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39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在缸底处开有通油孔六、通油孔九和通油孔七,通油孔六和通油孔九通过管道与安装在缸底上的阀块相连通;在缸体的缓冲段装有缓冲套,在缓冲套一侧端面开有装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缓冲套的另一侧与端盖相接触,并被端盖紧紧地压住;在缓冲套的径向开有3-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阻尼孔直径为1mm至4mm之间,阻尼孔之间的中心距在10mm-50mm之间;在通油口七处装有起缓冲和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并装有能使液压缸换向迅速的单向阀,通油孔七与单向阀和安全阀连通。具有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寿命长、可靠性高、节省成本、工作效率高、缓冲效果好和工作稳定的优点,适用于重载、高速、工况变化频繁的液压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缸
,涉及一种适用于重载、高速、工况变化频繁的多阻尼 孔型缓冲套液压缸。
技术介绍
液压缸尤其是重载高速液压缸要求活塞运动到液压缸缸头和缸底时,其运动速度 减慢,直至零速,以免冲击缸头和缸底,损坏液压缸。目前液压缸缓冲结构采用有圆柱形缓 冲柱塞、圆锥形缓冲柱塞、台阶形缓冲柱塞、抛物线形缓冲柱塞、节流孔缓冲、节流平板缓冲 等等,但对于高于4m/s速度运动的液压缸来说,上述缓冲结构很难达到好的缓冲效果,而 且更换缓冲零部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寿命 长、可靠性高,当液压缸工况变化时,更换缓冲套同样能达到好的缓冲效果的多阻尼孔型缓 冲套液压缸。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包 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在缸底处开有通油孔六、通油孔九和通油孔七,通油孔六和通油孔 九通过管道与安装在缸底上的阀块相连通,在缸体的缓冲段装有缓冲套,在缓冲套一侧端 面开有装0型密封圈的密封槽,缓冲套的另一侧与端盖相接触,被端盖紧紧地压住;在缓冲 套的径向开有3-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阻尼孔直径为1mm至4mm之间,阻尼孔之间的中 心距在10mm-50mm之间;在通油口七处装有起缓冲和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并装有能使 液压缸换向迅速的单向阀,通油孔七与单向阀和安全阀相连通。在缓冲套外圆沿轴线方向开一道通槽,通槽两端封闭,通槽端面为矩形,面积为 6mm2-12mm2,通槽与通油口九相通。所述缓冲套为铜质材料制成的。位于活塞前端的缓冲套内的缓冲柱塞端头为圆锥形,半锥角为3° -6°,长度为 当缓冲柱塞运行到端部时,缓冲腔的油液与缓冲套靠通油口七侧的阻尼孔相通。缓冲柱塞与缓冲套之间配合间隙为0. lmm-0. 15mm。通油口七通过管道或装在缸底的阀块与安全阀相连接,在缓冲时,安全阀的压力 调节在5MPa-25MPa之间;同时通油口七通过管道或装在缸底的阀块与单向阀相连通,便于 通入压力油推动液压缸活塞反向运行。在缓冲套靠活塞一侧的端面开密封槽,装上密封圈和在缓冲套靠端盖一侧的径向 方向开密封槽装上密封圈,防止缓冲时泄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铜为材料制造的缓冲套,在缓冲套径向方向开有3-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 阻尼孔直径为1mm至4mm,阻尼孔之间中心在10mm至50mm之间选取,缓冲套长度50mm至3500mm之间选取;2、在缓冲套外圆沿轴线方向开一道通槽,通槽两端封闭,通槽端面为矩形,面积为6mm2 至12mm2之间选取;3、缓冲柱塞端头为圆锥形,半锥角为3°-6°之间选取,长度为当缓冲柱塞运行到端 部时,缓冲腔的油液能通过外侧的阻尼孔流出,其半锥角的长直角边长度定为加工半锥角 长度;4、缓冲柱塞与缓冲套配合间隙为0.lmm-0. 