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15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项能够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的制备转基因鲤技术。其特征在于:是以鲤鱼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利用直径为10微米的显微注射用玻璃针直接对未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脱膜处理的鲤受精卵进行外源基因导入制备转基因鲤。用此改进技术制备转基因鲤,简化了制备转基因鲤的操作程序,减少了细菌对导入外源基因受精卵的危害程度及玻璃针对受精卵的机械损伤,提高了导入外源基因受精卵的孵化率。应用此发明专利技术,可提大大高转基因鲤的制备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的方法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鲤鱼转基因育种
,涉及转基因鲤制备中的外源基因导入技术,由其是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构建转基因鲤方法。
技术介绍
转基因鱼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将外源基因导入鱼类受精卵主要采用显微注射技术,此外还利用精子携带、电脉冲导入等方法构建转基因鱼。由于用后两种方法制备转基因鱼外源基因整合率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而原始制备转基因鱼的显微注射方法是先将鱼受精卵的卵膜用人工拨膜或胰酶消化的方法脱膜,然后再进行显微注射。由于整个受精卵没有卵膜的保护给孵化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更严重的是卵黄等营养物质暴露在水体中,极易遭受细菌等侵害,加之显微注射对受精卵造成的机械损伤,导致孵化率极低。另外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转基因鱼外源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整合是随机的。要获得有外源基因整合的转基因鱼,就必需有足够数量的转基因鱼供筛选。因此,大量制备转基因鱼是转基因鱼育种研究成败的关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的孵化率,扩大转基因鲤的数量,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一技术改进不仅解决了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低的问题,而且还简化了显微操作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的方法,在对鲤鱼受精卵进行外源基因导入技术中,受精卵、显微注射用玻璃针,其特征是:受精卵不脱膜,显微注射用玻璃针直径为10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转基因鲤受精卵孵化率的方法,在对鲤鱼受精卵进行外源基因导入技术中,受精卵、显微注射用玻璃针,其特征是受精卵不脱膜,显微注射用玻璃针直径为1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利群孙效文闫学春沈俊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