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的动力系统,具体的涉及一种装载机的节能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装载机既要行驶又要进行装载作业,其发动机的动力,一部分通过液力变矩器和 变速箱驱动行驶机构,另一部分通过液压油泵驱动液压油缸,实现转向和装载工作。装载机 作业过程中存在频繁起停和往复运动,由于整机重量大,所以减速制动时会释放出大量的 能量,这部分能量通常都消耗在液压阀的阀口上,不仅浪费了能量,还会导致系统发热和元 件寿命的降低。液力传动的传动效率较低,尤其是遇到重载的时候,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 反而大幅下降,使作业效率降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目前,装载机的制动动能被刹车装置 转化为热能浪费掉;对于液力变矩器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的节能装载机通常采用双泵轮、 双导轮、双涡轮以及变速器等方法提高传动效率,但上述方法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重载下传 动效率低的问题,且故障率高。 现有的装载机的动力系统普遍存在着高油耗、高排放、重载时系统效率低下以及 制动动能被普遍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油耗低、系统效率高、能回收制动动能的装载机的节 能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的节能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1)分别与液压变量泵(3)、液力变矩器(2)机械连接,液压变量泵(3)的出油端口与单向阀(4)的进油端口连通,第二溢流阀(5)的进油口、分配阀(26)的进油口与单向阀(4)的出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出油端口与油箱(20)油路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一出油端口与动臂油缸(28)的进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一回油端口与动臂油缸(28)的回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二出油端口与铲斗油缸(30)的进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二回油端口与铲斗油缸(30)的回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三出油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装载机的节能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1)分别与液压变量泵(3)、液力变矩器(2)机械连接,液压变量泵(3)的出油端口与单向阀(4)的进油端口连通,第二溢流阀(5)的进油口、分配阀(26)的进油口与单向阀(4)的出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出油端口与油箱(20)油路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一出油端口与动臂油缸(28)的进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一回油端口与动臂油缸(28)的回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二出油端口与铲斗油缸(30)的进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二回油端口与铲斗油缸(30)的回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三出油端口与转向油缸(27)的进油端口连通,分配阀(26)的第三回油端口与转向油缸(27)的回油端口连通,液压泵/马达(19)的进油端口与高压液压蓄能组件(11)的油路端口连通,第一溢流阀(15)的进油端口与高压液压蓄能器(12)的油路端口连通,液压泵/马达控制组件(23)的进油端口与减压阀(17)的出油端口连通,液压泵/马达(19)的出油端口、液压变量泵(3)的吸油端口、液压泵/马达控制组件(23)出油端口、第一溢流阀(15)的出油端口、分配阀(26)的回油端口与油箱(20)连通,两位两通换向阀(13)的进油口、第一溢流阀(15)的进油口、减压阀(17)的进油口与高压液压蓄能器(12)的油口连通,两位两通换向阀(13)的出油口与液压泵/马达(19)的进油端口连通,液压泵/马达控制组件(23)与液压泵/马达(19)机械连接,液压泵/马达(19)的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25)、扭矩耦合器(9)与前桥(33)和后桥(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罗衍领,景军清,曹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