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炎镇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64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炎镇痛的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药物组合物,并且提供了一种该药物组合物的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三部分,其中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为:高乌甲素、延胡索乙素和压敏胶,再加入适量的透皮促进剂最终制成高乌甲素贴片。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原料药为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一定比例关系的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可以降低高乌甲素的毒性,增加高乌甲素的半致死量(LD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贴片剂,血药浓度稳定、持久,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的安全性,且用药方便、无痛苦,在抗炎、镇痛方面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抗炎镇痛的高乌甲素与延 胡索乙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疼痛是医学研究临床疾病中最常见的多发共同症状,这一难题对研究人员和医生是 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今治疗疼痛的药物以西药为主,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麻醉 性镇痛药两类,这两类药物中,麻醉药物虽然镇痛效果强,但是自身的副作用大(成瘾性), 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虽没有麻醉止痛药如此大的副作用,但也有许多胃肠道等反面的不 良反应。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寻求镇痛效果好而副作用(如成瘾性)最小的抗炎镇痛药。高乌甲素分子式 延胡索乙素分子式高乌甲素是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utanum Nakai)中提取的 生物碱——拉巴乌头碱。延胡索乙素是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中提取而来。高乌甲素难容于水,溶于乙醇,氯仿。延胡索乙素难溶于 水、石油醚,易溶于乙醚、氯仿。高乌甲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降温解热与局部麻醉 作用,镇痛强度是氨基比林的7倍,与哌替啶的镇痛效果相当,维持时间长,是优良的 非成瘾性镇痛药,无致畸胎、致突变作用,也不会发生蓄积中毒。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 较杜冷丁弱,但较一般解热镇痛药强,对慢性持续性疼痛效果较好,对创伤及手术后疼 痛的作用较差。除镇痛作用,.尚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延胡索乙素的最大优点是毒性 低,安全性大,无成瘾性,k一非麻醉性镇痛药、也不属于解热消炎镇痛药范畴,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获得成功的第一个神经系统药物。因此高乌 甲素于延胡索乙素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疗效,是值得开发的好品种,大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抗炎镇痛的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还在于公开一种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物透皮贴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 在于公开该贴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延胡索乙素0. l-2重量份 高乌甲素0. 1-2重量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延胡索乙素1.5重量份 高乌甲素1.5重量份;或 '延胡索乙素1.8重量份 高乌甲素0.2重量份;或延胡索乙素0.5重量份 高乌甲素1.8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颗 粒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缓释制剂或外用膏剂、贴片剂。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为: 延胡索乙素0. l-2重量份 高乌甲素0. l-2重量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 1-2重量份 压敏胶3-1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中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优选为 延胡索乙素1.5重量份 高乌甲素1.5重量份透皮吸收促进剂l重量份 压敏胶7重量份。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中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优选为 延胡索乙素1.8重量份 高乌甲素0.2重量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重量份 压敏胶9重量份。'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中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优选为 延胡索乙素0.5重量份 高乌甲素1.8重量份透皮吸收促进剂1.8重量份 压敏胶4重量份。上述本专利技术透皮贴片的药库层原料中还可加入助溶剂和/或增塑剂,其中助溶剂或增 塑剂的量均为高乌甲素的量、延胡索乙素的量、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量和压敏胶的量的总 量的1一5倍。上述本专利技术透皮贴片的药库层原料中还可加入助溶剂和/或增塑剂,其中助溶剂或增 塑剂的量均优选为高乌甲素的量、延胡索乙素的量、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量和压敏胶的量的总量的3倍。本专利技术透皮贴片的制备方法取上述药库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采用流涎工艺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衬层上至 溶剂挥干,冷却后盖上保护层,得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物透皮贴片;或将上述混 合物涂布在背衬层上,冷却后盖上保护层,得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物透皮贴片。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其中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 月桂氮萆酮、薄荷脑、龙脑、桉叶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肉豆蔻提取物、 丙二醇、水杨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贴片,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其中压敏胶是指丙烯酸压 敏胶、聚异丁烯压敏胶、聚鞋氧垸压敏胶或热弹塑性橡胶。本专利技术贴片,月桂氮萆酮由薄荷脑、龙脑、桉叶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 肉豆蔻提取物、丙二醇、水杨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代替;丙烯酸压敏胶由聚异 丁烯压敏胶、聚硅氧烷压敏胶或热弹塑性橡胶代替。本专利技术贴片,助溶剂由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山梨酯、脂肪酸甘油 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使用。本专利技术贴片,增塑剂由高岭土、氧化锌、钛白粉、硅藻土、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 或多种联合使用。其中,本专利技术贴片的背衬层为聚氨酯膜、醋酸乙烯酯膜、聚氯乙烯膜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贴片的保护层为常规工艺制成的聚乙烯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炎镇痛的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药物组合物,并且提供了一种 该药物组合物的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贴片剂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原料药为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 一定比例关 系的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可以降低高乌甲素的毒性,增加高乌甲素的半致死量 (LD50),刺激性实验和过敏性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物透皮 贴片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和过敏性,与现有技术中毒性较大的高乌甲素相比,本专利技术透皮 贴片更安全有效。本专利技术采用贴片剂,血药浓度稳定、持久,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和胃肠道的破坏,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的安全 性,且用药方便、无痛苦,在抗炎、镇痛方面效果显著。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专利技术。 实验例l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降低高乌甲素毒性实验一、高乌甲素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1. 目的观察测试高乌甲素小鼠灌胃急性毒性(LD5。)。2. 材料2.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20土2g,雌雄各半,20士2。C控温和光暗 周期各12h环境词养,自由饮水。实验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14-001号,兰州生物制品研 究所提供。2.2受试品高乌甲素,临用前用0.5y。CMC制备混悬液供试。3. 方法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6组,禁食不禁水12h,各组小鼠以 0.2ml/10g体重灌胃受试物,给药后严密观察各组动物反应,连续观察7d,记录各组动 物反应及死亡情况,按改良寇氏法计算LDs。和95%的可信限。4. 结果给受试物高乌甲素后小鼠均出现静伏少动,呆滞,反应迟钝现象,死亡小鼠首先出 现体温下降,震颤,抽搐,阵挛性惊厥,呼吸急促,全身紫绀,死亡情况均在给药后30min 内发生。对死亡动物进行大体解剖和肉眼观察,心、肝、肺、肾等脏器未见肉眼可见病 变,2h后剩余小鼠活动量增加,逐渐恢复正常。继续观察7天,剩余动物均活动正常, 未见明显异常现象。各组动物死亡情况见表l。表1高乌甲素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组别剂量对数剂量动物数死亡数死亡率(mg/kg)(log)(n)(n)(%)168.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乌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组合物透皮贴片,由三层组成,包括背衬层、药库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药库层的原料组成为: 延胡索乙素:0.1-2重量份 高乌甲素:0.1-2重量份 透皮吸收促进剂:0.1-2重量份 压敏胶:3-1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黄玉兰高虹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