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3852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属重型汽车,其特征是在靠近驾驶室翻转轴部位的纵梁上用支架板安装长轴并在长轴上铰接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和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在左纵梁上分别安装支架并分别用销轴铰接竖向的前、后换挡继动摇臂及水平的选挡继动摇臂;在手柄的选挡短臂的下端和上选挡继动长摇臂的上端之间及在下选挡继动长摇臂的下端和选挡继动摇臂的前端之间及在选挡继动摇臂的后端与变速箱的选挡臂之间分别铰接选挡连杆;在手柄的换挡短臂的下端和上换挡继动长摇臂的上端之间及在下换挡继动长摇臂的下端和前换挡继动摇臂的上端之间及在后换挡继动摇臂的上端和变速箱的换挡臂之间分别铰接换挡连杆,选换挡可靠舒服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重型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的变速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重型汽车的变速操作通常是远距离操作,变速操作手柄和变速箱分二处 设置,其间采用软轴传动或硬杆传动或软轴、硬杆结合传动,驾驶人员操作 动作幅度大,易疲劳,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使重型汽车 具有轿车化的变速操作性能,操纵手柄短,縮小驾驶员换挡时手臂的活动范围,使整个变速操纵装置紧凑、轻便、维修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包 括变速操纵手柄总成和变速箱的换、选挡臂,变速操纵手柄总成的支座安装 在驾驶室内底板上的安装孔上,作为变速操纵手柄总成的支撑;变速操纵手 柄的支座内有球形凹槽与操纵手柄连接,保证操纵手柄左右前后自由转动, 驾驶员通过前后左右摇动该手柄(注本段以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 位置来描述),实现选、换挡操纵,变速操纵手柄下端沿侧面焊接一拨叉,该 拨叉左右移动并带动固定于操纵手柄支座上的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运动, 该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由一转轴固定于操纵手柄支座上,L形摇臂(即选 挡短臂)下端与选挡连杆I联接,上端与拨叉球型铰接,拨叉带动L形摇臂 (选挡短臂)作上下运动时,L形摇臂带动选挡连杆I作前后方向运动而实现 选挡操作。同样,变速操纵手柄的下端直接连接换挡短臂,换挡短臂接换挡连杆I, 当驾驶员前后摇动变速操纵手柄时(注本段以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往前看时 的位置来描述),即可实现换挡短臂及换挡连杆I的前后移动而实现换挡力的 传递。由变速操纵手柄控制动作的L形摇臂(选挡短臂)和换挡短臂均向下外伸出驾驶室底板;其特征是在驾驶室底部的外侧靠近驾驶室翻转轴的部 位,在车架的两侧纵梁壁上分别安装支架板,在两个支架板之间安装长轴, 在此长轴的一侧套装内部装有尼龙衬套的换挡套管和选挡套管,在换挡套管 上带有竖向的上换挡继动长摇臂和下换挡继动长摇臂,在选挡套管上带有竖 向的上选挡继动长摇臂和下选挡继动长摇臂,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和上、 下选挡继动长摇臂均呈悬臂状,在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和上、下选挡继动 长摇臂的悬臂端分别钻铰接孔,这样,操作时可有效地减少换挡力且在满足 换挡臂行程的同时使换挡力更小,手感更轻便,挡位更清晰,长轴及其上的 选、换挡继动长摇臂的安装应保证驾驶室翻转时,杆件不会受到拉伸而误动 作;对应于从驾驶室翻转轴到变速箱的换、选挡臂之间的中段部位,在车架 的左纵梁(注此是在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位置)的上翼面上安装换挡摇臂支架,在此换挡摇臂支架上开孔用销轴安装套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前长后 短的前换挡继动摇臂和后换挡继动摇臂,在前、后换挡继动摇臂的上端分别钻铰接孔;对应于从换挡摇臂支架到变速箱的选、换挡臂之间的中段部位, 在车架的左纵梁(注此是从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位置)的上翼面上还安装 选挡摇臂支架,在选挡摇臂支架上开孔用销轴铰接呈水平的选挡继动摇臂的 中段,选挡继动摇臂呈Z形,选挡继动摇臂的前、后段呈悬臂状并在其两端 分别开设铰接孔;这样,在操纵手柄总成的L形摇臂(选挡短臂)的下端和 上选挡继动长摇臂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安装选挡连杆I ,在下选挡继动长 摇臂的下端和选挡继动摇臂的前端之间铰接选挡连杆II ,在选挡继动摇臂的后端与变速箱的选挡臂之间用球节铰接选挡连杆m,当驾驶员(注从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位置)左右摇动变速操纵手柄总成中的操纵手柄时,选挡连 杆I将会沿杆件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带动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绕前长轴转 动,从而带动选挡连杆II沿杆件轴向移动,通过选挡继动摇臂又一次换向,带动选挡连杆m沿轴向移动,最终带动变速器箱上的选挡臂动作,从而达到选挡的作用;此外,在变速操纵手柄总成的换挡短臂的下端和上换挡继动长 摇臂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换挡连杆I ,在下换挡继动长摇臂的下端和前换 挡继动摇臂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摇挡连杆II ,在后换挡继动摇臂的上端和变速箱的换挡臂之间用球节铰接换挡连杆ni,驾驶员(注从驾驶室内往前看的位置)在驾驶室内先通过左右摇动变速操纵手柄选到合适挡位区域以后, 就可以通过前后推拉变速操纵手柄,带动换挡连杆I沿轴向移动,进而使上、 下换挡继动长摇臂绕长轴转动,从而带动换挡连杆n沿杆件轴向移动,再通 过前、后换挡继动摇臂及换挡连杆ni拉动变速箱上的换挡臂,实现汽车换挡 操纵的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布局合理,使用可靠, 转动效率高,换挡、选挡力小,驾驶员的操作位置与座位呈水平设置,操作 舒服,具有轿车化的操纵性能。