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99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为双中间轴式主轴浮动传动结构,变速器的档位为4个前进档,1个倒档,采用全直齿啮合传动;一、二、三、四档,倒档采用啮合齿套换档。副变速器也为双中间轴式传动结构,分高、低2个档位,采用高档锁环式低档双锥式大容量同步器换档,高低档区域转换,由气阀自动操纵切换。主、副变速器组合构成变速器8个前进档、2个倒档的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档位数量多、速比匹配按偏置等比级数分布、主副箱联动操纵、环保节能等优点,对各种工况、路况适应性强,能较好地满足目前国内汽车的发展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edium sized automobile speed variator with main and auxiliary box

Medium sized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main and auxiliary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floating box, twin layshaft spindle, transmission gears for 4 forward gears, 1 in reverse, the spur gear transmission; one or two, three or four files, using the reverse gear shift. The auxiliary gearbox for twin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divided into high and low 2 stalls, the use of high-grade lock ring type low-grade double cone type large capacity synchronous gear shifting, high and low area conversion, automatic control by switching valve. The main and auxiliary transmissions are combined to form a transmission, 8 forward gears, and 2 reverse gea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bearing capacity, multiple gears, speed ratio matching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 series distribution, the main advantages of bias auxiliary box linkage manip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trong adaptability to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road conditions, can better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domestic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国内目前的中型带副箱汽车变速器,其低档区域只有一个档位可用(其余档位重复),且高低档转换时需停车换档,存在操作不便,换档困难、实际可用档位数量小、油耗大等问题,已满足不了目前国内中型车快速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档位多、速比范围大、匹配合理、啮合性能好、价格便宜、能满足中型车发展需求的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包括主变速器的壳体、连接在壳体后方的副变速器的后壳体。 所述主变速器的第一轴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支承在壳体上;第二轴一端浮动支承在第一轴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上,副变速器输入齿轮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支承在壳体上,各档位齿轮浮动安装在第二轴上,各换档齿套通过花键固定在第二轴上;变速器设置有两套相同的中间轴总成,实现功率分流,中间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上,倒档、一速齿轮与中间轴做成一体,其余各档齿轮通过四方键固定在中间轴上,与第二轴上各档齿轮一一对应啮合;主变速器的惰轮轴直接支承在壳体上,惰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惰轮轴上,惰轮与中间轴上的倒车齿轮啮合同时与第二轴上倒档齿轮啮合;一、二、三、四、倒档均采用啮合套换档;结合上盖总成和顶盖总成实现主变速器四前一倒功能。 所述后壳体直接与壳体连接,副变速器输入齿轮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支承在壳体上,并通过花键固定在主变速器的第二轴上,输出轴一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副变速箱输入齿轮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深沟球球轴承固定在后壳体上;和主箱一样,副箱里也设计有两根中间轴,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同时与两副箱中间轴上的齿轮啮合,起到功率分流和合流的作用;副箱中间轴两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一端支承在壳体上,另一端支承在后壳体上;副变速器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设置有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的上方设置有由换档手柄控制的气动换档机构; 主变速器、副变速器结合形成八个前进档、两个倒档,其中前进档最大速比10. 38,倒档速比10. 54。 所述副变速器中的副箱减速齿轮与副箱中间轴焊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变速器的加油口位置在副变速器的后壳体上。 所述第二轴及第二轴上的各档位齿轮浮动安装。 所述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的高、低档同步器锥面摩擦材料采用大摩擦系数的碳3颗粒材料。 本技术的主变速器中间轴上倒档、一速齿轮与中间轴设计成一体;中间轴上 其余齿轮通过四方键固定在中间轴上,分别与第一轴、第二轴上的齿轮、惰轮相啮合,在换 档齿套的作用下,构成主变速器的四前一倒传动系统;副变速器的输入齿轮套在主变速器 的第二轴上,输出齿轮空套在输出轴上,分别与副变速器上的中间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在换 档气阀作用下,通过气动换档机构实现变速器高低档区域自动转换。由此实现变速器严格 意义上的八前二倒功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为九轴十五齿轮四级传动,实现了八前二倒动力输 出,构成最大输入扭矩为833N.m,速比按偏置等比级配置、8个档位全部可用的新结构,具 有承载能力大、档位数量多、速比匹配按偏置等比级数分布、主副箱联动操纵、环保节能等 优点,对各种工况、路况适应性强,能较好地满足目前国内汽车的发展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图2为图1中未显现出来的部分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包括主变速器 的壳体3、连接在壳体3后方的副变速器的后壳体15。 主变速器的第一轴1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2支承在壳体3上。