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升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03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升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工业加热炉技术领域。包括蓄热单元、煤气/煤烟主管道、空气/空烟主管道、非蓄热单元;蓄热单元包括共用管道、蓄热组件、三通阀;煤气/煤烟主管道包括煤烟管道和第一煤气管道;空气/空烟主管道包括空烟管道、第一空气管道;非蓄热单元包括第二煤气管道、第二空气管道和燃烧器;第一第二煤气管道用于输送煤气,第一、第二空气管道用于输送空气,空烟管道、煤烟管道用于排烟;三通阀实现气源流动的换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加热炉内温度分为三个温度区间,并对应三种控制方法进行燃烧供热,结合三通阀的自动换向实现升温过程蓄热组件内蓄热体的有效烘烤,延长蓄热体使用寿命,提高燃烧气体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加热炉,涉及一种加热炉升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业加热炉作为钢铁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其加热效率成为设备的重要考核指标。而双蓄热燃烧方式成为提高加热效率的重要途径,且双蓄热燃烧方式也实现低热值高炉煤气的高效利用。

2、目前的加热炉升温系统通常单靠蓄热器的蓄热-放热过程,实现对进入加热炉内的气源加热,而蓄热器的加热过程温度上升快、温度波动大,难以精确控制在加热初期的温度变化,且加热炉内温度的快速上升,还容易削减炉内耐材的使用寿命,过高的温度使得耐材发生变形甚至开裂。针对目前的加热炉升温系统,还缺乏对加热炉升温过程的有效控制方法,导致现有的加热炉升温过程温度波动大,加热效果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存在能耗高、环保不达标以及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

3、另外,双蓄热加热炉建成初期的首次烘炉,以及生产过程的周期性(大约6个月)停炉检修清渣后的再次启炉,均需要进行烘炉及启炉升温过程。

4、该升温过程若利用人工操作,因升温过程时间长,易造成人员劳动强度高,疲惫感增强;人工操作滞后性大,易造成炉压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单元(1)、煤气/煤烟主管道(5)、空气/空烟主管道(3)和非蓄热单元(2),所述蓄热单元(1)和非蓄热单元(2)设置在加热炉内,所述蓄热单元(1)与所述非蓄热单元(2)分别与所述空气/空烟主管道(3)相连接,所述煤气/煤烟主管道(5)与所述蓄热单元(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三通阀(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蓄热单元(1)的共用管道(11)相连接;一个蓄热单元(1)进入蓄热期时,另一个蓄热单元(1)进入放热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单元(1)、煤气/煤烟主管道(5)、空气/空烟主管道(3)和非蓄热单元(2),所述蓄热单元(1)和非蓄热单元(2)设置在加热炉内,所述蓄热单元(1)与所述非蓄热单元(2)分别与所述空气/空烟主管道(3)相连接,所述煤气/煤烟主管道(5)与所述蓄热单元(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三通阀(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蓄热单元(1)的共用管道(11)相连接;一个蓄热单元(1)进入蓄热期时,另一个蓄热单元(1)进入放热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4)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煤气管道(55)、煤烟管道(54)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管道(32)、空烟管道(3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靠近所述共用管道(11)的一端设置有煤气换向阀(41)和煤烟换向阀(42),所述第二三通阀靠近所述共用管道(11)的一端设置有空气换向阀(44)和空烟换向阀(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换向阀(41)和煤烟换向阀(42)为互锁关系,所述空气换向阀(44)和空烟换向阀(43)也为互锁关系,所述互锁关系指一方打开则另一方相应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煤气管道(21)依次设置有煤气快切阀(551)、煤气盲板阀(552)、煤气切断阀(553)。

7.一种加热炉升温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炉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尧陈中郑海峰姜世龙韩晓任雷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