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翻转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51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7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排翻转坐垫,包括坐垫骨架、驱动电机、丝杆、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分别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上,两个所述前支撑之间设有前横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撑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支撑上,所述两个侧连接件之间设置后横杆,所述后横杆上转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前横杆转动连接。具备结构简单,翻折不易卡顿,前支撑能隐藏,可利用空间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后排翻转坐垫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汽车后排座椅是通过手动解锁翻折,使其实现平放用于乘客乘坐,或与靠背紧贴收折扩大车内利用空间,随着驾乘人员对座椅的进一步需求,传统座椅不能满足驾乘坐人员对后排座椅舒适度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增加传功装置和驱动电机实现自动翻折。

2、中国专利文献cn215097165u公开了电动多连杆坐垫翻折机构,包括坐垫骨架、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和连杆机构,所述坐垫骨架至少包括后横管和座框弯管,所述座框弯管固定在后横管上,所述后横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安装支架,两安装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座框弯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四根连杆所述传动装置与连杆机构相连,传动装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改变各连杆之间的铰接角度,从而实现坐垫骨架的翻折。

3、该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不足:整体结构复杂,坐垫需要通过四根连杆配合,才能实现整体的翻折,且增加了制造和安装难度,驱动过程中多连杆结构容易出现卡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坐垫翻折结构复杂,容易卡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后排翻转坐垫,包括坐垫骨架、驱动电机、丝杆、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分别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上,两个所述前支撑之间设有前横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撑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支撑上,所述两个侧连接件之间设置后横杆,所述后横杆上转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前横杆转动连接。

2、为了方便安装布置,所述后横杆位于所述两个侧连接件中部,所述丝杆的头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尾部朝向所述前横杆。

3、为了方便带动坐垫整体翻折,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铰接耳和移动件,所述铰接耳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横杆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移动件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4、为了方便连接铰接耳和移动件,提升翻折强度,所述铰接耳包括左铰耳和右铰耳,所述移动件上设有u型槽,所述左铰耳和右铰耳分别转动连接在u型槽两端的螺栓孔内。

5、为了方便收折前支撑,所述前支撑顶部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所述前支撑中上部连接侧连接件,所述前支撑中部连接前横杆。

6、为了扩大翻折后的空间,所述前支撑和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坐垫骨架内侧。

7、优选的,所述前支撑与坐垫骨架通过延伸节转动连接,所述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后支撑的内延伸部上。

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成本低,不易卡顿: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丝杆头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并且朝向后支撑一侧,丝杆尾部朝向前支撑一侧,丝杆旋转带动移动机构移动,进而带动坐垫骨架、前支撑、侧连接件和驱动电机作为一个整体一同翻折,期间丝杆头部上翘浮动大,丝杆尾部和驱动电机上翘浮动小,由于侧连接件为一个整体,转动点仅受限于前后支撑,因此不易发生卡顿;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10、2、方便翻转立起,通过翻转过程中,前支撑在翻转过程中自然收折隐藏。

11、3、具备扩大车内储物空间和为前排座椅避让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排翻转坐垫,包括坐垫骨架(1)、驱动电机(2)、丝杆(3)、两个前支撑(4)和两个后支撑(5),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丝杆(3)旋转,所述前支撑(4)和后支撑(5)分别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1)上,两个所述前支撑(4)之间设有前横杆(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连接件(6),所述侧连接件(6)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撑(4)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支撑(5)上,所述两个侧连接件(6)之间设置后横杆(8),所述后横杆(8)上转动连接驱动电机(2),所述丝杆(3)上螺纹连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前横杆(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杆(8)位于所述两个侧连接件(6)中部,所述丝杆(3)的头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丝杆(3)的尾部朝向所述前横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铰接耳(9)和移动件(10),所述铰接耳(9)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横杆(7)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件(10)上,所述移动件(10)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件(10)与所述丝杆(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耳(9)包括左铰耳(901)和右铰耳(902),所述移动件(10)上设有U型槽(101),所述左铰耳(901)和右铰耳(902)分别转动连接在U型槽(101)两端的螺栓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顶部连接所述坐垫骨架(1),所述前支撑(4)中上部连接侧连接件(6),所述前支撑(4)中部连接前横杆(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和侧连接件(6)均位于所述坐垫骨架(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与坐垫骨架(1)通过延伸节(11)转动连接,所述侧连接件(6)连接在所述后支撑(5)的内延伸部(50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排翻转坐垫,包括坐垫骨架(1)、驱动电机(2)、丝杆(3)、两个前支撑(4)和两个后支撑(5),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丝杆(3)旋转,所述前支撑(4)和后支撑(5)分别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1)上,两个所述前支撑(4)之间设有前横杆(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连接件(6),所述侧连接件(6)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撑(4)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支撑(5)上,所述两个侧连接件(6)之间设置后横杆(8),所述后横杆(8)上转动连接驱动电机(2),所述丝杆(3)上螺纹连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前横杆(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杆(8)位于所述两个侧连接件(6)中部,所述丝杆(3)的头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丝杆(3)的尾部朝向所述前横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排翻转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铰接耳(9)和移动件(10),所述铰接耳(9)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横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宝龙德学林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双英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