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0080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由至少两个印刷电路板区域(1,2,3)构成的印刷电路板中,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区域(1,2,3)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层和/或至少一个结构部件或导电元件(6,7),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1,2,3)在各自至少一个直接相互邻接的侧面(9,10,11,12)的区域内通过耦合或连接而彼此相连,由此可以提供印刷电路板的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1,2,3)的简单且可靠的连接或耦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至少两个印刷电路板区域构成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印 刷电路板区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层和/或至少一个结构部件或导电元件。
技术介绍
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相关地,越来越普遍的是制造或组装由至少两个尤其是彼此 分开制造的印刷电路板区域所构成的印刷电路板,这些印刷电路板区域由以水平方式连接 的、通常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区域组成,其中例如实现如作为模块化已知的这类方法,因为一 个印刷电路板的各个部分区域肯定有不同的要求。因而例如已知在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 域内集成或采用功率电子元件,同时在该印刷电路板的其它部分区域内尤其是采用数字技 术。例如包含功率电子元件并且同时还包含数字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在制造开销以及 电气和机械连接的实现方面是不利的,往往会导致成本增加。此外,考虑到对这类印刷电路 板的日益增长的模块化需要,采用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制造技术或工艺,其同样不能毫无问 题地相互结合。最后,通过将不同材料构成的相叠设置的层进行耦合所形成的这类印刷电路板, 即具有所谓混合结构或者具有其中集成了高频电子元件或功率电子元件的部分区域的印 刷电路板,通常具有不同升温或不同膨胀系数的区域,使得在实际应用中这类印刷电路板 往往被摒弃或避免采用,由此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了制造至少由两个尤其是不同构造的印刷电路板部分区域所构成的印刷电路 板,在一个标准载体或印刷电路板区域上按照简单的实施方式设置至少一个模块,由此得 到这类印刷电路板的不同部分区域的所希望的特性。这类实施方式例如由W099/25163所 公开,其中在一个简化构造的印刷电路板部分区域或载体内与要固定的模块相对应地设置 了接纳部位,其中要固定的模块覆盖该接纳部位,以便在接纳部位的边缘区域实现与和接 纳部位的边缘区域相对应的触点位置的接触。能够直接理解的是,基于通常所具有的大量 连接和相应小型化设计而制造由多个通常具有不同构造和不同功能的相叠或水平设置的 印刷电路板区域构成的印刷电路板开销极大且非常困难。此外,这种已知的现有技术的缺 点在于,在最终产品中除了包括通常简化构造的用作载体的基本上全平的印刷电路板区域 外,还具有许多从其伸出并与之相连的其它印刷电路板区域,从而使得尤其是基于所存在 的不规则的表面结构的实现可能会导致附带的问题。具有多个印刷电路板区域的一种类似的印刷电路板实现方式例如也可以从DE-U 9309973中得到,其中也是基于一个基础印刷电路板,通过位于边缘或周边区域处的触头结 构而接触尤其是带有发光构件的印刷电路板区域,这些触头结构突出到所述基础印刷电路 板上的相应接纳空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前面所述类型的印刷电路板,从而在使用和组装不同印刷电路板区域时避免了上述缺点,其中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可靠连接并简单制 造各个印刷电路板区域或者对其进行集成。为了解决这些任务,上述类型的印刷电路板的主要特征在于要彼此相连的印刷 电路板区域在各自至少一个直接相互邻接的侧面区域内通过耦合或连接而彼此相连。通过 如本技术所述使得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在至少一个侧面或侧边的区域内通 过耦合或连接而彼此相连或耦接,确保了尤其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使得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 路板区域不会相互重叠,而是基本上并排排列。通过这种在至少一个相互邻接的侧面区域 内的连接,提供了大体上为平面状的印刷电路板,在该印刷电路板内,尤其是在不同制造步 骤中分别模块化制造或提供并且分别实现不同功能的不同部分区域可以被简单且可靠地 相互耦合或连接。由此实现了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制造工艺的优化,其中这些印刷电路板 区域可以通过简单可靠的方式相互连接或耦合,以提供具有不同部分区域的印刷电路板。具有优点地,并且为了实现符合目的的连接或耦合,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建 议所述耦合或连接通过粘接、压合、层压、接合、热焊、焊接、电流连接和/或通过设置或固 定印刷电路板的部件而形成。此外,为了实现可靠的耦合,优选地还建议在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相 互邻接的侧面处分别形成至少一个彼此互补的耦合单元,用于分别邻接的印刷电路板区域 之间的耦合或连接。这类互补的耦合单元可以相应地简单制造,并且尤其是可以改善各印 刷电路板区域的连接的机械稳定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支持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耦合或连接,优选地还建 议彼此互补的耦合单元形状吻合地彼此相连。此外,为了可靠地接纳和置入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优选地还建议要彼 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相互邻接的侧面形成彼此互补的形状轮廓,尤其是形成镶嵌的 和/或贯穿的接纳部位或凹槽的形状。此外,为了将尤其是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置入到可能具有较为 简单的结构的构成基底或载体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内,优选地还建议可将一个印刷电路板 区域放置到一个要与之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相应成型的接纳部位或凹槽内,其中除了 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各自至少一个相互邻接的侧面外,还在不同于所述侧面的 周边表面处附带地包裹要接纳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其对应于本技术所述印刷电路板的 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尤其是为了补偿这类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可能不同的厚度,优 选地还建议用于接纳印刷电路板区域的接纳部位或凹槽在由多层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多个 层上方延伸。这样尤其是可以使结构较为复杂的通常具有许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厚度 匹配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厚度。此外,为了提供相应的平面状结构或者说为了避免各个模块或印刷电路板区域的 过分高出,优选地还建议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大体上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彼此相连。为了实现所希望的连接结构,尤其是为了提供平面状结构以便后续的敷设或结构 化,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建议在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已经耦合或连接之 后,在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上方设置至少一层附加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根据一个4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建议在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已经连接或耦合之后,和/或 在附带地设置或敷设了至少一个附加的传导层或导电层之后,对印刷电路板的传导层或导 电层进行结构化,和/或为印刷电路板装配附加的电子元件或构件。为了实现符合目的的和可靠的电耦合或连接,此外还建议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 路板区域和/或由附加的层或附加的部件构成的层的电传导区域或导电区域或部件的电 连接通过焊接、粘接、热焊、铆接或销钉连接,经由竖直互连通道(Via)或贯穿通孔、贯穿接 触、导电孔、导电糊膏、导电薄膜或线路、电子构件或元件或者光学连接而形成,这对应于本 技术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相互连 接或耦合,其中在这里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建议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由柔性 的、刚性的、刚性_柔性的或半柔性的印刷电路板区域和/或高频、HDI、基片或陶瓷的印刷 电路板区域构成。通过提供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能够尽可能小地制造相应复杂的部分区 域——其例如包含印刷电路板的数字区域,并可以将其集成在具有相应简单结构的印刷电 路板区域内。这类印刷电路板区域可以分别被小型化,由此可以针对各个印刷电路板区域、 尤其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至少两个印刷电路板区域构成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区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层和/或至少一个结构部件或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要彼此相连的印刷电路板区域(1,2,3,15,16,17,20,21,22,27,28,30,31,32,34,35,36,37,41,44,45,46,48,49,56,57,58,69,72,73,77,78,79)在各自至少一个直接相互邻接的侧面(9,10,11,12)的区域内通过耦合或连接而彼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普拉达D德罗费尼克J施塔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