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717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倒档器壳体、倒档传动装置、连接尾座、发动机箱体和发动机输出轴,其中:在发动机箱体上对应设置连接孔和/或连接平台,倒档器壳体分隔为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壳体右部分与发动机箱体制作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取消原有的连接板,直接将倒档器壳体与发动机箱体连接,在维修拆卸时只需要将倒档器壳体的连接螺栓松动、拆开,就能直接拆卸倒档器壳体和内部的倒档器各个齿轮,相当简单和方便;在发动机箱体上设置安装配合面和连接点,将倒档器壳体与发动机箱体直接连接,结构简单;倒档器壳体是分体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分截面将倒档器壳体分隔成两部分,能够满足多种倒档器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发动机的附属倒档装置,尤其是适用于三轮车的倒档一体 式发动机。
技术介绍
最初的三轮车没有设置倒档装置,在需要倒车时就只能用手推或脚蹬使其后 退,使用很不方便,且在陡坡路段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情况,现有技术的三 轮车基本都设置了倒档装置,如名称为“三轮车轴传动双级加力倒档变速器”、专利号为 ZL200420061377.X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所公开的倒档装置。在现有的三轮车市场,倒 档装置有内置倒档和外置倒档两种。内置倒档装置外部为链传动,因链传动故障率高,维修 成本高,所占比例不大。外置倒档装置主要是在发动机外(发动机箱体外)安装专用倒档 器,倒档器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在需要倒车时操纵倒档器使动力输出轴反转(与前进档的 旋转方向相反),实现倒档功能。但却存在以下缺点1、倒档器成本高;2、倒档器与发动机 为不同生产厂家,存在功能匹配、安装干涉等问题;3、市场上无专门的倒档器厂家维修点, 售后困难。将倒档与发动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可解决成本、维修、匹配 等诸多实际问题。如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外置倒档装置,是用连接板7将倒档器外壳2与发动 机箱体连接而固定连接成一体,倒档操纵机构1、倒档齿轮3、倒档离合器4、倒档器驱动齿 轮5、尾座8、前进齿轮9等都设置、安装在倒档器外壳2内,在需要倒车时使动力输出轴反 转(与前进档的旋转方向相反),实现倒档功能。该种结构成本高,维修时必须先拆卸整体 倒档器后,拆卸尾座8,再拆卸过渡体6,最后将倒档器驱动齿轮5连同轴承一并取下后才能 进行;整个过程繁杂,同时倒档器驱动齿轮5拆卸同样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外置倒档装置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设计、安装和 拆卸方便、传动可靠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倒档器壳体、倒档传 动装置、连接尾座、发动机箱体和发动机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箱体上对应设置连 接孔和/或连接平台,将倒档器壳体直接连接在发动机箱体上;倒档器壳体分隔为两部分, 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壳体右部分与发动机 箱体制作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取消原有的将倒档器外壳与发动机箱体相连接的连接板,直接将倒档器壳体与 发动机箱体连接,在维修拆卸时只需要将倒档器壳体的连接螺栓松动、拆开,就能直接拆卸 倒档器壳体和内部的倒档器各个齿轮,相当简单和方便。2、在发动机箱体上设置安装配合面和连接点,将倒档器壳体与发动机箱体直接连接,结构简单。3、倒档器壳体是分体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分截面将倒档器壳体分隔成两部 分,其中一部分可与发动机箱体制造为一体,再将另一部分与该部分可拆卸式连接;能够满 足多种倒档器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外置倒档装置结构简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倒档装置与发动机箱体连接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中,1-倒档操纵机构、2-倒档器外壳,3-倒档齿轮、4-倒档离合器、5-倒 档器驱动齿轮、6-过渡体、7-连接板、8-尾座、9-前进齿轮、10-连接螺栓;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外置倒档装置结构,通常是用连接螺栓10将连接板7连接 在倒档器外壳2与发动机箱体上,用连接板7将倒档器外壳2与发动机箱体连接而固定连 接成一体;倒档操纵机构1、倒档齿轮3、倒档离合器4、倒档器驱动齿轮5、尾座8、前进齿轮 9等都设置、安装在倒档器外壳2内,在需要倒车时使动力输出轴反转(与前进档的旋转方 向相反),实现倒档功能。