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85834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压缩机、吸收塔、膜组件、真空泵及连接管线组成,所述的吸收塔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缩机,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置,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吸收塔内的喷淋头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排放气阀和回收管线,回收管线通过真空泵连通压缩机,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缩机送入吸收塔。有益效果是:汽油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尾排油气浓度<25g/m3,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简便;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安装;无二次污染,环保节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汽油无碱脱臭工艺过程中,空气经过压縮和催化汽油一起从脱硫塔上部进入底 部流出,然后进入汽液分离罐。空气和汽油分离后从罐顶进入烟囱放空,汽油由泵打入后续 系统。在由烟囱排放的废气中含有饱和的油气不仅造成大量的汽油组分的浪费,而且直接 高空排放,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现在对于排放的油气回收的技术有;冷冻法、溶剂吸附法、活性炭过滤法,但是其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增加汽油组分的回收率会大大提高成本,其综合经济效益较差,不利于 推广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 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可以降低治理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一定 的意义。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压縮机、吸收塔、膜组件、真空泵及连接管线组成,所述的吸 收塔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縮机,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置,吸收塔的顶部 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吸收塔内的喷淋头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 端连通排放气阀和回收管线,回收管线通过真空泵连通压縮机,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 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縮机送入吸收塔。 上述的膜组件采用高分子复合膜,由德国GKSS研究所生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简便;占地面 积小,模块化安装;无二次污染,环保节能,汽油的回收率大大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较好, 有利于推广应用。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压縮机1、吸收塔2、膜组件3、真空泵4、排放气阀5、汽油回收装置6、吸收 液管线7、喷淋头8和渗透气回收管线9。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l,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技术主要由压縮机1、吸收塔2、膜组件3、真空泵4、排放气阀5及连接管线 组成,所述的吸收塔2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縮机l,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3置6,吸收塔2的顶部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3,吸收塔内的喷淋头8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7 连通;所述的膜组件3的另一端连通排放气阀5和渗透气回收管线9,渗透气回收管线9通 过真空泵4连通压縮机l,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縮机送入 吸收塔。 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高分子复合膜对VOC的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 VOC(如乙烯、丙烯、轻烃、氯乙烯等)、惰性气体(如氮气、甲烷、空气、氢气、氩气等)的混合 气在一定的压差推动下,经选择性透过膜,使混合气中的VOC优先透过膜得以富集回收,而 空气等则被选择性的截留,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其中,本技术所述的高分子复合膜采用德国GKSS研究所的高分子复合膜,具 有耐有机溶剂、耐高压、分离性能高等优点,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汽油脱硫醇尾气以汽油作为吸收液,先经过压縮机 增压至0. 2 0. 3MPaG,增压的油气和汽油一起进入吸收塔,用汽油喷淋来吸收油气中的富 烃组分,喷淋头的排放气进入膜组件,在膜组件内VOC组分优先透过,在膜的渗透侧富集, 为了提供分离过程的推动力在膜的渗透侧采用真空操作,真空泵出口的富集油气进入到压 縮机入口 ,通过机后的喷淋塔来吸收其中的汽油组分,膜组件分离后的尾气以低于爆炸下 限的安全浓度排放到现有的烟囱。权利要求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压缩机、吸收塔、膜组件、真空泵及连接管线组成,所述的吸收塔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缩机,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置,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吸收塔内的喷淋头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排放气阀和回收管线,回收管线通过真空泵连通压缩机,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缩机送入吸收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膜组件采用高分子复合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压缩机、吸收塔、膜组件、真空泵及连接管线组成,所述的吸收塔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缩机,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置,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吸收塔内的喷淋头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排放气阀和回收管线,回收管线通过真空泵连通压缩机,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缩机送入吸收塔。有益效果是汽油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尾排油气浓度<25g/m3,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简便;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安装;无二次污染,环保节能。文档编号B01D50/00GK201441876SQ200920028569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至祥, 孟志强, 张栋杰, 张锋, 汤官俊, 茹大林, 赵焕卿, 马建波, 魏治中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压缩机、吸收塔、膜组件、真空泵及连接管线组成,所述的吸收塔的入口处通过管线连接压缩机,底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汽油回收装置,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通膜组件,吸收塔内的喷淋头与侧壁的吸收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排放气阀和回收管线,回收管线通过真空泵连通压缩机,膜组件的渗透气与汽油脱硫醇尾气混合后重新经过压缩机送入吸收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大林孟志强魏治中张栋杰赵焕卿刘至祥汤官俊张锋马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