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浮体及自加热效应的MOS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263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浮体及自加热效应的MOS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MOS器件结构,包括Si衬底和位于Si衬底之上的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包括沟道以及分别位于沟道两端的源区和漏区,在沟道之上设有栅区,在源区、漏区及沟道两侧与Si衬底之间设有绝缘埋层,在沟道中部与Si衬底之间设有SiGe隔层。该MOS器件结构的沟道可以通过SiGe隔层向Si衬底导电导热,防止了器件的浮体效应及自加热效应;在源漏区及沟道两侧与Si衬底之间保留绝缘埋层,可减小源漏区的寄生电容。该器件结构采用Si\SiGe\Si外延层通过刻蚀、掺杂、选择性刻蚀、填充绝缘介质等工艺制备,其步骤简单,易于实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浮体效应 (Floating Body Effect)及自加热效应(Self-heating Effect)的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 工艺,属于半导体制造

技术介绍
SOI (Silicon On Insulator)是指绝缘体上硅技术,由于SOI技术减小了源漏的寄 生电容,SOI电路的速度相对传统体硅电路的速度有显著的提高,同时SOI还具有短沟道效 应小,很好的抗闭锁性,工艺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因此SOI技术已逐渐成为制造高速、低功 耗、高集成度和高可靠超大规模硅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然而,SOI器件存在浮体效应及自 加热效应,它们会导致器件性能的退化,严重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当器件尺寸缩小时,其负 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大大限制了 SOI技术的推广。SOI中埋氧层(BOX)的隔离作用, 使得体区处于悬空状态,碰撞电离产生的电荷无法迅速移走,导致了 SOI器件的浮体效应。 另外,埋氧层的热导率很低,因此使SOI器件存在自加热效应,当SOI器件工作时,埋氧层热 阻大,器件温度过高,从而影响了器件性能。近年来,为了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浮体及自加热效应的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Si衬底、有源区、栅区、绝缘埋层、SiGe隔层和浅沟槽隔离结构;所述有源区位于Si衬底之上,所述有源区包括沟道以及分别位于沟道两端的源区和漏区;所述栅区位于沟道之上;所述有源区与Si衬底由所述绝缘埋层和SiGe隔层隔开,所述SiGe隔层设置在沟道中部与Si衬底之间,所述绝缘埋层设置在所述源区、漏区以及沟道两侧与Si衬底之间,将所述SiGe隔层包围;对于NMOS器件,SiGe隔层采用P型的SiGe材料;对于PMOS器件,SiGe隔层采用N型的SiGe材料;所述浅沟槽隔离结构设置在有源区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元王曦黄晓橹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