第二 轴4一端浮动在第一轴1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上,副变 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7支承在壳体上3上,各档位齿轮浮动 安装在第二轴4上,各换档齿套通过花键固定在第二轴4上。该变速器有两根一样的中间 轴17,可以进行功率分流,每根中间轴17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3上,倒档、一速齿 轮与中间轴17做成一体,其余各档齿轮通过四方键18固定安装在中间轴17上,与第二轴 4上各档齿轮一一对应啮合。主变速器的惰轮轴21 (对称分布的两根)直接支承在壳体3 上,惰轮20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惰轮轴21上,惰轮20与中间轴17上的倒车齿轮24(十二 齿)啮合同时与第二轴4上的倒档齿轮16啮合;一、二、三、四、倒档均采用齿套换档;结合 上盖总成5和顶盖总成6实现主变速器四前一倒功能。 在顶盖总成6的选、换档拨杆作用下,上盖总成5中的拨叉系统开始前后移动,带 动各档之间的啮合齿套换档机构上的齿套前后移动,与某一档齿轮的内花键相结合,使第 一轴1上的齿轮或第二轴4上某一档位的空套齿轮与第二轴4结合成一体,实现主变速器 上该档位的动力输出到副变速器。当倒档齿套后移与倒档齿轮16上内花键接合时,动力经 第一轴1至减速齿轮19,至中间轴17,至惰轮20,至倒档齿轮16,至第二轴4,最后经副变速 器输入齿轮8输出到副变速器。 后壳体15直接与壳体3连接。变速器的加油口位置在副变速器的后壳体15上。 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花键固定在主变速器的第二轴4上,输出轴13 —端通过圆柱滚子 轴承支承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深沟球球轴承12固定的后壳体15上。和主箱一样,副箱里也有两根中间轴,输出轴13上的输出齿轮11同时与两副箱中间轴 22上的齿轮啮合,起到功率分流和合流的作用;副箱中间轴22两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一 端支承在壳体3上,另一端支承在后壳体15上;副变速器中的副箱减速齿轮25和副箱中间 轴22焊接成一个整体;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与输出齿轮11之间设置有高低档换档同步器 总成9,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的上方设置有由换档手柄23控制的气动换档机构10。主 变速器、副变速器为全直齿轮啮合传动。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的高、低档同步器锥面摩 擦材料采用大摩擦系数的碳颗粒材料。 拨动换档手柄23上的扳头,操控高低档换档气阀气路转换,在压縮空气作用下, 气动换档机构10前后移动,带动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实现变速器高低档区域转换。由 此最终实现变速器八前二倒功能。如变速器要在低档区工作时,气动换档机构io后移,带 动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上的齿套后移与输出齿轮11结合,此时输出齿轮11与输出轴 13成为一体,动力经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至副箱中间轴22,至输出齿轮11 ,至输出轴13,经 由输出突缘14输出。 本实施例中变速器前进档档位数8个,倒档档位数2个。前进档最大速比10. 38,倒档速比10. 54 ;主变速器一、二、三、四、倒档均采用啮合齿套换档。副变速器分高、低二个档位,大容量高档锁环式低档双锥式同步器换档,实现高、低区域转换。 本实施例中采用九轴十五齿轮四级传动,全部采用直齿轮啮合传动,实现八前二倒动力输出。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 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包括主变速器的壳体(3)、连接在壳体(3)后方的副变速器的后壳体(1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变速器的第一轴(1)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2)支承在壳体(3)上;第二轴(4)一端浮动在第一轴(1)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上,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7)支承在壳体(3)上,各档位齿轮浮动安装在第二轴(4)上,各换档齿套通过花键固定在第二轴(4)上;中间轴(17)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3)上,倒档、一速齿轮与中间轴(17)做成一体,其余各档齿轮通过四方键(18)固定安装在中间轴(17)上,与第二轴(4)上各档齿轮一一对应啮合;主变速器的惰轮轴(21)直接支承在壳体(3)上,惰轮(20)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惰轮轴(21)上,且惰轮(20)与中间轴(17)上的倒车齿轮(24)啮合同时与第二轴(4)上的倒档齿轮(16)啮合;一、二、三、四、倒档均采用啮合齿套换档;结合上盖总成(5)和顶盖总成(6)实现主变速器四前一倒功能;  所述后壳体(15)直接与壳体(3)连接,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花键固定在主变速器的第二轴(4)上,输出轴(13)一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深沟球球轴承(12)固定的后壳体(15)上;输出轴(13)上的输出齿轮(11)与副箱中间轴(22)上的齿轮啮合;副箱中间轴(22)两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固定,一端支承在壳体(3)上,另一端支承在后壳体(15)上;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与输出齿轮(11)之间设置有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高低档换档同步器总成(9)的上方设置有由换档手柄(23)控制的气动换档机构(10);  主变速器、副变速器结合形成八个前进档、两个倒档,其中前进档最大速比10.38,倒档速比10.5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主、副箱的中型汽车变速器,包括主变速器的壳体(3)、连接在壳体(3)后方的副变速器的后壳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器的第一轴(1)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2)支承在壳体(3)上;第二轴(4)一端浮动在第一轴(1)的内孔里,另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在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上,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外圈带止动环的深沟球球轴承(7)支承在壳体(3)上,各档位齿轮浮动安装在第二轴(4)上,各换档齿套通过花键固定在第二轴(4)上;中间轴(17)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3)上,倒档、一速齿轮与中间轴(17)做成一体,其余各档齿轮通过四方键(18)固定安装在中间轴(17)上,与第二轴(4)上各档齿轮一一对应啮合;主变速器的惰轮轴(21)直接支承在壳体(3)上,惰轮(20)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惰轮轴(21)上,且惰轮(20)与中间轴(17)上的倒车齿轮(24)啮合同时与第二轴(4)上的倒档齿轮(16)啮合;一、二、三、四、倒档均采用啮合齿套换档;结合上盖总成(5)和顶盖总成(6)实现主变速器四前一倒功能;所述后壳体(15)直接与壳体(3)连接,副变速器输入齿轮(8)通过花键固定在主变速器的第二轴(4)上,输出轴(13)一端通过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水吕令权赵松奎李清赵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