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05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视野更加宽阔、能增加货叉架稳定性的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舒适度,改善各部件受力情况,同时延长叉车门架使用寿命的目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具有门架体以及相互连接的货叉架和货叉,门架体上分别安装短起升油缸和对称布置的左右起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起升油缸有两个,紧贴门架体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各种叉车上,提升与搬运货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用门架,特别是一种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主要用于各种叉车上,用于提升与搬运货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叉车全自由门架有两级全自由门架和三级全自由门架两种,以三级全自由 门架为例,是由内、中、外三级门架及货叉架等部件组成,并包含短起升油缸一支和左右起 升油缸各一支,共三支起升油缸。短起升油缸缸底安装在内门架中央,左右起升油缸底部分 别安装在外门架的左右两侧,油缸活塞顶部与中门架连接。当短起升油缸内的活塞杆伸出 后,通过链轮链条带动货叉起升,此时门架不起升;当短起升油缸行程到顶后,左右起升油 缸活塞杆伸出,带动中门架上升,并通过链轮链条,带动内门架上升,货叉架、短起升缸安装 在内门架上,因此货叉架继续向上提升。货叉架等部件下降时,依靠自身的重力依次下降。由于短起升油缸位于门架的中间位置,且油缸体积较大,易挡住叉车驾驶员的视 线,不利于货物的装卸,而且单支短起升油缸在起升时的稳定性差,导致货叉架上的侧向滚 轮以及短起升油缸本身容易损坏、降低了门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 视野更加宽阔、并能增加货叉架稳定性的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作 业舒适度,改善各部件受力情况,同时延长叉车门架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具有门架体以及相互连 接的货叉架和货叉,门架体上分别安装短起升油缸和对称布置的左右起升油缸,其特征在 于所述短起升油缸有两个,紧贴门架体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所述门架体由内门架、外门架组成,短起升油缸底部与内门架底座固定,顶部与链 轮I连接,链轮I上绕有链条I,该链条I 一端与短起升油缸缸体上的的链条支板连接,另一 端与货叉架连接,左右起升油缸位于内门架立柱后侧对称布置,左右起升油缸底部与外门 架底板连接,顶部与内门架油缸支座连接。所述门架体由内门架、中门架和外门架组成,短起升油缸底部与内门架底座固定, 顶部与链轮I连接,链轮I上绕有链条I,该链条I 一端与短起升油缸缸体上的链条支板连 接,另一端与货叉架连接,左右起升油缸位于内门架立柱后侧对称布置,左右起升油缸底部 与外门架底板连接,顶部与中门架油缸支座连接,所述中门架上安装链轮II,链条II 一端 与外门架链条支板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II后连接至内门架链条支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支短起升油缸,分别紧贴内门架立 柱的内侧对称布置,较之现有技术中单支油缸的设计,减小了各支油缸的截面积,极大的改 善了叉车操作人员的作业视野,提高了叉车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舒适度;由于采用 了两支短起升油缸,改善了叉车短起升油缸、叉架体、滚轮等主要部件的受力情况,延长了门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叉车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门架体以及相互连接的货叉架6和货叉 13,本例为四支缸两级门架,所述门架体由内门架2、外门架15组成,两支短起升油缸1分别 紧贴内门架2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每根内门架2立柱内侧各设一支短起升油缸),短起升 油缸1底部与内门架2底座固定,顶部与链轮14连接,链轮14上绕有链条13,该链条I 一 端与短起升油缸1缸体上的链条支板5连接,另一端与货叉架6连接,左右起升油缸7 (两 支)位于内门架2立柱后侧对称布置(每根内门架2立柱后各设一个左右起升油缸),左右 起升油缸7底部与外门架15底板连接,顶部与内门架油缸支座16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向四支起升油缸(两支短起升油缸、两支左右起升油 缸)注入压力油时,两个并联的短起升油缸1所需的动作压力低于左右起升油缸7,它的活 塞杆首先伸出,推动链轮14上升,由于该链条13 —端与短起升油缸1缸体上的链条支板5 连接,另一端就在链轮14的带动下上升,从而带动货叉架6及货叉13往上升;当货叉架6 处于内门架2上方极限位置,短起升油缸1走完它的行程。此时左右起升油缸7开始动作, 活塞杆伸出,带动内门架2、货叉架6及货叉13往上升,直到左右起升油缸7行程走完,此 时,内门架2处于外门架15上方极限位置,货叉架6处于内门架2上方极限位置。当泄掉 油压时,货物或货叉架6及货叉13等构件靠自身所受的重力下降,所受重力大的油缸先下 降,即内门架2先下降后,货叉架6及货叉13再下降,最后都到达最低位置,货叉13下降到 与地面接触。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四支油缸三级门架,所述门架体由内门架 2、中门架14、外门架15组成,两个短起升油缸1分别紧贴内门架2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每 根内门架2立柱内侧各设一个短起升油缸),短起升油缸1底部与内门架2底座固定,顶部 与链轮14连接,链轮14上绕有链条13,该链条I 一端与短起升油缸1缸体上的链条支板5 连接,另一端与货叉架6连接,左右起升油缸7 (两个)位于内门架2立柱后侧对称布置(每 根内门架2立柱后各设一个左右起升油缸),左右起升油缸7底部与外门架15底板连接,顶 部与中门架油缸支座8连接,所述中门架14上安装链轮1111,链条119 一端与外门架链条 支板10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IIll后连接至内门架链条支板1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向四支起升油缸(两支短起升油缸、两支左右起升油 缸)注入压力油时,两支并联的短起升油缸1所需的动作压力低于左右起升油缸7,它的活 塞杆首先伸出,推动链轮14上升,由于该链条13 —端与短起升油缸1缸体上的链条支板5 连接,另一端就在链轮14的带动下上升,从而带动货叉架6及货叉13往上升;当货叉架6 处于内门架2上方极限位置,短起升油缸1走完它的行程。此时左右起升油缸7开始动作,活塞杆伸出, 将中门架14往上顶,同时带动链轮IIll上升,由于链条119 一端与外门架链 条支板10连接,不会上升,因此,链条119另一端拉着内门架2、货叉架6和货叉13同时往 上升,直到左右起升油缸7行程走完。此时,内门架2处于外门架15上方极限位置,货叉架 6处于内门架2上方极限位置。当泄掉油压时,货物或货叉架6及货叉13等构件靠自身重 力下降,所受重力大的油缸先下降,中门架14和内门架2先下降后,货叉架6及货叉13再 下降,最后都到达最低位置,货叉13下降到与地面接触。权利要求一种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具有门架体以及相互连接的货叉架(6)和货叉(13),门架体上分别安装短起升油缸(1)和对称布置的左右起升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起升油缸(1)有两个,紧贴门架体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体由内门架 (2)、外门架(15)组成,短起升油缸(1)底部与内门架(2)底座固定,顶部与链轮1(4)连接, 链轮I (4)上绕有链条I (3),该链条I 一端与短起升油缸(1)缸体上的链条支板(5)连接, 另一端与货叉架(6)连接,左右起升油缸(7)位于内门架(2)立柱后侧对称布置,左右起升 油缸(7)底部与外门架(15)底板连接,顶部与内门架油缸支座(1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缸全自由叉车门架,具有门架体以及相互连接的货叉架(6)和货叉(13),门架体上分别安装短起升油缸(1)和对称布置的左右起升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起升油缸(1)有两个,紧贴门架体立柱的内侧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全军奚敏金汝灯丁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