该种结构成本高,维修时必须先拆卸整体倒档器后,拆卸尾座8, 再拆卸过渡体6,最后将倒档器驱动齿轮5连同轴承一并取下后才能进行。作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4中,11-倒档操纵装置、12-倒档器壳体,13-倒档传动装置,14-连接尾 座、15-发动机箱体,16-发动机输出轴,17-螺栓,21-壳体左部分,22-壳体右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11、倒档器壳体12、倒档传动装 置13、连接尾座14、发动机箱体15和发动机输出轴16,其改进之处是将倒档器壳体12直接 连接在发动机箱体15上,即在发动机箱体15上对应设置连接孔和/或连接平台等,将倒档 器壳体12可拆卸式连接在发动机箱体15上;图中是用螺栓17将倒档器壳体12与发动机 箱体15连接。为了本专利技术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安装、拆卸更方便,将倒档器壳体12分隔为两部 分,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可拆卸式连接;在开 模制作时,将壳体右部分22与发动机箱体15制作成一体。将倒档器壳体12分设成两部分 的分隔线有多种,如图3所示的A-A、B-B分隔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文件的技术 启示,在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更多的分隔线,以将倒档器壳体12分隔为 两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倒档传动装置13包括常用的驱动齿轮、倒档齿轮、倒档离合器和前进齿 轮等,其倒档操纵装置11、倒档传动装置13、连接尾座14等都采用目前成熟的倒档器结构, 以增强零件之间的通用性。在装配时,组装完外罩内的传动齿轮、倒档操纵系统后,必须与 倒档器驱动齿轮经过一道齿轮配隙工序后,才可装配。该结构在装配和维修时,仅需将外罩连接螺栓松动后,可直接拆御外罩总成和倒档器驱动齿轮,相当简单。 该机构传动原理为倒档齿轮和前进齿轮与驱动齿轮为常啮合,当倒档离合器没 参与工作时倒档齿轮和前进齿轮为空转。因驱动齿轮在180度轴线时,齿的旋转方向相反, 因此倒档齿轮和前进齿轮旋转方向也相反。因此,发动机输出轴16旋转,通过花键带动驱 动齿轮同步转动,操纵倒档操纵系统,使拨叉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倒档离合器前后移动参与 工作若与倒档齿轮啮合,整车处于倒档状态;若与前进齿轮啮合,整车处于前进状态。权利要求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11)、倒档器壳体(12)、倒档传动装置(13)、连接尾座(14)、发动机箱体(15)和发动机输出轴(16),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器壳体(12)分设为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可拆卸式连接,壳体右部分(22)与发动机箱体(15)制作成一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倒档器壳体、倒档传动装置、连接尾座、发动机箱体和发动机输出轴,其中在发动机箱体上对应设置连接孔和/或连接平台,倒档器壳体分隔为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壳体左部分和壳体右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壳体右部分与发动机箱体制作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取消原有的连接板,直接将倒档器壳体与发动机箱体连接,在维修拆卸时只需要将倒档器壳体的连接螺栓松动、拆开,就能直接拆卸倒档器壳体和内部的倒档器各个齿轮,相当简单和方便;在发动机箱体上设置安装配合面和连接点,将倒档器壳体与发动机箱体直接连接,结构简单;倒档器壳体是分体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分截面将倒档器壳体分隔成两部分,能够满足多种倒档器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需要。文档编号B60K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倒档一体式发动机,包括倒档操纵装置(11)、倒档器壳体(12)、倒档传动装置(13)、连接尾座(14)、发动机箱体(15)和发动机输出轴(16),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器壳体(12)分设为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壳体左部分(21)和壳体右部分(22)可拆卸式连接,壳体右部分(22)与发动机箱体(15)制作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王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