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板坯边部质量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282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板坯边部质量的控制方法,控制的设备包括板坯大侧压机、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及精轧立辊,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带钢成品宽度,确定精轧目标宽度FET;2)确定精轧自然宽展FS;3)确定精轧立辊最大有效侧压量Wf;4)根据上述步骤1-3求得的值,得出粗轧出口目标宽度RET;5)确定粗轧2#机架多道次自然宽展α;6)确定粗轧2#机架多道次总压下量RW,分配每个道次的压下率;7)根据步骤4-6求得的值,得出板坯目标宽度WB;8)根据板坯目标宽度WB的值,设定板坯大侧压机的侧压量为0;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前两道次空过,后道次压下率逐渐增加;精轧立辊采用最大有效侧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
,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边部质量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热轧高附加值产品的不断开拓,对于某些较为特殊的产品,例如出炉温度大于135(TC以上的带钢,由于受温度过高的影响,此时的带钢较软(一 般热轧带钢的熔点在1380 — 142(TC)。针对此类带钢,目前在热轧的生产过 程中,发现在粗轧来料上(中间板坯)存在一定的缺陷。涉及的具体带钢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分析其主要的影响是,当此类缺陷,进入热轧连轧机后,由于在连轧机 架中是不改变带钢边部的形貌的,这样势必对产品的边部质量造成影响,为 此如何有效的改善现状,就显得较为紧迫。在现有的热轧侧压控制技术中,对于涉及的侧压,希望在带钢的高温段 进行大的侧压,以达到轧线最大的侧压的能力,近年来新建的热轧产线中, 均配置了能力较大的板坯大侧压机,来满足产线对于宽度侧压的控制要求。 但对于从粗轧出口来料的边部存在的异常,目前未见有任何的技术加以控制, 仅有的技术,也仅仅涉及在冷轧阶段对带钢的边部进行切除。就目前从热轧 粗轧到精轧的设备上看, 一般主要为粗轧高压水除鳞箱、板坯大侧压机、二 辊粗轧机、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保温罩、中间辊道、切头飞剪、精 轧高压水除鳞箱、精轧前立辊、精轧机组、层流冷却、巻取机等设备组成, 从目前的控制上, 一般采用板坯大侧压机及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进行 带钢宽度上的控制,采用上述的控制,由于带钢在接近带钢熔点的情况下, 带钢较软,将导致带钢卡堵,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通过对检索材料分析。目前对于带钢边部的异常, 一般采用切除的方法,见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88118,其控制主要涉及冷轧,故其对于热轧带钢边 部的异常控制,与本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959682公 开的一种粗轧带钢的宽度优化设定方法中,其核心内容是确定材料在精轧轧 制过程中的自然宽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材料的粗轧目标宽度。在对其他的 专利检索材料分析后,也未见类似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通过对轧 线的侧压控制进行改善,从而解决带钢经过粗轧轧制后的边部存在的不规则 的形状,使中间带钢的边部质量得到改善。避免了因带钢较软导致的生产线 卡堵,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 控制的设备包括板坯大侧压机、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及精轧立 辊,包括以下步骤-1) 根据带钢成品宽度,确定精轧目标宽度FET;2) 确定精轧自然宽展FS;3) 确定精轧立辊最大有效侧压量Wf;4) 根据上述步骤1一3求得的值,得出粗轧出口目标宽度RET;5) 确定粗轧2#机架多道次自然宽展《 ;6) 确定粗轧2弁机架多道次总压下量RW,分配每个道次的压下率;7) 根据步骤4-6求得的值,得出板坯目标宽度WB;8) 根据板坯目标宽度WB的值,设定板坯大侧压机的侧压量为0;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前两道次空过,后道次压下率逐渐增加;精轧立辊采用最大有效侧压量,3 — 5mm (经验参数)。优选地,所述步骤l)的精轧目标宽度FET的计算公式为FET=FDT+FT,式中FET-—精轧目标宽度,mm;FDT---成品宽度,FT—-附加量,取值范围0-12mm。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精轧自然宽展FS的计算公式为FS=A1* (W3*V^I *H2+W3*VM*H2+ W3*H1*H2+H1*H2);式中FS---精轧自然宽展,mm;Al—-过程系数,取值范围0.001-0.002;Hl---带钢目标厚度,根据用户要求确定,mm;W3—-精轧出口厚度,测厚仪实际测量的带钢厚度,mm;H2---粗轧出口厚度一精轧目标厚度,mm。