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534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将式B(3‑(4‑氯‑2,6‑二甲基苯基)‑4‑羟基‑8‑甲氧基‑1‑甲基‑1,8‑二氮杂螺[4.5]癸‑3‑烯‑2‑酮)与含有酯基的化合物C1/C2进行反应得到含有羧基的化合物D1/D2;化合物D1/D2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E1/E2;化合物E1/E2与载体蛋白经偶联反应得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在制备用于检测样品中甲氧哌啶乙酯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甲氧哌啶乙酯的发光免疫试剂盒或免疫亲和色谱柱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快捷地获得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合成步骤简洁明了、合成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制备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甲氧哌啶乙酯,英文通用名为spiropidion,是先正达公司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非内吸性杀螨剂。化学名称为3-(4-氯-2,6-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1-甲基-2-氧亚基-1,8-二氮杂螺[4.5]癸-3-烯-4-基碳酸乙酯。其结构式如下:

2、

3、甲氧哌啶乙酯是继螺螨酯、螺甲螨酯和螺虫乙酯之后的第4个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适用于苹果、梨果、葡萄、柑橘、番茄、豆科植物、棉花、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能有效防治蚜虫、粉虱、木虱、盾蚧、软蚧、叶螨、锈螨、红蜘蛛、桃蚜、烟草粉虱、棉蚜等害虫或害螨。甲氧哌啶乙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替换药剂,将会和螺环季酮酸类其他产品在杀虫、杀螨等领域以及新烟碱类杀虫剂、双酰胺类杀虫剂等在果蔬和棉花等作物上形成竞争态势。

4、目前国内外甲氧哌啶乙酯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今后更合理有效地使用该农药,需要开发出高效、灵敏、低成本的检测分析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是基于抗体、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检测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适合大批量检测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其结构通式如式a1/a2所示,

4、

5、所述式a1/a2中,x为芳香环、芳香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a为1-6的整数,b为0-6的整数;protein表示载体蛋白,所述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和血蓝蛋白中至少一种。

6、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1,将式b(水解产物)3-(4-氯-2,6-二甲基苯基)-4-羟基-8-甲氧基-1-甲基-1,8-二氮杂螺[4.5]癸-3-烯-2-酮与式c1/c2所示含有酯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含有羧基的式d1/d2所示化合物;

8、

9、

10、所述式c1/c2和式d1/d2中,x为芳香环、芳香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y为cl、br和i基团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m为0-6的整数,a为1-6的整数,b为0-6的整数。

11、步骤2,式d1/d2所示化合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式e1/e2所示化合物;

12、

13、所述式e1/e2中,x为芳香环、芳香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a为1-6的整数,b为0-6的整数。

14、步骤3,式e1/e2所示化合物与载体蛋白经偶联反应即得式a1/a2所示甲氧哌啶乙酯抗原;所述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和血蓝蛋白中至少一种。

15、作为优选,步骤1中,式c1所示化合物可选自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氯乙酸丁酯、氯丙酸甲酯、氯丁酸甲酯、氯丁酸乙酯、氯丁酸丙酯、溴乙酸甲酯、溴乙酸乙酯、溴乙酸丁酯、溴丁酸甲酯、溴丁酸乙酯、溴丁酸丁酯、碘乙酸乙酯、碘丁酸甲酯、碘丁酸乙酯等中至少一种,式c2所示化合物可选自对氯苯甲酸甲酯、对氯苯乙酸乙酯、邻氯苯乙酸乙酯、间氯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乙酸甲酯、对溴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丙酸乙酯、对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溴甲基苯甲酸乙酯、间溴甲基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乙酯、对碘苯甲酸甲酯、对碘苯甲酸乙酯、对碘苯乙酸乙酯、邻碘苯甲酸甲酯等中至少一种。

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式c1/c2化合物和式b化合物的投料摩尔配比可为(0.1-10):1;

17、反应的温度可为0~100℃,时间可为3~48小时;

18、反应的溶剂选自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中至少一种。

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式d1/d2所示化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1~5):(1~5);

