类似疾病的种类繁多的临床疾病的病理学中亦很重要。这些与血管发生相关的临床表现被称为生血管性疾病(angiogenicdisease)。Folkman等,Science,235:442-447(1987)。在成人和成熟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发生,尽管它的确在伤口愈合和在黄体生长周期中发生。参见,例如,Moses等,Science,248:1408-1410(1990)。已提出抑制血管发生将对限制肿瘤生长是有用的治疗法。已提议通过(1)抑制释放诸如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血管分子”,(2)诸如通过使用抗bFGF抗体中和生血管分子和(3)抑制内皮细胞对生血管刺激物应答而抑制血管发生。后一策略受到了注意,并且Folkman等,Cancer Biology,3:89-96(1992)已描述了几种内皮细胞应答抑制剂,包括胶原酶抑制剂、基膜更新抑制剂、血管抑制性(angiostatic)类固醇、真菌源血管发生抑制剂、血小板因子4、血小板反应蛋白、诸如D-青霉胺和硫代苹果酸金的关节炎药物、维生素D3类似物、α-干扰素等等可以用于抑制血管发生的抑制剂。有关其它建议的血管发生抑制剂,参见Blood等,Bioch.Biophys.Acta.,1032:89-118(1990)、Moses等,Science,248:1408-1410(1990)、Ingber等,Lab.Invest.,59:44-51(1988)和美国专利5,092,885、5,112,946、5,192,744和5,202,352。先前参考文献中描述的任一种血管发生抑制剂均未针对抑制αvβ3。亦描述了抑制玻连蛋白受体αvβ3的含RGD肽。Aumailley等,FEBSLetts.,291:50-54(1991),Choi等,J.Vasc.Surg.,19,125-134(1994),Smith等,J.Biol.Chem.,265:12267-12271(1990),和Pfaff等,J.Biol.Chem.,269:20233-20238(1994)。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从未建议或鉴别整联蛋白αvβ3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例如,Hammes等,Nature Med.,2:529-53(1996)确认了本专利技术的发现。具体而言,该论文显示包括环状RGDfV(其结构和功能已在本申请基于的在先申请中描述)的环状肽在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小鼠模型中抑制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在亦支持本专利技术以及所述在先申请的独立研究中,Luna等,Lab.Invest.,75:563-573(1996)描述了两个特殊的环状甲基化含RGD肽,它部分有效地抑制缺氧诱导的局部缺血视网膜病小鼠模型中的视网膜新血管形成。与之相对比,本专利技术的肽表现出几乎完全抑制本文描述的模型系统中的新血管形成。使用对各种整联蛋白α或β亚基免疫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体外抑制细胞粘连,已将αvβ3与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类型的细胞粘连相关连。Davis等,J.Cell.Biol.51:206-218(1993)。另外,Nicosia等,Am.J.Pathol.,138:829-833(1991)描述了使用RGD肽GRGDS体外抑制从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形成“微脉管”。但是,体外抑制胶原蛋白凝胶培养中的“微脉管”形成不是抑制组织中血管发生的模型,因为未显示所述微脉管结构与毛细管出芽相同或在胶原蛋白凝胶培养物中微脉管的形成等同于新血管生长进入完整的组织,例如需要抑制血管发生的关节炎组织、肿瘤组织或疾病组织。为发生血管发生,内皮细胞必须首先退化,并以与肿瘤细胞在侵入和转移形成时采用的类似方式穿过血管基底膜。本专利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制品,它包含包装材料和包含于所述包装材料之中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有效抑制组织中的血管发生,并且其中所述包装材料包含一标签,该标签表明所述药物可以用于通过抑制血管发生治疗疾病,并且其中所述药物包含血管发生抑制量的αvβ3拮抗剂,该拮抗剂包含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羧基末端域的部分的多肽,所述多肽可以结合整联蛋白αvβ3。2.权利要求1的生产制品,其中所述多肽包括示于SEQ ID NO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氨基酸残基序列。3.权利要求1的生产制品,其中所述组织是炎症组织,而所述疾病是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4.权利要求1的生产制品,其中所述组织是实体瘤或实体肿瘤转移瘤。5.权利要求1的生产制品,其中所述组织是视网膜组织,而所述疾病是视网膜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或黄斑变性。6.αvβ3拮抗剂,它包含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羧基末端域的部分的多肽,所述多肽可以结合整联蛋白αvβ3。7.权利要求6的拮抗剂,其中所述多肽包括示于SEQ ID NO 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氨基酸残基序列。8.权利要求6的拮抗剂,其中所述多肽是融合蛋白。9.权利要求6的拮抗剂,其中所述多肽具有示于SEQ ID NO 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氨基酸残基序列。10.药物,它包含足以在组织中抑制血管发生的量、在药学上可接受载体中的按照权利要求6的αvβ3拮抗剂。11.在组织中抑制血管发生的方法,它包括给予所述组织包含血管发生抑制量的αvβ3拮抗剂的组合物。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拮抗剂是融合蛋白、多肽、衍生多肽、环状多肽、单克隆抗体或有机模拟化合物。1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与抑制血纤蛋白原与αⅡbβ3的结合相比,所述整联蛋白αvβ3拮抗剂优先抑制血纤蛋白原与αvβ3结合。14.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αvβ3拮抗剂包含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羧基末端域的部分的多肽,所述多肽可以与整联蛋白αvβ3结合。15.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肽包括示于SEQ ID NO 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氨基酸残基序列。16.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肽是融合蛋白。17.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肽具有示于SEQ ID NO 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氨基酸残基序列。18.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织是炎症组织,而所述血管发生是炎症组织的血管发生。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织是关节炎组织。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关节炎组织存在于患有类风湿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布罗克斯D·A·彻雷斯S赛勒特
申请(专利权)人: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