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3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包括芯轴、抽芯装置、多个斜滑块、斜滑块座,芯轴具有至少6个的偶数个斜面,斜面中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间隔设置,第一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第二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斜滑块的个数与斜面的个数相同,斜滑块中包括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斜滑块以及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二斜滑块;斜滑块和所述斜面具有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抽芯装置带动芯轴抽出时,斜滑块在与其配合的斜面的带动下向芯轴的中心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的动作原理非常巧妙,而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进气管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 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进气管的形状和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内外侧都有倒扣,而且接口处还具有 整圆内侧倒扣,这对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如图1所示,整圆内侧倒扣是指注塑件内 壁存在整圆的侧凸或侧凹,当倒扣深度不大时,可以采用强制脱模的手段脱模,但是对于汽 车进气管这类倒扣深度比较大的注塑件,不适宜强制脱模,容易拉裂产品。为此,也有一些 新型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方式出现,如《模具工业》2007年第33卷第二期的“圆整内侧倒 扣塑件的3种脱模方式”和2007年第35卷第一期的“整圆内侧倒扣塑料件的联合脱模机 构”公布了几种新的整圆内侧倒扣脱模方法,其中,内斜滑块加斜顶块的脱模方式和横向斜 滑块加纵向内斜滑块脱模方式这两中脱模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但结构不够紧凑、所占体 积比较大;主动斜斜滑块加从东斜斜滑块脱模方式的结构则相对紧凑,动作原理也比较巧 妙,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装配难度都比较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整圆内侧倒扣脱模机构及方法的 上述结构不够紧凑以及制造困难等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的用于汽车进 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 侧倒扣的脱模机构,包括芯轴、抽芯装置、多个斜滑块、斜滑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具 有至少6个的偶数个斜面,所述斜面中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间 隔设置,第一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第二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所述斜滑块的 个数与斜面的个数相同,所述斜滑块中包括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斜滑块以及与第二斜面 配合的第二斜滑块;所述斜滑块和所述斜面具有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抽芯装置带 动芯轴抽出时,所述斜滑块在与其配合的斜面的带动下向所述芯轴的中心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每个第一斜滑块 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滑块大致围成“八”字形。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第二斜滑块 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斜滑块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抽芯装置为 液压油缸。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斜面为六 个。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斜面为八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滑动连接结 构为设置在所述斜面上的导向槽和设置在斜滑块上的与所述导向槽适配的导轨,所述导向 槽为燕尾槽或“T”型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滑动连接结 构为设置在所述斜面上的导轨和设置在所述斜滑块上的与所述导轨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 向槽为燕尾槽或“T”型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斜滑块的下 端延伸出一滑脚,所述斜滑块座包括基座,以及依次叠放在所述基座上的下垫圈、中间垫环 和上垫圈,上垫圈和下垫圈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斜滑块的滑脚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所述基座的两侧 延伸出定位凸块,所述脱模结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抵触在所述定位凸块 上。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中,芯轴上与第一斜滑块和第二斜 滑块配合的斜面与芯轴的轴线夹角不同,使得芯轴在抽出时,在芯轴移动相同的距离时,第 一斜滑块与第二斜滑块向芯轴的轴心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第一斜滑块和第二斜滑块 能够顺利向芯轴的轴心收缩,从而使斜滑块能顺利从汽车导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中顺利脱 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的动作原理非常巧妙,而且结构 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整圆内侧倒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A-A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的立体图;图6汽车进气管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 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芯轴10、与芯轴相连的抽芯装置20,抽芯装置20可以液压油缸 或其他常用的抽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抽芯装置20为液压油缸,芯轴10具有六个斜面 101、102、103、104、105 和 106,其中斜面 101,103 和 105 为第一斜面,斜面 102,104 和 106 为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间隔设置,第一斜面与芯轴10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第二斜 面与芯轴10的轴线的夹角;该脱模机构还包括六个斜滑块301、302、303、304、305和306, 其中斜滑块301、303和305为第一斜滑块,斜滑块302、304和306为第二斜滑块,三个第一 斜滑块分别与三个第一斜面配合,三个第二斜滑块分别与三个第二斜面配合,斜面和斜滑块具有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抽芯装置20带动芯轴抽出时,斜滑块在与其配合的斜 面的带动下向芯轴10的中心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斜面和滑块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为第一斜面101、103和105 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111、113和115,第一滑块301、303和305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燕尾 槽适配的燕尾形导轨311、313和315 ;第二斜面102、104和106上分别设置有燕尾形导轨 112、114和116,第二滑块302、304和306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燕尾形导轨适配的燕尾槽 312、314和316。在实际应用中,斜面和滑块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T”型槽 和“T”型导轨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还包括滑块座,用于限制斜 滑块,使斜滑块只能向芯轴10的中心方向平移。在本实施例中,斜滑块下端延伸出一滑脚, 滑块座包括基座41,以及依次叠放在基座41上的下垫圈42、中间垫环43和上垫圈44,上垫 圈44和下垫圈4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斜滑块的滑脚的空间,参看图4,斜滑块302和斜 滑块306的滑脚322和326分别置于上垫圈44和下垫圈42之间,其他斜滑块的滑脚的结 构与302和306的类似。当抽芯装置20带动芯轴下移时,由于斜滑块和斜面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使得斜 滑块在斜面的作用下向芯轴的中心移动,又因为第一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第二斜 面与芯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这使得第一斜滑块向芯轴的中心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二斜滑块 向芯轴的中心移动的距离。当芯轴抽出时,第一斜滑块先向芯轴中心内缩,由于与第一斜滑 块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滑块大致呈“八”字形,第一斜滑块内缩后,第二斜滑块与第一斜滑块 之间就有间隙,使第二斜滑块在第二斜面的带动下也向芯轴的中心内缩,随着芯轴的移动, 斜滑块由整圆内侧倒扣脱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滑块的宽度小于第二斜滑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进气管的整圆内侧倒扣的脱模机构,包括芯轴、抽芯装置、多个斜滑块、斜滑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具有至少6个的偶数个斜面,所述斜面中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间隔设置,第一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第二斜面与芯轴的轴线的夹角;所述斜滑块的个数与斜面的个数相同,所述斜滑块中包括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斜滑块以及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二斜滑块;所述斜滑块和所述斜面具有相互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抽芯装置带动芯轴抽出时,所述斜滑块在与其配合的斜面的带动下向所述芯轴的中心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考群胡浩良杨金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群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