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特班布林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特班布林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40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特班布林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步骤:(a)在第一溶剂中,在缩合剂作用下,式Ⅷ化合物与式Ⅶ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b)在第二溶剂中,式Ⅵ化合物转化为式Ⅵ化合物的格氏试剂,然后与硼酸化试剂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c)在第三溶剂中,在碱性试剂和催化剂作用下,式Ⅴ化合物和式Ⅳ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d)在第四溶剂中,在碱性缚酸剂的存在下,式Ⅲ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Ⅰ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特班布林(tirbanibulin)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特班布林(tirbanibulin)是一种微管抑制剂,其结构如式i所示。

2、

3、它通过抑制微管的聚合以促进增生细胞发生细胞凋亡,适用于面部或头皮光化性角化病的局部治疗。光化性角化病是一种因为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导致的皮肤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10-15%的ak病变将发展为皮肤癌。

4、athenex与almirall在2017年达成研发和推广合作,共同在美国和欧洲开发tirbanibulin。2020年12月15日,athenex和almirall公司联合宣布,美国fda已批准klisyri(tirbanibulin)上市,用于局部治疗面部或头皮的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keratosis,ak)。该项批准是基于两项随机双盲、含赋形剂对照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这两项研究评估了klisyri(tirbanibulin)1%软膏在702名面部或头皮光化性角化病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赋形剂相比,在第57天,接受tirbanibulin治疗患者中的面部或头皮病灶完全清除的患者数量显著提高。

5、特班布林的应用仍有扩大空间,对其化合物制备的要求还在不断提高,对于特班布林,已有几种合成方法,具体如下:

6、专利us2006/160800a1介绍的合成特班布林方法如下:

7、

8、该方法中最终步骤的两个片段需要分别合成,其中硼酸试剂合成收率较低,且最终产物中重金属超标严重,难以处理。

9、专利ep2558085b1介绍的特班布林合成路线如下:

10、

11、原研路线四步,而此路线达到六步,且第三步较难实现,此合成路线较长,总体来说收率较低。

12、专利cn113354575a提供特班布林合成路线如下:

13、

14、该反应路线中,部分反应步骤条件苛刻,反应收率和纯度不高。同时也存在suzuki反应在最后一步的问题。

15、虽然目前已经有合成特班布林的工艺,然而反应步骤多,重金属难以处理。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反应活性强,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易纯化,收率高,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特班布林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反应活性强,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易纯化,收率高,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特班布林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a)在第一溶剂中,在缩合剂作用下,式ⅷ化合物与式ⅶ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

4、

5、(b)在第二溶剂中,式ⅵ化合物转化为式ⅵ化合物的格氏试剂,然后与硼酸化试剂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6、

7、(c)在第三溶剂中,在碱性试剂和催化剂作用下,式ⅴ化合物和式ⅳ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

8、

9、(d)在第四溶剂中,在碱性缚酸剂的存在下,式ⅲ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ⅰ化合物:

10、

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a)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下进行。

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4-二甲氨基吡啶与式viii的摩尔比为0.005-0.02:1。

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缩合剂选自下组:dcc、dic、edci,或其组合。

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缩合剂与式viii的摩尔比为0.8-1.2:1。

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乙氧基甲烷,或其组合。

16、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10-50℃,较佳地15-45℃,最佳地20-25℃。

17、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使用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和/或dcc作为反应缩合剂。

18、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使用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剂;和/或反应在20-25℃下进行。

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式ⅵ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发生格氏交换反应,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较佳地,所述格式试剂为异丙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或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

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式ⅵ化合物与镁粉、碘、碘乙烷在第二溶剂中反应,从而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

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硼酸化试剂选自下组:硼酸三甲酯、硼酸三乙酯,或其组合。

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硼酸化试剂与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的摩尔比为0.8-1.2:1。

23、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的步骤(b)中还包括:在硼酸化反应后,使用酸性试剂处理反应产物;较佳地,所述酸性试剂选自下组:盐酸、硫酸、磷酸,或其组合。

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式ⅵ化合物的格氏试剂无须分离,直接进行下一步骤的反应。

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溶剂选自下组:四氢呋喃、乙醚、2-甲基四氢呋喃、二乙氧基甲烷,或其组合。

26、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b)中,格氏交换反应的反应温度优选地为0-30℃,较佳地10-30℃,最佳地,20-30℃。

27、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b)中,硼酸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优选地为10-40℃,较佳地20-45℃,最佳地,20-25℃。

28、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b)中,所述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格式试剂为异丙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所述硼酸化试剂为硼酸三甲酯;和/或反应在0-30℃下进行。

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催化剂选自下组: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二氯[1,1'-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钯、氯化钯,或其组合。

3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与式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05-0.1:1。

31、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钾、氢氧化钠,或其组合。

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v化合物与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0.8-1.2:1-2。

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溶剂选自下组: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甲苯、甲醇、乙醇、水,或其组合。

34、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c)中,反应温度优选地为50-70℃,较佳地55-65℃。

35、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c)中,所述反应溶剂为甲苯与水的混合物;所述碱性试剂为碳酸钠;所述催化剂为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和/或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下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缩合剂选自下组:DCC、DIC、EDCI,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式Ⅵ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发生格氏交换反应,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较佳地,所述格式试剂为异丙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或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式Ⅵ化合物与镁粉、碘、碘乙烷在第二溶剂中反应,从而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硼酸化试剂选自下组:硼酸三甲酯、硼酸三乙酯,或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催化剂选自下组: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二氯[1,1'-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钯、氯化钯,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钾、氢氧化钠,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碱性缚酸剂选自下组:吗啡啉、三乙胺、吡啶、哌啶、咪唑、碳酸钾、碳酸钠,或其组合。

10.一种式Ⅲ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Ⅲ所示结构: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式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2.一种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下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缩合剂选自下组:dcc、dic、edci,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式ⅵ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发生格氏交换反应,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较佳地,所述格式试剂为异丙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或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式ⅵ化合物与镁粉、碘、碘乙烷在第二溶剂中反应,从而得到式vi化合物的格氏试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硼酸化试剂选自下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慈生物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