20、式d1/d2所示化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1~5):(1~5);

21、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可为0~50℃,时间可为4~24小时。

22、作为优选,步骤3中,式e1/e2所示化合物与所述载体蛋白的摩尔份数比可为(5~30):1;

23、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可为0~50℃,时间可为4~36小时;所述偶联反应在ph值为5~9的条件下进行;

24、式e1/e2所示化合物在所述载体蛋白的溶液中进行偶联反应,所述载体蛋白的溶液是由所述载体蛋白加入至缓冲溶液中得到的,所述缓冲溶液选自碳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和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至少一种,所述缓冲液的ph值均可为7.4;

25、作为优选,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偶联反应的反应体系进行透析的步骤;所述透析步骤中,所用透析液为ph值可为4~10、浓度可为0.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26、作为优选,所述甲氧哌啶乙酯抗原是式e1/e2化合物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的偶联物;所述酰胺键是式d1/d2上的羧基通过活泼酯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形成的。

27、一种基于上述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应用,包括:在制备用于检测样品中甲氧哌啶乙酯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甲氧哌啶乙酯的发光免疫试剂盒或免疫亲和色谱柱中的应用。

28、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样品为水体、药品、食品或土壤。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合成步骤简洁明了、合成成本低,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甲氧哌啶乙酯抗原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的特异性好、最低检测限值低。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在甲氧哌啶乙酯的快速免疫检测应用中将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式A1或A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C1所示化合物选自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氯乙酸丁酯、氯丙酸甲酯、氯丁酸甲酯、氯丁酸乙酯、氯丁酸丙酯、溴乙酸甲酯、溴乙酸乙酯、溴乙酸丁酯、溴丁酸甲酯、溴丁酸乙酯、溴丁酸丁酯、碘乙酸乙酯、碘丁酸甲酯、碘丁酸乙酯等中至少一种;式C2所示化合物选自对氯苯甲酸甲酯、对氯苯乙酸乙酯、邻氯苯乙酸乙酯、间氯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乙酸甲酯、对溴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丙酸乙酯、对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溴甲基苯甲酸乙酯、间溴甲基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乙酯、对碘苯甲酸甲酯、对碘苯甲酸乙酯、对碘苯乙酸乙酯、邻碘苯甲酸甲酯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C1或C2化合物和式B化合物的投料摩尔配比为0.1-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式D1或D2所示化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摩尔份数比为1:1~5: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式E1或E2所示化合物与所述载体蛋白的摩尔份数比为5~3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偶联反应的反应体系进行透析的步骤;所述透析步骤中,所用透析液为pH值为4~10、浓度为0.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氧哌啶乙酯抗原是式E1或E2化合物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的偶联物;所述酰胺键是式D1或D2上的羧基通过活泼酯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制备用于检测样品中甲氧哌啶乙酯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甲氧哌啶乙酯的发光免疫试剂盒或免疫亲和色谱柱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样品为水体、药品、食品或土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式a1或a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c1所示化合物选自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氯乙酸丁酯、氯丙酸甲酯、氯丁酸甲酯、氯丁酸乙酯、氯丁酸丙酯、溴乙酸甲酯、溴乙酸乙酯、溴乙酸丁酯、溴丁酸甲酯、溴丁酸乙酯、溴丁酸丁酯、碘乙酸乙酯、碘丁酸甲酯、碘丁酸乙酯等中至少一种;式c2所示化合物选自对氯苯甲酸甲酯、对氯苯乙酸乙酯、邻氯苯乙酸乙酯、间氯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乙酸甲酯、对溴苯乙酸乙酯、对溴苯丙酸乙酯、对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溴甲基苯甲酸乙酯、间溴甲基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甲酯、间溴苯甲酸乙酯、对碘苯甲酸甲酯、对碘苯甲酸乙酯、对碘苯乙酸乙酯、邻碘苯甲酸甲酯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c1或c2化合物和式b化合物的投料摩尔配比为0.1-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氧哌啶乙酯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亮金雅琪张耀海赵其阳何悦李晶王成秋陈爱华郭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