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柴油机尾气净化的微粒捕集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混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493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微粒捕集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混联系统。由DPF微粒捕集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尾气阀、气流控制阀、排气管和中间管等组成,气流控制阀分别连接柴油机排气管、DPF前端管和SCR前端管,DPF前端管连接DPF微粒捕集器,DPF微粒捕集器连接DPF后端管,DPF后端管中设有DPF尾气阀;SCR前端管连接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连接SCR后端管,SCR后端管中设有SCR尾气阀,中间管连接DPF微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柴油机负荷变化,柔性调整废气气流通过DPF和SCR装置的先后顺序,最大程度发挥各自布置方案的优点,使柴油机废气中微粒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净化效果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的微 粒捕集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DPF+SCR)混联系统。
技术介绍
柴油机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和工程机 械等领域。但是柴油机的微粒(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较高,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很大的 危害,除继续采取机内措施改善燃烧之外,必须对柴油机废气中的微粒和氮氧化物采取机 外后处理净化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二者的有害排放量。在诸多技术方案中,微粒过滤捕集器 DPF是降低微粒排放的主要后处理技术措施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降低氮氧化物排 放的主要后处理技术措施之一。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必须要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上同时加装DPF和SCR, 才能满足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比如美国2010年之后的汽车排放法规或者欧洲6号排 放法规。在排气系统同时使用DPF和SCR时,存在二者具体位置的先后布置问题。一般来 说有两种方案(1)先DPF后SCR,即废气先通过DPF再通过SCR。对于该方案,废气先通过DPF,会 将废气中的微粒进行过滤捕集,净化微粒后的废气再进入SCR,可以减少碳烟微粒等在S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的微粒捕集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混联系统,由DPF微粒捕集器(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2)、DPF尾气阀(3)、SCR尾气阀(4)、气流控制阀(5)、排气管(7)、DPF前端管(8)、SCR前端管(9)、DPF后端管(10)、SCR后端管(11)和中间管(12)组成,其特征在于气流控制阀(5)的左侧连接柴油机排气管(7)一端,柴油机排气管(7)另一端连接柴油机(6),气流控制阀(5)上侧连接DPF前端管(8)一端,下侧连接SCR前端管(9)一端,DPF前端管(8)另一端连接DPF微粒捕集器(1)的前端,DPF微粒捕集器(1)的后端连接DPF后端管(10),DPF后端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的微粒捕集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混联系统,由DPF微粒捕集器(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2)、DPF尾气阀(3)、SCR尾气阀(4)、气流控制阀(5)、排气管(7)、DPF前端管(8)、SCR前端管(9)、DPF后端管(10)、SCR后端管(11)和中间管(12)组成,其特征在于气流控制阀(5)的左侧连接柴油机排气管(7)一端,柴油机排气管(7)另一端连接柴油机(6),气流控制阀(5)上侧连接DPF前端管(8)一端,下侧连接SCR前端管(9)一端,DPF前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丕强胡志远楼狄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