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烯烃功能化专用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53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聚烯烃功能化专用料,所说的功能化专用料由特定量的聚烯烃树脂,特定组成的多羟基聚醚,特定量的苯乙烯,特定量的引发剂和特定量的抗氧剂,通过溶液接枝、固相接枝或熔融接枝的方法而得到。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化专用料与相应的聚烯烃树脂共混,可以得到可涂饰性、加工性、抗静电性、刚度、硬度和抗冲击性能等各方面性能良好、均衡的树脂组合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vel polyolefin functional special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special materials, said functional polyolefin resin special material by quantitative, specific composition polyhydroxypolyether, a specific amount of a specific amount of styrene, initiator and specific quantity of antioxidant obtained by solution grafting, solid phase method or by melt grafting branches. Of special materia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lyolefin resin blend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function, can get the finishing, processing, antistatic, stiffness, hardness and impact resistance, good performance, balanced resin 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聚合和加工
,涉及一种采用多羟基聚醚作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的功能化专用料。多年以来,由于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具有优良的性能,如密度小、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耐水、耐油和耐化学腐蚀、无环境污染等,使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由于聚烯烃的高结晶度和低极性,致使它们的表面涂饰性差,并容易带有很强的静电,由此它们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改进聚烯烃树脂的表面涂饰性,通常都是采用在聚烯烃树脂的表面引入极性官能团的方法,如(1)表面处理法包括火焰法、电晕放电法、酸蚀法、氧化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等,该方法对聚烯烃制品进行二次处理,工艺繁琐,成本高;(2)表面涂覆法将基底涂料涂覆在聚烯烃的表面,方法简便,但基底涂料与聚烯烃之间的附着性仍存在很大的问题;(3)基材改性法包括共聚法和接枝法,是近年来采用的主要方法。其中接枝法有溶液接枝法、固相接枝法和熔融接枝法。从环保以及工艺便利角度出发,熔融接枝法是被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接枝方法。专利EP429236、US4888391、JP05/117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聚烯烃功能化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是这样进行制备的:将60%~95%(重量)的聚烯烃树脂、5%~40%(重量)的多羟基聚醚、1.0%~5.0%(重量)的苯乙烯和0.02%~1.0%(重量)的抗氧剂加入到二甲苯溶剂中,升温至90~12 5℃,溶解形成5~15%的溶液,鼓氮排除氧气后加入0.2%~5.0%(重量)的引发剂,反应3~4小时,降温析出固体,经过滤、干燥后即得到功能化专用料;重量百分比均以聚烯烃树脂和多羟基聚醚的总量为基准;所说的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4- 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氨基-对甲酚、2,4,6-三叔丁基苯酚、硫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烯烃功能化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是这样进行制备的将60%~95%(重量)的聚烯烃树脂、5%~40%(重量)的多羟基聚醚、1.0%~5.0%(重量)的苯乙烯和0.02%~1.0%(重量)的抗氧剂加入到二甲苯溶剂中,升温至90~125℃,溶解形成5~15%的溶液,鼓氮排除氧气后加入0.2%~5.0%(重量)的引发剂,反应3~4小时,降温析出固体,经过滤、干燥后即得到功能化专用料;重量百分比均以聚烯烃树脂和多羟基聚醚的总量为基准;所说的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氨基-对甲酚、2,4,6-三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四酯)、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C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说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2.一种新型聚烯烃功能化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是这样进行制备的首先将60%~95%(重量)的聚烯烃树脂粉碎成40目以上的粉末,连同5%~40%(重量)的多羟基聚醚、1.0%~5.0%(重量)的苯乙烯和0.02%~1.0%(重量)的抗氧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装备有螺带式搅拌器的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达90~125℃后,鼓氮气排除氧气,将0.2%~5.0%(重量)的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反应3~5小时后,萃取、干燥后即得到功能化专用料;重量百分比均以组分聚烯烃树脂和多羟基聚醚的总量为基准;所说的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氨基-对甲酚、2,4,6-三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四酯)、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C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说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安呐卢红危大福周强虞和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