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13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包括矿热炉及其外侧依次设置的转运装置和出炉装置,出炉装置设置为能够打开/堵住炉眼,矿热炉内的硅铁水能够自炉眼流出至转运装置并通过其转运,出炉装置包括若干条固定轨道,若干条固定轨道围绕矿热炉设置,且至少一条固定轨道上滑动设有开堵眼机械手,若干条固定轨道的首端设置为相互远离,沿其运输方向的中线均不穿过矿热炉,且相邻两条固定轨道沿其运输方向的中线交点,位于矿热炉的外侧。本技术,通过固定轨道以及转运装置的设置,缩小了整个系统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复杂度,特别是对一些设有多个承重柱的厂房也能够适用,还能够实现开堵眼机械手在不同固定轨道之间的切换,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硅铁炉冶炼,具体为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硅铁冶炼出炉设备主要是使用密闭式的矿热炉,通过将含硅原料和含铁原料在矿热炉中,基于一定的高温环境,混合物不断融化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液体状态的硅铁合金。在硅铁出炉前,需要对密闭的矿热炉外周设置的炉眼进行开眼,以将获得的硅铁从矿热炉中取出,取出后在将炉眼堵住使矿热炉继续保持密闭状态。

2、现有技术中,为解放人力提高效率,设置了多种用以完成上述工序的自动化出炉系统,但这些自动化出炉系统依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专利号为202121412998.8,名称为出炉机器人一拖多转运装置,为提高硅铁的出炉和对矿热炉的开眼以及堵眼工序操作的效率,设置了转运车轨道和出炉机器人轨道,其中将转运车轨道围绕炉体外侧环形设置,出炉机器人轨道垂直设于转运车轨道,并在相交处轨道相接,两个轨道的结合使用结构较复杂,对两个轨道的装配要求较高,并且轨道为环绕炉体外圈设置的圆环形结构,出炉机器人在工作过程的前后需要靠近和远离炉体运动,进行开堵眼和冷却静置,其环形的轨道将导致整体结构所占用空间较大,对一些设有承重柱的厂房来说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的出炉系统,对硅铁的出炉和转运轨道结构设置复杂,对其装配要求较高,并且轨道为环绕炉体外圈设置的圆环形结构,出炉机器人在工作过程的前后需要靠近和远离炉体运动,进行开堵眼和冷却静置,其环形的轨道将导致整体结构所占用空间较大,对一些设有承重柱的厂房来说并不适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用于硅铁的出炉和硅铁的转运工作,其包括矿热炉及其外侧依次设置的转运装置和出炉装置,所述转运装置设置为围绕所述矿热炉设置,以便于硅铁的转运工作,所述出炉装置设置为能够打开/堵住炉眼,所述矿热炉内的硅铁水能够自炉眼流出至转运装置并通过其转运,所述出炉装置包括若干条固定轨道,若干条固定轨道围绕矿热炉设置,且至少一条固定轨道上滑动设有开堵眼机械手,若干所述固定轨道的首端相互远离,且分别与矿热炉相远离设置,所述炉眼设有多个且分别靠近固定轨道的末端设置,所述固定轨道沿其运输方向的中线,不穿过所述矿热炉,且相邻两条固定轨道沿其运输方向的中线交点,位于矿热炉的外侧。

4、通过上述所述的固定轨道以及转运装置的设置,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极大的缩小了所述出炉装置所占的空间,所述开堵眼机械手与转运装置之间互不干涉,其设置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结构的复杂度,特别是对于一些设有若干个承重柱的厂房也能够适用。所述开堵眼机械手不仅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开眼和堵眼工作,还能够完成扩眼以及清理炉眼的工作,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822215486.7的专利文件中,一种全自动出炉机械手的结构,此处不做多余阐述。

5、其中,矿热炉按照炉型可以分为圆形炉、矩形炉和椭圆形炉,其中圆形炉相对其他两种炉型,具有高温区相对集中和圆形炉的熔池单位截面对应的炉墙散热面较小等特点,本方案的矿热炉设置为圆形炉。

6、为防止相邻的两个开堵眼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将所述矿热炉上相邻两炉眼相对于矿热炉竖直轴线的夹角设置为不小于60°,且所述炉眼外侧设有防火门,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

7、如上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轨道及其上设置的转运车,所述转运轨道为绕矿热炉设置的u形结构,所述转运轨道包括直段轨道和半圆段轨道,所述直段轨道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矿热炉的半径尺寸,所述半圆段轨道与矿热炉同心。

8、为提高转运车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所述矿热炉的外侧设有轨道槽,且将所述转运轨道设置在所述轨道槽内,并将所述轨道槽的深度尺寸设置为大于所述转运车的高度尺寸,以减少人员和转运车在矿热炉区域的逗留时间,降低烫伤等事故风险,同时,通过轨道槽的设置,转运车的移动更加稳定,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且可以提高运输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转运车的维护更加便利。

9、为延长炉眼的使用寿命,在所述出炉装置的上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炉眼是矿热炉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排放出熔融硅铁水和炉渣,因此为了维护炉眼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所述出炉装置的上侧设置了切换装置,以实现所述开堵眼机械手在不同固定轨道之间的位置调换,以对不同位置的炉眼进行开眼或堵眼等工作,其切换装置的巧妙布局,不必在每一个炉眼位置都对应设置一个开堵眼机械手,其设置更加经济实用。

10、为快速且准确的移动所述开堵眼机械手,减少调换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将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为行车,且行车还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能够适应较为炎热的恶劣环境。

11、由于矿热炉的温度较高,且在一些特定的工况中,矿热炉的上方可能还设置有其他的装置,在此将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为其俯视投影落在所述矿热炉的外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通过固定轨道以及转运装置的设置,极大的缩小了整个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且开堵眼机械手与转运装置之间互不干涉,大大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复杂度,特别是对于一些设有若干个承重柱的厂房也能够适用,另外,通过切换装置的设置和对多个固定轨道的巧妙布局,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还能够实现开堵眼机械手在不同的固定轨道之间切换,大大提高了炉眼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热炉(1)及其外侧依次设置的转运装置(2)和出炉装置(3),所述出炉装置(3)设置为能够打开/堵住炉眼,所述矿热炉(1)内的硅铁水能够自炉眼流出至转运装置(2)并通过其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1)为圆形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包括转运轨道及其上设置的转运车,所述转运轨道为绕矿热炉(1)设置的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包括直段轨道(21)和半圆段轨道(22),所述直段轨道(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矿热炉(1)的半径尺寸,所述半圆段轨道(22)与矿热炉(1)同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1)上相邻两炉眼相对于矿热炉(1)竖直轴线的夹角不小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炉装置(3)的上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为能够实现所述开堵眼机械手(32)在不同固定轨道(31)之间的位置调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行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的俯视投影落在所述矿热炉(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1)的外侧设有轨道槽(4),所述转运轨道(2)设置在所述轨道槽(4)内,所述轨道槽(4)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转运车的高度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眼外侧设有防火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热炉(1)及其外侧依次设置的转运装置(2)和出炉装置(3),所述出炉装置(3)设置为能够打开/堵住炉眼,所述矿热炉(1)内的硅铁水能够自炉眼流出至转运装置(2)并通过其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1)为圆形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包括转运轨道及其上设置的转运车,所述转运轨道为绕矿热炉(1)设置的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包括直段轨道(21)和半圆段轨道(22),所述直段轨道(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矿热炉(1)的半径尺寸,所述半圆段轨道(22)与矿热炉(1)同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铁自动化出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延军康建孔祥录刘东海邹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军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