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438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其具有:形成靠背的支承结构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纵支杆(21、22);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正面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背部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10),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10)具有借助于高度调节装置(5)能够沿所述纵支杆(21、22)调节的横梁(4),支撑装置(71、72)铰接在所述横梁(4)上并且借助于深度调节装置(6)可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横梁(4)调节。为了提供结构简单、节省空间的轻型脊柱前凸支撑件(10),所述横梁(4)通过窄的固定装置(3)支撑,所述固定装置(3)容纳高度调节装置(5)并与纵支杆(21、2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这种靠背结构具有形 成靠背的支承结构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沿靠背纵向 方向延伸的纵支杆;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正面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背部 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具有借助于高度调节装置 能够沿所述纵支杆调节的横梁,支撑装置铰接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借助于 深度调节装置能够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横梁调节。
技术介绍
从DE10 2007 003 642 Al中已知一种这样的靠背结构,其包括靠背 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具有朝向乘客的背部的正面,在按规定使用 汽车座椅时,乘客的脊柱沿着所述正面并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靠背框架与两个沿靠背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纵支杆或框架件连接,在所述纵支杆 或框架件上设置有具有支架板形式并可沿纵支杆的纵向方向调节的支 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支撑设置在靠背框架上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腰部脊 柱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为了使脊柱前凸支撑件分别地适合乘客的背部,设有两个调节装 置,在所述两个调节装置中的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支架元件沿着纵支杆 移动,沿靠背的纵向方向,也就是说基本上沿汽车垂直轴线Z调节脊柱 前凸支撑件。深度调节装置用于沿汽车纵向轴线X,也就是说垂直于靠 背的延伸平面调节脊柱前凸支撑件的行程,以便调节靠背垫的拱形,所 述靠背垫设置在靠背框架和脊柱前凸支撑件的前面,并且通过该靠背垫 乘客的背部支撑在脊柱前凸支撑件上。已知的脊柱前凸支撑件的支架元件基本上覆盖乘客的整个背部并 且在腰部脊柱区域内具有脊柱前凸支撑件的支撑垫。这一方面造成需要 相当大的结构空间来进行脊柱前凸支撑件的高度调节并且另一方面造 成通常由金属组成的脊柱前凸支撑件的高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开头所述类型的靠背结构的脊柱前 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在保证其高度和深度调节装置的高的安 全标准和最佳的功能的情况下可简单地安装、占有最小的结构空间并且 具有轻的重量。该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得以实现。这种靠背结构具有形成靠背的支承结构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 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纵支杆;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 的正面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背部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具有借助于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沿所述纵支杆调节的横梁,支撑装置 铰接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借助于深度调节装置能够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横 梁调节,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所述横梁、基本上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 并且容纳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固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的脊柱 前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在简单地安装时满足最高的安全要 求、允许在乘客的背部最佳地调节脊柱前凸支撑件的高度和深度,并且 在此占有最小的结构空间以及具有轻的重量。在此,通过靠背和脊柱前 凸支撑件的刚性连接结构达到高的安全要求,然而通过减少脊柱前凸支 撑件的支承的元件的尺寸达到脊柱前凸支撑件的最小的空间结构和轻 的重量,但是所述支承的元件的成型和相互支撑的构造确保所需的刚性 连接并且因此满足高的安全要求。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基于如下思想,脊柱前凸支撑件的大面 积的支架板通过适合相应的功能的支架元件和调节装置替代,并且相互 连接成使得因此达到协同效果。在此支撑横梁、基本上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容纳高度调节装置 的固定装置使脊柱前凸支撑件固定在纵支杆之间并且同时保证高度调 节装置的功能元件的导向和支撑。因为不必提供用于高度调节装置的共 同移动的功能元件的相应的结构空间,所以保证脊柱前凸支撑件的简单 的结构并且由于高度调节装置的功能元件的位置固定的构造,脊柱前凸 支撑件占有最小的结构空间,与现有技术不同,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功能元件不必共同移动。固定装置最好与纵支杆连接并且沿调节方向引导或支撑容纳用于 行程调节的支撑装置的横梁。通过固定装置与纵支杆的连接,纵支杆不仅用于在高度调节时引导 横梁,而且还用作固定装置的支承的元件。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固定装置由具有紧靠在横梁上的中心支臂和 从中心支臂分开的侧支臂的成型固定板组成,所述侧支臂与纵支杆或横 支杆连接,所述横支杆由纵支杆折弯并且/或者与纵支杆相互连接。