15mm选取;5、通油口七通过管道或装在缸底上的阀块与安全阀和单向阀连接,安全阀压力可在 5MPa-25MPa之间选取;6、当液压缸工况发生变化,对缓冲性能有不同要求时,可以更换适应其工况要求的缓 冲套,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述缓冲套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_缓冲套、2-阻尼孔、3-通槽、4-密封槽四、5-缓冲腔、6-通油孔六、7_通 油孔七、8-端盖、9-通油孔九、10-缓冲柱塞、11-缸底、12-活塞、13-单向阀、14-安全阀、 15-缸体、16-密封圈、17-活塞杆、18-密封槽十八、19-密封圈十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主要包括缸体15、活塞12、活塞杆17、导 向套、缸头、缸底11、密封件、阀块、安全阀14和单向阀13,在缸底15处开有通油孔六6、通 油孔九9和通油孔七7,通油孔六6和通油孔九9通过管道与安装在缸底11上的阀块相连 通,在缸体15的缓冲段装有缓冲套1,缓冲套1 一侧端面开有装0型密封圈的密封槽,缓冲 套1的另一侧与端盖8相接触,被端盖8紧紧地压住,缓冲套1采用铜为材料制作而成,厚 度为20mm-40mm之间,缓冲套1的径向开有3_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2,阻尼孔2的直径在 lmm-4mm之间选取,阻尼孔2之间的中心距在10mm-50mm之间选取;如图2所示,在缓冲套 1外圆沿轴线方向开有一道通槽3,通槽3的两端封闭,封闭隔板厚度为10mm-20mm ;位于活 塞12前端的缓冲套1内的缓冲柱塞10端头加工成圆锥形,半锥角为3° -6°选取,长度为 缓冲腔5油液能经缓冲套1靠端盖8 一侧的阻尼孔2流往通槽3即可;缓冲柱塞10与缓冲 套1配合间隙为0. lmm-0. 15mm选取;通油口七7通过管道或阀块装上6mm或10mm通径的 直动型或先导型或插装型安全阀14,该安全阀14起安全过载保护和缸外缓冲作用,在缓冲 时,安全阀14的压力调节在5MPa-25MPa之间;同时也装上与液压缸流量相当的单向阀13, 该单向阀13采用管式或板式或插装型均可,目的是使液压缸反向运动时供油。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寿命长、可靠性高、缓冲效果好和工作 稳定的优点,当液压缸工况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换适合这种工况的缓冲套1,同样能达到好 的缓冲效果,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重载、高速、工况变化频繁的液 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其特征是:在缸底处开有通油孔六、通油孔九和通油孔七,通油孔六和通油孔九通过管道与安装在缸底上的阀块相连通;在缸体的缓冲段装有缓冲套,在缓冲套一侧端面开有装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缓冲套的另一侧与端盖相接触,并被端盖紧紧地压住;在缓冲套的径向开有3-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阻尼孔直径为1mm至4mm之间,阻尼孔之间的中心距在10mm-50mm之间;在通油口七处装有起缓冲和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并装有能使液压缸换向迅速的单向阀,通油孔七与单向阀和安全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其特征是在缸底处开有通油孔六、通油孔九和通油孔七,通油孔六和通油孔九通过管道与安装在缸底上的阀块相连通;在缸体的缓冲段装有缓冲套,在缓冲套一侧端面开有装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缓冲套的另一侧与端盖相接触,并被端盖紧紧地压住;在缓冲套的径向开有3 12个孔径不同的阻尼孔,阻尼孔直径为1mm至4mm之间,阻尼孔之间的中心距在10mm 50mm之间;在通油口七处装有起缓冲和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并装有能使液压缸换向迅速的单向阀,通油孔七与单向阀和安全阀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其特征是在缓冲套外圆沿轴线方 向开一道通槽,通槽两端封闭,通槽端面为矩形,面积为6mm2-12mm2,通槽与通油口九相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阻尼孔型缓冲套液压缸,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套为铜质 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济民黄智武陈新元刘冕湛从昌林少武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