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最大有效侧压量Wf为经验参数,取3-5mm。优选地,所述步骤4)的粗轧出口目标宽度RET的计算公式为RET=Rm*(FET-FS+Wf+WC),式中RET-—粗轧目标宽度,mm;Rm—-粗轧目标宽度遗传系数,经验参数,取值范围0.9-1.1;WC—-粗轧目标宽度系统修正,取值范围。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多道次自然宽展"的计算公式为0 = -1.887* 。-W,、編,V及乂、0.141广d 、0.卿式中《 -—粗轧自然宽展,mm;『。一-入口侧带钢宽度,mm;W,—-出口侧带钢宽度,mm;2、i"V》、w乂4.5916H。---入口侧带钢厚度,mm;i ---立辊轧辊直径,mm。优选地,所述步骤6)的多道次总压下量RW的计算公式为RW=RIAT—REAT,式中RW---粗轧2#机架多道次总压下量,RIAT-—粗轧2弁机架入口测量宽度,ram;REAT-—粗轧2#机架出口测量宽度,■。优选地,所述步骤7)的板坯目标宽度WB的计算公式为WB=RET+RW-a ,式中WB_--板坯目标宽度,mm。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采用五道次,其中第三道次压下率为20-30%,第四道次为0,第五道次为70-80%。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通过对轧线的侧压控制进行改善,保证了中间带钢的边部质量。避免了因带钢较软导致的生产线卡堵,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控制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粗轧第一机架的设备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粗轧第二机架的设备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精轧的设备示意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侧压控制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压机工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边部质量控制流程图。图中,1SSP板坯大侧压机,2四辊可逆式粗轧1#机架,3带钢,4侧压油缸,5立辊,6粗轧2#机架,7精轧立辊侧压油缸,8精轧立辊,9精轧1弁机架,10精轧7#机架,A现有技术控制曲线,B本专利技术控制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结合带钢的特性,采用了后段逐步递增的侧压控制方案,以后7工序的最大能力来反推前工序的侧压,实现宽度控制与带钢边部质量并重的控制方案。如图l, 2, 3所示,其中1板坯大侧压机SSP, 2粗轧1弁机架,3带钢,4侧压油缸,5立辊,6粗轧2弁机架,7精轧立辊侧压油缸,8精轧立辊,9精轧1#机架,10精轧7#机架。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的设备有SSP板坯大侧压机l (图l)、四辊可逆式粗轧1弁机架2、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2弁机架6 (图2)及精轧立辊8 (图3)。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1根据带钢成品宽度,确定精轧目标宽度FET,计算公式为FET二FDT+FT,式中FET---精轧目标宽度,mm;FDT-—成品宽度,mm;FT—-附加量,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允许的公差范围,取值范围0-12mm。2确定精轧自然宽展FS,在热轧水平机架轧制过程中,由于金属的横向流动除来自轧辊的摩擦阻力外,不受任何其它的阻碍和限制的,被压下的金属体积可以横向自由宽展的量为精轧自然宽展FS,其计算公式为FS=A1* (W3*VM *H2+W3*VM*H2+ W3*H1*H2+H1*H2);式中FS-一精轧自然宽展,mm;Al-一过程系数,取值范围0. 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板坯边部质量的控制方法,控制的设备包括板坯大侧压机(1)、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6)及精轧立辊(8),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带钢成品宽度,确定精轧目标宽度FET;2)确定精轧自然宽展FS;3)确定精轧立辊(8)最大有效侧压量Wf;4)根据上述步骤1-3求得的值,得出粗轧出口目标宽度RET;5)确定粗轧2#机架(6)多道次自然宽展α;6)确定粗轧2#机架(6)多道次总压下量RW,分配每个道次的压下率;7)根据步骤4-6求得的值,得出板坯目标宽度WB;8)根据板坯目标宽度WB的值,设定板坯大侧压机(1)的侧压量为0;四辊可逆式粗轧2#机架(6)前两道次空过,后道次压下率逐渐增加;精轧立辊(8)采用最大有效侧压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旗吴小弟荣鸿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