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继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98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和阀体,上盖设有控制口,阀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上盖内设有活塞,阀体内设有阀门总成,阀门总成连接固定在阀体底部的复位件,上盖和阀体通过活塞、阀门总成和复位件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阀门总成和进气口之间形成气腔A,阀体、阀门总成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B,阀门总成内设有气腔E并与大气相通,阀体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F,上盖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D,上盖、活塞和控制口之间形成气腔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搬运过程中不会破坏阀口,且有效保证了阀口的密封性能,保证继动阀的正常工作,适用于各种采用空气制动系统的车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继动阀。
技术介绍
继动阀用于长管路的末端,使储气筒的压縮空气快速充满制动气室,如在 挂车或半挂车制动系统中。在载重汽车的制动系统里,继动阀用于向制动气室 快速增压和降压,加速了行车制动和停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起縮短制动响应时 间和压力建立时间的作用; 一般的差动继动阀,用于防止行车及停车系统同时 操作,组合式弹簧制动缸及弹簧制动室中的力的重叠,从而避免机械传动元件 超负荷使弹簧制动缸迅速充、排气。目前常用继动阀阀内设有一个阀门,阀口 均设在阀体及活塞上,增加了阀体及活塞的制造加工难度,同时在搬运继动阀 过程中容易碰坏阀口,从而降低阀口的密封性能,影响继动阀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H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继动阀,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汽车继动 阀由于阀口均设在阀体及活塞t,导致阀体及活塞的制造加工难度,以及在搬 运继动阀过程中容易碰坏阀口,降低阀口的密封性能,影响继动阀正常工作的 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继动阀, 包括上盖和阀体,上盖设有控制口,阀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其特 征在于上盖内设有活塞,阀体内设有阀门总成,阀门总成连接固定在阀体底 部的复位件,上盖和阀体通过活塞、阀门总成和复位件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阀门总成和进气口之间形成气腔A, 阀体、阀门总成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B,阔门总成内设有气腔E并与大气相通, 阀体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F,上盖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D,上盖、活塞和控制口 之间形成气腔C。进一步,阔门总成包括阀杆和依次同定在阀杆上的上阀门及上阀门座、阀4座、下阔门及下阀门座,上阀门顶部与活塞对应,下阀门顶部与阀体对应。更进一步,阀杆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轴用弹性挡圈,下阀门座抵住轴用弹 性挡圈。更进一步,上阀门座与阀座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进一步,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和弹簧座,复位弹簧一端抵住下阀门座,复 位弹簧另一端抵住弹簧座。更进一步,下阀门座与弹簧座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进一步,弹簧座底部设有底座,阀体内设有用于固定的孔用弹性挡圈,复 位弹簧、弹簧座和底座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在阀体内。 更进一步,弹簧座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保证了阀口的密封性能,通过 上阀门和下阀门固定在阀杆上,上阀门顶部抵住上盖,下阀门顶部抵住活塞, 使阀口设在上阀门和下阀门上,在搬运过程中不会破坏阀口,保证阀口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上阔门座与阀座之间设置的第一 O型密封圈、下阀门座与弹簧 座之间设置的第二 O型密封圈以及弹簧座与阀体之间设置的第三O型密封圈, 使得整个阀门总成的密封性能高,保证继动阀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结构简 单,密封性能好,适用于各种采用空气制动系统的车辆。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继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K—K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I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活塞抵住上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活塞推动阀门总成下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1和阀体2, 上盖1和阀体2用四个六角头螺栓13和弹簧垫圈12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盖1和阀体2之间设有第四0型密封圈14用于密封,上盖1设有一个控制口6,控制口6连接汽车脚制动阀,阀体2设有一个进气口7、四个出气口8和一个排气口 9,进气口 7连接汽车储气筒,出气口 8连接制动气室,排气口 9与大气相通。