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桂年专利>正文

绿茶制作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22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加工绿茶的制作新工艺,其由以下步骤组成: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本工艺所采用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经日晒、搅拌,生产出的绿茶滋味甘醇滑润,香气清扬,外形自然弯状或螺状,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清澈,具有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特殊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 料制作绿茶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绿茶中含有大量的如茶氨酸、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天然物质成分, 对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疗效,且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 冲泡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绿茶根据采收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含有 己烯醛、戊烯醇等有青香气或清香的物质,并含有具新茶香和花香的正壬醛、己烯乙酸酯、 二甲硫、沉香醇、香叶醇等;而夏茶的蛋白质及对绿茶汤色起重要作用的黄酮类低于春茶, 多酚类及其组分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高,氨基酸、果胶物质含量较低,使酚/氨比值增大, 所做的绿茶香气低,滋味苦涩,品质差;秋茶中含较多的苯乙醇、苯乙醛、醋酸异戊酯等具花 香的成分。夏秋茶虽然占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但许多茶叶加工企业为高额利润只采收春茶 的细嫩原料来做成高档名优茶,放弃利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作绿茶,没有充分 发挥茶叶原料的潜质;而现有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的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杀 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成品,它加工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的效果不理想,其原料 内多酚类及其组分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高,氨基酸、果胶物质含量较低,相对春茶的细嫩原 料,使酚/氨比值增大,从而使其滋味平淡略带苦涩,香气平淡,进而影响茶叶的档次和经 济价值。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成的绿茶成品的滋味和香气, 成为加工好春茶粗老原料和夏秋茶原料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 作绿茶的新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茶制作新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茶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 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所述的茶叶原料为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所述日晒是将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平均分摊在竹匾上,日晒温度为 300C -40日晒时间为10-30min,并在该范围内日晒时间视阳光强弱而定,当阳光强时日 晒时间则短,反之弱时则长。日晒的同时也得经常观察鲜叶的变化,以决定鲜叶日晒的程 度。气温过高则需加盖黑网,以免晒伤鲜叶而变成老叶。日晒使叶子在光化学作用促进糖 的积累和转化,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亦会促成芳香物质的转化,利于消除青气,形成优良的 茶香;所述搅拌是将经过日晒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移至室内l_2h后开始搅 拌,室温为22-27°C,相对湿度为75-85%,搅拌是促成梗中水份及其所含的可溶性物质逐步向叶子输送,以利提高叶子的香气,而且搅拌后的叶子在放置过程中,通过适当叶片水分 气化,也促成相应的物质转化,以散失青气,形成良好茶香。同时促进其叶内的物质转化,主 要是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成单糖和茶多酚的转化,其三者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对 消除苦涩味,产生优良茶香具有重要作用。鲜叶经过日晒、搅拌两个工序,促进叶内物质转 化。通过日晒、搅拌,可以将鲜叶加工成香气清扬,滋味甘醇滑润的绿茶成品。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工艺加工的绿茶在香气、滋味上都优于现有的绿茶。用本工艺加工的绿 茶的香气清扬,滋味甘醇滑润,外形自然弯状或螺状,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清澈。2、本专利技术工艺加工的绿茶基本不丢失茶叶的有效成分,还可以增加内含物的种类 和数量。日晒、搅拌促进鲜叶内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茶叶中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增加。3、本专利技术工艺可以提高由粗老原料制成的春茶、夏秋茶的经济价值,因为鲜叶经 日晒、搅拌后再加工不仅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还可以降低由粗老原料制成的春茶、夏秋茶 的苦涩味和提高它们的香气,茶叶价格比传统绿茶的价格要高出10多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茶叶原料采用春茶粗老原料、夏秋茶原料,以对开略存点芽尖或芽头细 弱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标准,然后直接进行加工。实施例1以外形自然弯状为例,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新工艺如下。鲜叶进厂后,进行日晒,一般要 求气温在30°C -40°C,晒青时间10-30min,将鲜叶均勻地薄摊在竹匾上,放在阳光充足、空 气流通的场地,中间翻拌2-3次,使日晒均勻,总减重率在8-12%。日晒适度的叶子,轻轻的 翻拌几下,散发热气。搅拌环境以22-27°C,相对湿度75-85%为宜。日晒叶移至室内摊放 l-2h后,开始搅拌。搅拌总次数为4-5次,每次搅拌时间为2-12min,搅拌总历时为6-10h, 每次摊放历时为l_2h。最后一次搅拌后,可装入高、径60cm竹篮中,摊放l-3h,待臭青味消 失,发出清香,总减重率在25-30%即可杀青。杀青的温度约在180°C左右或更高,历时控制 在5min左右,下叶后须及时用手翻动2-3次,使热气消散,再放入揉捻机揉揉6-7min,再以 解块,再揉捻揉3-4min即可。然后剔除杂物,分出正茶和副茶,将正茶在80-90°C下进行干 燥。正茶干燥、摊凉后,直接包装上市。实施例2以外形螺状为例,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新工艺如下。鲜叶进厂后,进行日晒,一般要求气 温在30°C -40°C,晒青时间10-30min,将鲜叶均勻地薄摊在竹匾上,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 通的场地,中间翻拌2-3次,使日晒均勻,总减重率在8-12%。日晒适度的叶子,轻轻的翻拌 几下,散发热气。搅拌环境以22-27°C,相对湿度75-85%为宜。日晒叶移至室内摊放l_2h 后,开始搅拌,搅拌总次数为4-5次,每次搅拌时间为2-12min,搅拌总历时为6_10h,每次摊 放历时为l_2h,最后一次搅拌后,可装入高、径60cm竹篮中,摊放l-3h,待臭青味消失,发出 清香,总减重率在25-30%即可杀青。杀青的温度约在180°C左右或更高,历时控制在5min 左右。将杀青叶投入揉捻机,揉捻时间为3-5min揉至叶细胞组织破坏,茶汁溢出,叶片卷成 条索即为适度。将揉捻叶在整形机进行整形,整至条形卷曲成螺状,烘至足干。然后剔除杂物,分出正茶和副茶,将分出的正茶在80-90°C下进行干燥。 干燥后正茶摊凉后,直接包装上 市。权利要求一种绿茶制作新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茶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制作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原料为春茶粗老 原料或夏秋茶原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茶制作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日晒是将春茶粗老 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平均分摊在竹匾上,日晒温度为30°C -40°C,日晒时间为10-3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茶制作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是将经过日晒 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移至室内l_2h后开始搅拌,室温为22-27°C,相对湿度为 75-8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加工绿茶的制作新工艺,其由以下步骤组成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本工艺所采用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经日晒、搅拌,生产出的绿茶滋味甘醇滑润,香气清扬,外形自然弯状或螺状,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清澈,具有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特殊疗效。文档编号A23F3/06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茶制作新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茶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桂年蒋华荣陈盛相
申请(专利权)人:齐桂年四川香叶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