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2608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呈筒形结构的第一尾气吸收塔和第二尾气吸收塔;第一尾气吸收塔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一碱液的碱液池,下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入口,上部塔腔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顶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出口;第二尾气吸收塔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下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入口,上部塔腔内设有第二喷淋装置,顶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出口,尾气输出口与尾气输出管相连;第一尾气输出口通过第一尾气输出管与所述第一尾气输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消除有害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保护环境,而且能将有害尾气变为有用的化工原料,变废为宝,适合在硝酸银生产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回收装置,特别是在硝酸银生产中所产生的有害尾气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上由银与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银,在硝酸银制取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气的主要 成份是氮氧化物N02及N0,而N02及NO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另 外,N02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太阳紫外线照射后还会生成光化学氧化剂03及其他 多种复杂的化合物,从而造成了光化学污染的二次污染,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目前,由于 国内硝酸银生产厂家往往将生产中所产生的有害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因此,造成了严重 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其不但可以 消除有害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保护环境,而且将有害尾气变为有用的化工原料,兴利除害, 变废为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其包 括分别呈筒形结构的第一尾气吸收塔和第二尾气吸收塔;所述第一尾气吸收塔的底部设有 与其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一碱液的碱液池,下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入口 ,上部塔腔内设有 第一喷淋装置,顶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出口 ;所述第二尾气吸收塔的底部设有与其内 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下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入口 ,上部塔腔内设有第 二喷淋装置,顶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出口 ,所述尾气输出口与尾气输出管相连;所述第一尾 气输出口通过第一尾气输出管与所述第一尾气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喷淋装置可由至少一个第一喷淋头、第一喷淋泵及碱液输送管构成, 所述第一喷淋泵的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与第一喷淋头相连,另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与容纳 第一碱液的碱液池相连;所述的第二喷淋装置可由至少一个第二喷淋头、第二喷淋泵及碱 液输送管构成,所述第二喷淋泵的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与第二喷淋头相连,另一端通过碱 液输送管与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相连。 所述第一碱液优选为氨水或者氢氧化钠,所述第二碱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或者氨 水。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有害尾气N02及NO进入第一尾气吸收塔后与经第一喷淋 装置喷射或雾化后的第一碱液,本技术优选为氨水反应,大部份生成硝酸铵和亚硝酸 铵后落入碱液池中,另一小部份未及反应的尾气,经第一尾气输出管流入第二尾气吸收塔 后与经第二喷淋装置喷射或雾化后的第二碱液,本技术优选为氢氧化钠反应,全部生 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及水蒸气,硝酸钠、亚硝酸钠落入碱液池中,水蒸气经尾气输出管排入 大气中。由此可见,有害尾气N02及NO经第一、第二尾气吸收塔内的碱液反应后已经完全消除,排入大气中的气体为无害的水蒸气,从而保护了环境,而且将有害尾气变为有用的化 工原料加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喷淋头及第二喷淋头下方的第一尾气吸 收塔和第二尾气吸收塔的塔腔内,还分别设有至少一层具有密布尾气通孔的筛板。本实用 新型的筛板,优选设置有三至五层,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设置在第一、第二尾气吸收塔 的塔腔内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使喷射或雾化后的碱液与N02及N0的接触面积更大, 反应更充分,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尾气输出管上还依次连接有集液筒及风 机,该集液筒的上端与尾气输出管相连,下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相连。