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硅片的硼铝共吸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128 阅读:44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的铝硼共吸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掺硼铝源,硅片清洗,利用镀膜技术在硅片表面形成硼铝层,一步或多步退火,硅片表层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硼相对铝在硅中有较大固溶度的特点,在铝中掺入硼,利用铝和硅的合金化过程将硼掺入到重掺层中,得到掺杂浓度很高的铝硼共吸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硼共吸杂的方法,可以在相同退火温度下,形成更深、均匀、掺杂浓度更高的吸杂层;而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其他工艺的吸杂效果,减少了高温对硅片性能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硼共吸杂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吸杂效果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以及太阳能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的铝硼共吸杂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其线宽由上百纳米逐渐减小至现在的三十纳米左右, 并很有可能遵循摩尔定律进一步减小。因此,器件对于硅片表层洁净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 越高。一般的集成电路级硅片会在硅片体内形成大量的氧沉淀,利用氧沉淀作为吸杂中心 将金属杂质束缚在其周围而在表面形成洁净区。但是,这种吸杂方式仅当金属杂质的浓度 较高(> 1013atomS/Cm3)时比较有效;而金属杂质浓度较低时,由于在硅中固溶度的影响, 有一部分金属杂质将很难在氧沉淀处形成沉淀,削弱了内吸杂的效果。另外一种吸杂方式是外吸杂,即将硅片体内的杂质通过吸杂排除体外。最为普遍 使用的是磷吸杂工艺。这种方法通过高温下硅片表面的磷扩散及后续退火达到吸杂的目 的,是一种很有效的吸杂方式。通过在表面形成重掺杂磷扩散层,使表层硅的费米能级提 高,同时也使杂质在此重掺层中的溶解度增大了,如铁杂质在重掺层中的溶解度理论上是 轻掺衬底的一万倍以上。此外,在磷扩散的同时,表面形成了磷硅玻璃层,该层与衬底之间 由于晶格适配等原因形成大量的位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的硼铝共吸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片用RCA液清洗,干燥;(2)采用镀膜法在步骤(1)得到的硅片的两面分别形成厚度为0.5-20μm的硼铝层,所述的硼铝层中硼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3)将步骤(2)得到的硅片在保护气体下在650~1000℃的退火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氧气或洁净干燥的空气;(4)将经步骤(3)热处理后的硅片在硝酸溶液和氢氟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中浸泡不超过3min,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烘干;其中,硝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65%,氢氟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硅片的硼铝共吸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片用RCA液清洗,干燥;(2)采用镀膜法在步骤(1)得到的硅片的两面分别形成厚度为0.5 20μm的硼铝层,所述的硼铝层中硼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 5%;(3)将步骤(2)得到的硅片在保护气体下在650~1000℃的退火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氧气或洁净干燥的空气;(4)将经步骤(3)热处理后的硅片在硝酸溶液和氢氟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中浸泡不超过3min,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烘干;其中,硝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 65%,氢氟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 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铝共吸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膜法为热蒸发或者溅 射法,其中,所述的热蒸发以硼铝混合物为镀膜材料,所述的溅射法以掺硼的铝制作的硼铝 靶材为溅射靶材,硼元素在硼铝混合物或硼铝靶材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 01% -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铝共吸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的纯度在99.9%以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铝共吸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硼元素在硼铝混合物或 硼铝靶材中的的质量百分比为0. 5%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仁樊瑞新顾鑫余学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3月26日 21:49
    在米粒大的硅片上,已能集成16万个晶体管。这是何等精细的工程!这是多学科协同努力的结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又一个里程碑。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