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藻胆蛋白和藻毒素吸附去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152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分子复配改性粉煤灰对藻胆蛋白和藻毒素吸附去除的方法,是将粉煤灰与磁铁矿粉、浓盐酸的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匀、烘干,粉碎成粉末,将粉末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1∶1-2的质量份比混合,得水处理剂;按水处理剂与水配成悬浊液;将悬浊液按100-250mg/L的投加比例加入到含藻毒素和藻胆蛋白的废水中搅拌、静置,然后利用外磁场将废水中的磁性絮体移出水体并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有效地吸附絮凝藻毒素和藻胆蛋,同时又可以通过外磁场的作用迅速将藻移出水体,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减少藻毒素及藻胆蛋白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环保材料领域,具体是。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富营养化所引起的有害蓝藻水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水华发生最为普遍,而且多数产毒,对淡水 水体危害最严重。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产 生,其他很多种类的蓝藻也可以产生,如颤藻属、鱼腥藻属、念珠藻属以及绿色微囊藻属、惠 氏微囊藻属等。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磷酸酯酶,因而帮助解除对细胞增 殖的正常的制动作用,促进肿瘤的发育。虽然微囊藻毒素主要存在于藻细胞内,但有研究发 现藻细胞死亡解体后,藻毒素不断的释放到水体中,污染了人类的饮用水源。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我国江苏海门、启东和广西扶绥的原肝癌发病率相当高与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含藻毒 素的池塘或河流水有关,浙江海宁地区大肠癌的高发病率也与饮用的河浜水、池塘水的藻 毒素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藻胆蛋白占蓝藻细胞可溶性蛋白的60 %,它是蓝藻类主要捕获 光能的色素蛋白,在光合作用过程种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其光吸收的范围,可分为藻蓝蛋 白、别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三类。蓝藻腐烂后,将藻胆蛋白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高分子复配改性粉煤灰对藻胆蛋白和藻毒素吸附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处理剂的制备:按每2-4g粉煤灰与1-2g磁铁矿粉、1-2ml浓盐酸的比例搅拌混匀反应4-7分钟,然后于50-100℃下烘干,粉碎成60-150目的粉末,将粉末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1∶1-2的质量份比混合,得水处理剂;(2)、悬浊液的配制:按每1g水处理剂加2-4mL的水配成悬浊液;(3)、将悬浊液按100-250mg/L的投加比例加入到含藻毒素和藻胆蛋白的废水中,搅拌15-30秒钟后静置1-5分钟,然后利用外磁场将废水中的磁性絮体移出水体并收集。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高分子复配改性粉煤灰对藻胆蛋白和藻毒素吸附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处理剂的制备按每2-4g粉煤灰与1-2g磁铁矿粉、1-2ml浓盐酸的比例搅拌混匀反应4-7分钟,然后于50-100℃下烘干,粉碎成60-150目的粉末,将粉末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1∶1-2的质量份比混合,得水处理剂;(2)、悬浊液的配制按每1g水处理剂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蔡冬清唐义刘夏楠叶瑞王相勤余增亮吴跃进张束清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