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一方面可将随水蒸气一起进入尾气输出管的反应后的物料,本实用新 型优选为硝酸钠及亚硝酸钠,使其重新落入碱液池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加以回收利用;另一 方面通过风机的引流,能使水蒸气更快地排放,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容纳第一、第二碱液的碱液池上还分别设有 碱液补给装置,该碱液补给装置由液面传感器、电控装置、输液泵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 碱液的碱液池相连通的碱液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能及时补充碱液池内的碱液量,从而 保证喷淋工作的正常进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呈圆筒形或者锥筒形结构的 第一尾气吸收塔1和第二尾气吸收塔2 ;所述第一尾气吸收塔1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 通且容纳第一碱液的碱液池l-l,下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入口 l-2,上部塔腔内设有第一喷 淋装置l-3,顶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出口 1-4 ;所述第二尾气吸收塔2的底部设有与其 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2-l,下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入口 2-2,上部塔腔 内设有第二喷淋装置2-3,顶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出口 2-4,所述尾气输出口 2-4与尾气输 出管3相连;所述第一尾气输出口 1-4通过第一尾气输出管4与所述第一尾气输入口 2-2 相连通。 本技术的第一碱液优选为ra值为14的氨水或者氢氧化钠;当第一碱液为氨水时,所述第二碱液为ra值14的氢氧化钠;当第一碱液为氢氧化钠时,所述第二碱液为ra值14的氨水。 所述的第一喷淋装置1-3由至少一个第一喷淋头l-3-l、第一喷淋泵1-3-2及碱 液输送管5构成,所述第一喷淋泵1-3-2的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5与第一喷淋头1-3-1相 连,另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5与容纳第一碱液的碱液池1-1相连;所述的第二喷淋装置2-3 由至少一个第二喷淋头2-3-l、第二喷淋泵2-3-2及碱液输送管5构成,所述第二喷淋泵 2-3-2的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5与第二喷淋头2-3-1相连,另一端通过碱液输送管5与容纳 第二碱液的碱液池2-1相连。3/3页 为使喷射或雾化后的碱液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充分,可在第一喷淋头1-3-1及第二喷淋头2-3-1下方的第一、第二尾气吸收塔1、2的塔腔内,分别设置至少一层具有密布尾气通孔的筛板6。本技术的筛板6优选设置有三至五层,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连接在第一、第二尾气吸收塔1、2的塔腔内壁上,所述的筛板6上筛孔的孔径可在3 15毫米之间。 如图1所示,在尾气输出管3上还依次连接有集液筒7及风机8,该集液筒7的上端与尾气输出管3相连,下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2-1相连。这样在安装集液筒7后,能使反应后的物料,例如硝酸钠及亚硝酸钠,重新落入碱液池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加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为能及时补充碱液池内的碱液量,保证喷淋工作的正常进行,可在所述容纳第一、第二碱液的碱液池l-l、2-l上分别设有碱液补给装置,该碱液补给装置由液面传感器、电控装置、输液泵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碱液的碱液池l-l、2-l相连通的碱液构成。这样当碱液池l-l、2-l内的碱液低于设定的预定值时,液面传感器即将电信号发送至电控装置,使电控装置控制的输液泵及时向碱液池补充碱液,图中未示。 本技术尾气回收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硝酸银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尾气N02及NO通过管道及设置在第一尾气吸收塔1下部塔壁上的尾气输入口 l-2进入第一尾气吸收塔1内,与塔内喷射或雾化后的第一碱液氨水反应,大部份生成硝酸铵和亚硝酸铵后落入碱液池中,另一小部份未及反应的尾气,经第一尾气输出管4流入第二尾气吸收塔2后与经第二喷淋装置喷射或雾化后的第二碱液氢氧化钠反应,全部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硝酸银生产尾气回收装置,所述的尾气为氮氧化物NO↓[2]及NO,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分别呈筒形结构的第一尾气吸收塔(1)和第二尾气吸收塔(2);所述第一尾气吸收塔(1)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一碱液的碱液池(1-1),下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入口(1-2),上部塔腔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1-3),顶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出口(1-4);所述第二尾气吸收塔(2)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且容纳第二碱液的碱液池(2-1),下部塔壁上设有第一尾气输入口(2-2),上部塔腔内设有第二喷淋装置(2-3),顶部塔壁上设有尾气输出口(2-4),所述尾气输出口(2-4)与尾气输出管(3)相连;所述第一尾气输出口(1-4)通过第一尾气输出管(4)与所述第一尾气输入口(2-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庙桥第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