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467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包括上凹模结构和与之配合的下凹模结构,前者包括:上模板、上模垫片、上模冲头组合件、上模固定块、上模套圈,上模板连接上模垫片,上模垫片连接上模冲头组合件,上模板、上模固定块和上模套圈从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后者包括下模板、下模座、下模导块,模具、模壳、夹板、下模垫块、顶杆,下模板上设有下模座,下模座具有梯形中空结构,下模导块、模具和模壳依次由外向内设置于下模座中,下模垫块设置于下模座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底部,下模座中心部设有顶杆,夹板为圆环状结构、设置于模具顶端缺口和模壳顶端缺口形成的凹槽内,夹板上设有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倒档轴轴是汽车变速箱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结构单元,其结构如图1,起着传递扭矩的作用,故汽车生产厂家对此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目前,倒档轴轴一般使用具有可分的凹模精锻模具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所谓可分凹模是指具有闭式模锻和开式模锻的综合。它既具有闭式模锻能减少甚至消除飞边的金属损耗等特点,有因此比开式模锻多一个模面,而能模锻形状结构复杂的产品。例如,专利号为2010105505502,公开号为CN1019728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此类产品。但是此类模具锻造出的产品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模具与模壳配合由于采用横向嵌入式,而配合处的模具内壁距离模具外壁的尺寸较小,应力大于配合处的承受力,非常容易导致模具断裂;二、由于模具的中心开口的直径较小,使得坯料难以摆放同时也产品成形后也难以取出;三、模具和模壳装配时,采用螺栓定位,导致装配难度高,定位难度大,操作十分耗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以上专利中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凹模结构和与之配合的下凹模结构,所述上凹模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垫片、上模冲头组合件、上模固定块、上模套圈,所述上模板连接上模垫片,所述上模垫片连接上模冲头组合件,所述上模板、上模固定块和上模套圈从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下凹模结构包括下模板、下模座、下模导块,模具、模壳、夹板、下模垫块、顶杆、导销和导柱,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具有梯形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导块、模具和模壳依次由外向内设置于下模座中,所述下模垫块设置于下模座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底部,所述下模座中心部设有顶杆,所述下模座上由上之下设有导柱和导销,所述夹板为圆环状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自动变速箱倒档轴的可分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凹模结构和与之配合的下凹模结构,所述上凹模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垫片、上模冲头组合件、上模固定块、上模套圈,所述上模板连接上模垫片,所述上模垫片连接上模冲头组合件,所述上模板、上模固定块和上模套圈从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下凹模结构包括下模板、下模座、下模导块,模具、模壳、夹板、下模垫块、顶杆、导销和导柱,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具有梯形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导块、模壳和模具依次由外向内设置于下模座中,所述下模垫块设置于下模座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底部,所述下模座中心部设有顶杆,所述下模座上由上至下设有导柱和导销,所述夹板为圆环状结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宏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