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 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向视图示意图。图1中1、变速操纵手柄总成 2、选挡连杆I 3、换挡连杆I 4 上选挡继动长摇臂 5、下选挡继动长摇臂 6、上换挡继动长摇臂 7、下换挡继动长摇臂 8、支架板 9、换挡连杆II 10、选挡连杆II 11、换挡摇臂支架 12、前换挡继动摇臂 13、换挡连杆III 14、选 挡摇臂支架 15、选挡继动摇臂 16、选挡连杆m 17、变速箱 18、 前纵梁图3中19、后换挡继动摇臂具体实施方式从图l、图2、图3、图4中可以看出 一种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 包括变速操纵手柄总成1和变速箱17的换、选挡臂,变速操纵手柄总成1的 支座安装在驾驶室内底板上的安装孔上,作为变速操纵手柄总成的支撑;变速操纵手柄总成1的支座内有球形凹槽与操纵手柄连接,保证操纵手柄左右前后自由转动,驾驶员通过前后左右摇动该操纵手柄(注本段以驾驶员在 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位置来描述),实现选、换挡操纵;变速操纵手柄下端沿 侧面焊接一拨叉,该拨叉左右移动并带动固定于操纵手柄支座上的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运动,该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由一转轴固定于操纵手柄 支座上,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下端与选挡连杆I2连接,上端与拨叉球型 铰接,拨叉带动L形摇臂(选挡短臂)作上下运动时,L形摇臂带动选挡连杆12作前后方向运动而实现选挡操作。同样,变速操纵手柄的下端直接连接换 挡短臂,换挡短臂连接换挡连杆I 3,当驾驶员前后摇动变速操纵手柄时(注 本段以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往前看时的位置来描述),即可实现换挡短臂及换挡 连杆I 3的前后移动而实现换挡力的传递。由变速操纵手柄控制动作的L形摇 臂(选挡短臂)和换挡短臂均向下外伸出驾驶室底板,其特征是在驾驶室 底部的外侧靠近驾驶室翻转轴的部位,在车架的前后两侧纵梁壁上分别安装 支架板8,在两个支架板8之间安装长轴,在此长轴的前侧段上套装内部装有 尼龙衬套的换挡套管和选挡套管,在换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上换挡继动长摇 臂6和下换挡继动长摇臂7,在选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上选挡继动长摇臂4和 下选挡继动长摇臂5,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6、 7和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 4、 5均呈悬臂状,在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6、 7和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4、 5的悬臂端分别钻铰接孔,这样,操作时可有效地减少换选挡力且在满足换挡 杆行程的同时,使换挡力更小,手感更轻便,挡位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变速操纵手柄总成(1)和变速箱(17)的换、选挡臂,其特征是: a.对应于驾驶室底部外侧靠近驾驶室翻转轴的部位,在车架的前后两侧纵梁壁上分别安装支架板(8),在两个支架板(8)之间安装长轴,在此长轴的 前侧段上套装内部装有尼龙衬套的换挡套管和选挡套管,在换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上换挡继动长摇臂(6)和下换挡继动长摇臂(7),在选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上选挡继动长摇臂(4)和下选挡继动长摇臂(5),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6、7)和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4、5)均呈悬臂状,在上、下换挡继动长摇臂(6、7)和上、下选挡继动长摇臂(4、5)的悬臂端分别钻铰接孔; b.对应于从驾驶室翻转轴到变速箱(17)的换挡臂之间的中段部位,在车架的前纵梁(18)的上翼面上安装换挡摇臂支架(11), 在此换挡摇臂支架(11)上开孔用销轴安装套管,套管上带有竖向的前长后短的前换挡继动摇臂(12)和后换挡继动摇臂(19),在前、后换挡继动摇臂(12、19)的上端分别钻铰接孔; c.对应于从换挡摇臂支架(11)到变速箱(17)的选挡臂之 间的中段部位,在车架的前纵梁(18)的上翼面上还安装选挡摇臂支架(14),在选挡摇臂支架(14)上开孔用销轴铰接呈水平的选挡继动摇臂(15)的中段,选挡继动摇臂(15)呈Z形,选挡继动摇臂(15)的前、后段呈悬臂状并在其两端分别开设铰接孔; d.在操纵手柄总成(1)的L形摇臂即选挡短臂的下端和上选挡继动长摇臂(4)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安装选挡连杆Ⅰ(2),在下选挡继动长摇臂(5)的下端和选挡继动摇臂(15)的前端之间铰接选挡连杆Ⅱ(10),在选挡继动摇臂(15)的后端与 变速箱(17)的选挡臂之间用球节铰接选挡连杆Ⅲ(16);e.在操纵手柄总成(1)的换挡短臂的下端和上换挡继动长摇臂(6)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换挡连杆Ⅰ(3),在下换挡继动长摇臂(7)的下端和前换挡继动摇臂(12)的上端之间用球节铰接换挡连杆Ⅱ(9),在后换挡继动摇臂(19)的上端和变速箱(17)上的换挡臂之间用球节铰接换挡连杆Ⅲ(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金熊涛张刚李献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