上盖1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与上盖1之间设有第五0型密封圈15和第六0型密封圈16用于密封,活塞5与阀体2之间设有第七0型密封圈17用于密封,阀体2内设有阀门总成3,阀门总成3连接固定在阀体2底部的复位件4,上盖1和阀体2通过活塞5、阀门总成3和复位件4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2、阀门总成3和进气口 7之间形成气腔A,腔气A与进气口7相通,阀体2、阀门总成3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B,气腔B与出气口8相通,阀门总成3内设有气腔E,气腔E始终与大气相通,阀体2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F,上盖1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D,上盖l、活塞5和控制口 6之间形成气腔C,气腔C与控制口 6相通。阀门总成3包括阀杆31和依次叠放固定在阀杆31上的上阀门32及上阀门座33、阀座34、下阀门35及下阀门座36,上阀门32顶部与活塞5对应,可与活塞5接触密封,下阀门35顶部与阀体2对应,可与阔体2接触密封,上阀门座33与阀座34之间设有第一 O型密封圈38,阀杆31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轴用弹性挡圈37,下阀门座36抵住轴用弹性挡圈37,从而使卜.阀门32及h阀门座33、阀座34、下阀门35及下阀门座36整体通过轴用弹性挡圈37固定在阀杆31上。复位件4包括复位弹簧41和弹簧座42,复位弹簧41 一端抵住下阀门座36,复位弹簧41另一端抵住弹簧座42,下阀门座36与弹簧座42之间设有第二0型密封圈45,弹簧座42与阀体2之间设有第三0型密封圈46,弹簧座42底部设有底座43,阀体2内设有用于固定的孔用弹性挡圈44,复位弹簧41、弹簧座42和底座43通过孔用弹性挡圈44固定在阀体2内。本技术继动阀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行驶时,如图3所示,气腔A内通有压縮空气,下阀门35顶部抵住阀体2将气腔A和气腔B隔离,防止气腔A中的压縮空气进入气腔B内;上阀门32脱离活塞5,气腔B、气腔D和气腔E相通。在实行制动时,如图5和图6所示,来自汽车脚制动阀的压缩空气从控制口6进入气腔A内,压縮空气推动活塞5向下移动,复位弹簧41被压縮,活塞5抵住上阀门32顶部将气腔B与气腔D、气腔E隔离;随着活塞5进一步下移而推动阀门总成3,使下阀门35脱离阀体2,此时气腔A和气腔B相通,气腔A中来自储气筒的压縮空气通过气腔B,流经出气口 8后进入汽车的制动室,车辆实现制动。在解除制动时,压縮空气随着管路从汽车脚制动阀排出,活塞5在气腔B和气腔F的气压推动作用、以及复位弹簧41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下阀门35顶部重新与阀体2接触将气腔A和气腔B隔离;随着活塞5进一步上移回到初始位置而与上阀门32脱离,气腔B、气腔D和气腔E重新相通,气腔B内的压縮空气通过气腔E,流经排气口9后排入大气,车辆解除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1)和阀体(2),所述上盖(1)设有控制口(6),所述阀体(2)设有进气口(7)、出气口(8)和排气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内设有活塞(5),所述阀体(2)内设有阀门总成(3),阀门总成(3)连接固定在所述阀体(2)底部的复位件(4),所述上盖(1)和阀体(2)通过活塞(5)、阀门总成(3)和复位件(4)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2)、阀门总成(3)和进气口(7)之间形成所述气腔A,阀体(2)、阀门总成(3)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空腔B,阀门总成(3)内设有所述气腔E并与大气相通,阀体(2)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气腔F,上盖(1)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气腔D,上盖(1)、活塞(5)和控制口(6)之间形成所述气腔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1)和阀体(2),所述上盖(1)设有控制口(6),所述阀体(2)设有进气口(7)、出气口(8)和排气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内设有活塞(5),所述阀体(2)内设有阀门总成(3),阀门总成(3)连接固定在所述阀体(2)底部的复位件(4),所述上盖(1)和阀体(2)通过活塞(5)、阀门总成(3)和复位件(4)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2)、阀门总成(3)和进气口(7)之间形成所述气腔A,阀体(2)、阀门总成(3)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空腔B,阀门总成(3)内设有所述气腔E并与大气相通,阀体(2)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气腔F,上盖(1)和活塞(5)之间形成所述气腔D,上盖(1)、活塞(5)和控制口(6)之间形成所述气腔C。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总成(3)包括阀杆(31)和依次固定在所述阀杆(31)上的上阀门(32)及上阀门座(33)、阀座(34)、下阔门(35)及下阀门座(36),上阀门(32)顶部与所述活塞(5)对应,下阀门(35)顶部与所述阀体(2)对应。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1)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轴用弹性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