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85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熔炼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料(4)置于熔炼炉(1)中,然后在熔炼炉(1)中通入使铜料(4)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过燃料喷射管(2)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3)分别输入熔炼炉(1)中,且燃料喷射管(2)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b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助燃气全部参与到重油或其它燃料的燃烧,因此烟气带走的热量大大减少,使燃料产生的热量基本上全部用于铜的熔化,因此,铜熔化所耗费的燃料就大大降低,且利用全氧燃烧方法,金属熔化时间可缩短4-6小时;还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射管与熔炼炉壁的夹角设计为70-83度,这样使输入熔炼炉中的燃料及助燃气能更均匀地分散于熔炼炉中,使燃料更充分地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冶炼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熔炼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铜熔炼过程中,以往采用的加热物质为燃料及助燃空气,即在燃烧过程中,通入 的助燃气体是空气,其氧气含量为21%,氮气等其他气体含量79%。因参与燃烧的是 21%的氧气,其余79%的气体不参与燃烧,助燃空气量大,大量氮气在炉腔内吸收热量 后被排出,排烟温度可高达1200'C以上,排烟带走的热量占燃料发热量的60%以上, 造成铜熔化过程热量损失大,能耗高,熔化时间长,铜损大。且由于排烟量大、温度 高,给烟气治理带来困难。而且在燃烧区,由于大量氮气的存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 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铜熔炼能耗低、 熔化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的熔炼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熔炼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将铜料置于熔炼炉中,然后在熔炼炉中通入使铜料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 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过燃料喷射管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分别 输入熔炼炉中,且燃料喷射管与熔炼炉壁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与熔 炼炉壁的夹角b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卯%以上。上述燃料及助燃气体在熔炼炉内混合,且燃料的压力和流量通过燃料压力调节器 和燃料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控制,而助燃气体的压力和流量通过助燃气压力调节器和 助燃气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控制。作为改进,所述燃料喷射管及助燃气体喷射管在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时伸入熔炼 炉内,燃烧结束后从熔炼炉内退出。再改进,给熔炼炉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的燃料喷射管及助燃气体喷射管为成对设 置,在熔炼炉中其数目为一至五对。再改进,所述燃料为重油、渣油、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燃料及氧气作为燃烧物质,由于输入熔炼炉的助燃气体是氧气(氧气含量90%以上),即助燃气体全部参与到重油或其它燃料的 燃烧中,因此烟气量大幅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铜熔炼所耗费的燃料大大降 低,如重油单耗从原来的70kg/t下降到45kg/t左右。同时,金属熔化时间可缩短4-6小 时,提高了金属熔化速度、减少了铜损,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由 于燃烧区氮气减少,生成的氮氧化物量降低,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喷射管与熔 炼炉壁的夹角设计为70 83度,能有效保障高温气体在炉内较长时间的停留及对炉内铜 料表面上的冲刷,以提高传热效率,使铜料加热均匀,熔化充分,避免出现红渣现 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熔炼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料4置于熔炼炉1中, 然后在熔炼炉1中通入使铜料4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 料通过燃料喷射管2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3分别输入熔炼炉1中,且燃料喷射管2与熔炼炉壁ll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1)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所述燃料及助燃气体在熔炼 炉1内混合,且燃料的压力和流量通过燃料压力调节器21和燃料流量调节阀22进行调节 控制,而助燃气体的压力和流量通过助燃气压力调节器31和助燃气流量调节阀32进行 调节控制。所述燃料喷射管2及助燃气体喷射管3在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时伸入熔炼炉1 内,燃烧结束后从熔炼炉l内退出。而给熔炼炉1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的燃料喷射管2及 助燃气体喷射管3为成对设置,在熔炼炉l中其数目为一至五对。所述燃料可选择为重 油、渣油、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铜熔所使用的熔炼炉l上,设置两个喷射管伸入和伸出的开口12,用于安装、固 定燃料喷射管2和助燃气体喷射管3。燃料喷射管2和助燃气体喷射管3可移动地进出熔 炼炉l,且燃料喷射管2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1的夹角可优选为80 83度。燃料喷 射管2和助燃气体喷射管3可优选为分别同时设置一对或二对。在熔炼炉l内熔化铜时, 燃料和氧气通过燃料喷射管2和助燃气体喷射管3输入熔炼炉1内,并在熔炼炉l内混合 后进行燃烧,对铜进行加热。通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上述没有特殊说明的百分 比是指体积百分比。权利要求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料(4)置于熔炼炉(1)中,然后在熔炼炉(1)中通入使铜料(4)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过燃料喷射管(2)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3)分别输入熔炼炉(1)中,且燃料喷射管(2)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b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及助燃气体在熔炼炉(l)内混合,且燃料的压力和流量通过燃料压力调节器(21)和燃料流量调节阀(22)进行调节控制,而助燃气体的压力和流量通过助燃气压力调节器(31)和助燃气流量调节阀(32)进行调节控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管(2)及助燃气体喷射管(3)在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时伸入熔炼炉(1)内,燃烧结束后从熔炼炉(l)内退出。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熔炼炉(l)输入燃料及助燃气体的燃料喷射管(2)及助燃气体喷射管(3)为成对设置,在熔炼炉(l)中其数目为一至五对。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为重油、渣油、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全文摘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料(4)置于熔炼炉(1)中,然后在熔炼炉(1)中通入使铜料(4)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过燃料喷射管(2)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3)分别输入熔炼炉(1)中,且燃料喷射管(2)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b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助燃气全部参与到重油或其它燃料的燃烧,因此烟气带走的热量大大减少,使燃料产生的热量基本上全部用于铜的熔化,因此,铜熔化所耗费的燃料就大大降低,且利用全氧燃烧方法,金属熔化时间可缩短4-6小时;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喷射管与熔炼炉壁的夹角设计为70-83度,这样使输入熔炼炉中的燃料及助燃气能更均匀地分散于熔炼炉中,使燃料更充分地燃烧。文档编号C22B15/00GK101476045SQ200910095628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学士, 洪燮平, 王永如 申请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炼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料(4)置于熔炼炉(1)中,然后在熔炼炉(1)中通入使铜料(4)升温继而熔化的燃料及助燃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过燃料喷射管(2)而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喷射管(3)分别输入熔炼炉(1)中,且燃料喷射管(2)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a为70-83度,而助燃气体喷射管(3)与熔炼炉壁(11)的夹角b为70-83度,所述助燃气体为氧气,该氧气的纯度为9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如洪燮平张学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