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47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缸。其包括缸体、活塞、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活塞后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油腔,其设于活塞内;节流阀芯,其安装在油腔内且可在油腔内前后滑动;阀芯固定板,其安装在活塞上用于限位安装节流阀芯;复位压簧,设于油腔底部与节流阀芯之间;所述节流阀芯与油腔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采用全新结构的缓冲机构,解决现有油缸缓冲存在的问题,其油缸启动快、缓冲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缓冲效果几乎不受活塞磨损的影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缸,具体涉及一种设有缓冲装置的新型油缸,属于液压设 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传统的油缸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缸体1,缸体上设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 3,活塞4在缸体1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之间活动,活塞4与后端盖3之间的缸体空间为 回油腔11,后端盖3设有油口 31,所述活塞4后部设有凸台41,后端盖3对应凸台41的位 置上设置有凹槽32,该凹槽32与油口 31相通。这种油缸的缓冲原理是这样的,当活塞4向 后运动接近行程终点时,凸台41与凹槽32形成节流间隙9,回油腔11的油必须经过节流间 隙9才能进入回油管道,从而形成缓冲效应。这种缓冲一般来说有如下两个缺点1)当活 塞4反向运动时,液压油开始只能作用在凸台41直径那么大的面积上,因为作用面积较小, 使得油缸启动时速度缓慢。2)随着油缸的工作时间增长,活塞4与缸体1的滑动面出现磨 损,使得凸台41与凹槽32出现偏心,这样不但影响了缓冲效果,严重时还造成凸台41与后 端盖3的碰撞与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油缸启动快、缓冲效果 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油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活塞后部设有缓冲机构,所 述缓冲机构包括油腔,其设于活塞内;节流阀芯,其安装在油腔内且可在油腔内前后滑动;阀芯固定板,其安装在活塞上用于限位安装节流阀芯;复位压簧,设于油腔底部与节流阀芯之间;所述节流阀芯与油腔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上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设于节流阀芯后部的垫块。上述间隙为设于节流阀芯外周壁的螺旋沟槽结构。上述节流阀芯设有联通油腔与回油腔的节流孔。为了增加活塞向前工作时的缓冲作用,所述活塞前部设有至少两组缓冲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其采用全新结构的缓冲机构,解决现有油缸缓冲存在的问 题,其油缸启动快、缓冲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缓冲效果几乎不受活塞磨损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传统油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油缸包括一缸体1,缸体1上设有前端盖 2和后端盖3,活塞4在缸体1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之间活动,活塞4与后端盖3之间的 缸体空间为回油腔11,该回油腔11与油口 31相通。进一步,所述活塞4后部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油腔51、节流阀芯 52、阀芯固定板53及复位压簧54。上述油腔51设于活塞4内;上述节流阀芯52安装在油 腔51内且可在油腔51内前后滑动;上述阀芯固定板53安装在活塞4上,用于限位安装节 流阀芯52 ;上述复位压簧54,设于油腔51底部与节流阀芯52之间,用来保证活塞4离开后 端盖3后,节流阀芯52可以复位。所述节流阀芯52与油腔51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为设 于节流阀芯52外周壁的螺旋沟槽结构521,如图3所示。进一步,为了增加缓冲时的受力面 积,上述缓冲机构5还包括设于节流阀芯52后部的垫块55。根据实际需要,上述节流阀芯还可以设有联通油腔51与回油腔11的节流孔522。进一步具体为了增加活塞向前工作时的缓冲作用,所述活塞4前部设有至少两组 缓冲机构5,该两组缓冲机构跟活塞后部的缓冲机构结构原理相同。以下通过具体缓冲原理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当活塞运动到后端,垫块与后端盖接触后,压迫节流阀芯向前相对移 动,油腔容积减小,其里面的油通过节流阀芯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即螺旋沟槽结构)流出, 由此形成缓冲。节流阀芯内部的节流孔可根据缓冲要求保留或者取消。垫块可以增加缓冲 时的受力面积,根据实际应用可以取消或者保留。复位弹性元件用来保证活塞离开端盖后, 节流阀芯可以复位。当活塞4反向运动时,液压油一开始就作用在活塞整个后端面,因为作 用面积较大,使得油缸启动迅速。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前端盖及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后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油腔,其设于活塞内;节流阀芯,其安装在油腔内且可在油腔内前后滑动;阀芯固定板,其安装在活塞上用于限位安装节流阀芯;复位压簧,设于油腔底部与节流阀芯之间;所述节流阀芯与油腔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设于节流阀芯 后部的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设于节流阀芯外周壁的 螺旋沟槽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芯设有联通油腔与回油 腔的节流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新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部设有至少两 组缓冲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缸。其包括缸体、活塞、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活塞后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油腔,其设于活塞内;节流阀芯,其安装在油腔内且可在油腔内前后滑动;阀芯固定板,其安装在活塞上用于限位安装节流阀芯;复位压簧,设于油腔底部与节流阀芯之间;所述节流阀芯与油腔之间设有间隙。本技术结构简单,其采用全新结构的缓冲机构,解决现有油缸缓冲存在的问题,其油缸启动快、缓冲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缓冲效果几乎不受活塞磨损的影响。文档编号F15B15/22GK201636119SQ20102012928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金锋, 高鑫 申请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前端盖及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后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油腔,其设于活塞内;节流阀芯,其安装在油腔内且可在油腔内前后滑动;阀芯固定板,其安装在活塞上用于限位安装节流阀芯;复位压簧,设于油腔底部与节流阀芯之间;所述节流阀芯与油腔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锋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