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311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是为了解决现有包涵体纯化法存在的提纯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获取含有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表达菌的菌体沉淀;超声、裂解缓冲液洗涤;尿素洗涤;脱氧胆酸纳洗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抗剪切、属于变性蛋白的特性,建立一种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大量减少其他非目的蛋白的混杂,包涵体粗蛋白纯度由25%左右升高到80%以上,为进一步目的蛋白的纯化奠定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 方法。
技术介绍
包涵体粗蛋白是大肠杆菌在高效表达外源基因时形成的由膜包裹的高密度、不溶 性蛋白质颗粒。包涵体内的蛋白是非折叠状态的聚集体,不具有生物学活性,因此为了获得 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应用于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必须将包涵体溶解,进行分离纯 化,释放出其中的蛋白质,并进行蛋白质的复性。包涵体的形成为分离纯化提供了非常便利 的条件,其纯化步骤一般包括裂解细胞及回收包涵体、包涵体粗提取、溶解包涵体及变性蛋 白质的纯化。在裂解细胞时常由于细胞内各种蛋白酶的释放导致目的蛋白的降解,而降低 目的蛋白的获取效率;包涵体的粗提取尚无规范的操作,粗纯化效率也很低。而目的蛋白的 获取更多依赖于最后的纯化,由于前期的杂蛋白处理较粗糙,大量的杂蛋白与目的蛋白混 杂,使得目的蛋白的纯化难度加大,甚至根本不能得到目标蛋白的纯品。本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存在的提纯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存在的提纯效率低的问题,而 提供了。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获取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菌体沉淀:将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后的培养液在4℃、6000-10000r/min条件下离心15-30min,弃上清液,即获取含有基因重组包涵体粗蛋白表达菌的菌体沉淀;(2)超声、裂解缓冲液洗涤:将菌体沉淀以体积比为1∶8-12重悬于裂解缓冲液中,所述裂解缓冲液的组分为50mmol/L的Tris-Cl,100mmol/L的NaCl,1m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调裂解缓冲液的PH值为8.0,然后在冰浴上超声破菌,超声波功率为200-300W,每次持续时间为1-5s,两次超声间隔时间为1-5s,超声循环100-300次,然后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久张天光解军牛勃赵荣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