固定装置的这种成型一方面允许与纵支杆固定地连接并且因此与 靠背的支承的结构也固定地连接,并且另 一方面允许在纵支杆之间延伸 的横梁最佳地支撑在中间区域内,使得避免横梁的弯曲。在优选的形成中,通过T形、Y形、双T形或双Y形的固定板达 到由中心支臂和从中心支臂分开的侧支臂组成固定装置。在作为双T形或双Y形的固定板的固定装置的构造中,达到固定板 的双侧支撑并且因此达到固定装置的双侧支撑,然而在作为T形或Y 形的固定板的固定装置的构造中,固定装置的中心支臂只是在一侧支撑 在纵支杆或横支杆上。因为这些元件被位置固定地设置,所以脊柱前凸支撑件的在容纳高度调节装置的固定装置和容纳深度调节装置的横梁中的功能划分允许高度调节装置由下列元件组装而成支撑在中心支臂上的螺杆;与横梁 连接且与螺杆接合的螺杆螺母;以及高度调节装置的与固定板、纵支杆或横支杆或者靠背框架连接的螺杆驱动装置,其中螺杆和螺杆螺母集成 在固定装置或横梁内并且只是螺杆驱动装置需要通过其结构尺寸确定 的结构空间,然而不需要用于共同移动的螺杆驱动装置所需的、用于不 阻塞调节行程的结构空间。由于横梁的通过固定装置的支撑能够使用在纵支杆之间延伸的窄 的支架板作为横梁,所述支架板形状接合地在纵支杆上被引导用于脊柱 前凸支撑件的高度调节。与横梁连接的支撑装置最好具有两个垂直于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 支架,所述支架围绕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地铰接在横梁上 并且借助于深度调节装置可朝着横梁或离开横梁转动。支撑装置的这个构造确保脊柱前凸支撑件的最小的结构深度并且因此确保脊柱前凸支撑件的在预先确定靠背的结构深度的情况下的最 小的靠背厚度或最大的行程调节。用于脊柱前凸支撑件的行程调节的深度调节装置最好由用于转动 支架的螺杆传动装置或杠杆传动装置组成,其中横梁包括导轨,在所述 导轨上引导两个滑架,所述两个滑架可沿相互反向设置的方向移动并且 通过在滑架和/或在支架上构成的斜面部分使支架偏斜,其中滑架与螺 杆螺母连接,所述螺杆螺母与深度调节装置的螺杆的两段螺紋段接合, 所述螺紋段具有带有相互反向设置的螺距的螺紋。由驱动马达和传动装 置组成的与横梁连接的螺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的这个另外的构造允许脊柱前凸支撑件的 深度调节装置和行程调节的特别平整的结构,其中使用滑架用于与靠背 框架的延伸平面垂直地调节脊柱前凸支撑件,所述滑架基本上沿着靠背 框架的延伸平面移动或者为此略微倾斜地移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斜面与支架配合,使得所述支架的位置连同脊柱前凸支撑件本身横向于 滑架的移动方向被调节。用于节省重量而不影响尤其适用于汽车中的空调舒适座椅的脊柱 前凸支撑件的功能和稳定性的另一个可能性在于,在横梁的支架板和/ 或固定装置的中心支臂和/或侧支臂中的至少一个槽。这个延续的解决方案导致由于更少的材料投入进一步优化成本和 重量以及导致改善用于汽车座椅的空气调节的通风单元的气流的流动 特性,因为在调节横梁高度时,在至少在确定的位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具有:形成靠背的支承结构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纵支杆;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正面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背部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具有借助于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沿所述纵支杆调节的横梁,支撑装置铰接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借助于深度调节装置能够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横梁调节,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所述横梁(4)、基本上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容纳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的固定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9-10 102008047249.2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具有形成靠背的支承结构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的纵支杆;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正面的用于支撑乘客的背部区域的脊柱前凸支撑件,所述脊柱前凸支撑件具有借助于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沿所述纵支杆调节的横梁,支撑装置铰接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借助于深度调节装置能够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横梁调节,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所述横梁(4)、基本上沿靠背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容纳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的固定装置(3)。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 与所述纵支杆(21、 22)连接并且沿调节方向引导所述横梁(4)。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 具有紧靠在所述横梁(4)上的中心支臂(30、 30,)和从所述中心支臂(30、 30,)分开的侧支臂(31至34),所述侧支臂(31至34)与所述 纵支杆(21、 22)连接。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 具有紧靠在所述横梁(4)上的中心支臂(30、 30,)和从所述中心支臂(30、 30,)分开的侧支臂(31至34),所述侧支臂(31至34)与所述 横支杆(23至26)连接,所述横支杆(23至26)由所述纵支杆(21、 22)折弯和/或与所述纵支杆(21、 22)相互连接。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 置(3)构成为T形、Y形、双T形或双Y形的固定板。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具有支撑在所述中心支臂(30、 30,)上的螺杆(51 ),所述螺杆(51)与同所述横梁(4 )连接的螺杆螺母(52 )啮合 并且能够借助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的螺杆驱动装置(50)驱动, 所述螺杆驱动装置(50 )与所述固定装置(3 )、所述纵支杆或横支杆(21 、 22; 23至26 )和/或所述靠背框架(1)连接。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4)由在所述纵支杆(21、 22)之间延伸的窄的支架板(40) 组成,所述支架板(40)形状接合地在所述纵支杆(21、 22)上被引导。8.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靠背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巴斯蒂安施魏策尔科妮莉亚布鲁克纳韦拉沃尔尼恰克吉多诺伊曼
申请(专利权)人: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