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91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包括试模(7),在所述的试模(7)的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4),水槽(6)的内底部设有众多均匀排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5),所述的水槽(6)的四周侧板高度高于所述的支撑钢筋(5)高度,所述的水槽(6)的内腔长宽均大于所述的试模(7)的长宽,所述的试模(7)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的水槽(6)内的支撑钢筋(5)上,所述的水槽(6)一侧连接有进水箱(8),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箱(3),所述的进水箱(8)设有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所述的出水箱(3)和所述的进水箱(8)之间连接有水循环装置(2)。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使试件内部形成沿厚度连续变化的温度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套试验条件控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工 程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控制试件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形成梯度的车 辙试件温度仿真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随着公路交通量的增加,重载车辆的增多及渠化交通的形 成,许多沥青路面都不同程度产生了车辙,可以说车辙是道路破坏的 主要形式之一。车辙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车轮荷载在路面上行走而形 成车辙的工程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 抵抗塑性流动变形的能力,这其中关键就在于车辙试验条件与路面实 际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实际路面内温度沿路面深度的分布是高度非线 性的,而目前采用标准车辙仪开展车辙试验时,由于试验设备的限制,只能一次试验施加一个温度,如6crc,以模拟路面高温的情况,这时,整个车辙试验板内所有点的温度都与恒温箱内温度相同即60°C,这显然与实际路面内温度场分布不符,其试验结果与实际路面抗车辙 性能的相关性值得怀疑,特别是试件厚度比较大的时候,如对组合试 件(两层甚至三层试件)来说温度梯度的影响愈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试件内部形成沿 厚度连续变化的温度场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 置,包括试模,在所述的试模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水槽的内底部 设有众多均匀排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所述的水槽的四周侧板高 度高于所述的支撑钢筋高度,所述的水槽的内腔长宽均大于所述的试 模的长宽,所述的试模底部放置在所述的水槽内的支撑钢筋上,所述 的水槽一侧连接有进水箱,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箱,所述的进水箱设有 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所述的出水箱和所述的进水箱之间连接有水循环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辙试件温度仿真装置,由于车辙试件形状 为规则的立方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别控制试件表面、侧壁和底面的温度 来使试件内部形成温度梯度。车辙试件表面温度控制方法因为车辙试验时试件必须置于车辙3箱内,而车辙仪自身设有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使车辙箱内保持恒温, 而且温度还可以任意设置,因此,本专利技术在试件表面不加处理,这样 就能够保证表面温度与车辙箱内温度同步。车辙试件侧壁温度控制方法标准车辙试验时试件放置在试模 内,试模为钢制的,因为钢导热性能好,当试模放置在车辙箱时,试 件侧壁很快就车辙箱环境温度相同。本专利技术在试件侧壁用隔热材料与 钢模隔开,以保证钢模的温度不至于传到试件侧壁。车辙试件底部温度控制方法车辙试验是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或 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 一般针对的是夏季高温的路面实际情况, 此时路表温度高,往下则逐渐降低。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循环水浴的方 法降低试模底板的温度,试模底板再降低试件底部的温度。因此,本 专利技术设计了一个水槽,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放置在水槽内, 一方面可以 保证试模底部有循环水流动,这样就可以降低试模底部温度并维持在 设置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试模底部能够正常承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使试件内部形成沿厚度连续变化的 温度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 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水槽三维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试模7的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4,试模 7的顶部和底部没有设置隔温材料,水槽6的内底部设有众多均匀排 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5,水槽6的四周侧板高度高于支撑钢筋5 高度,水槽6的内腔长宽均大于试模7的长宽,试模7底部放置在水 槽6内的支撑钢筋5上,水槽6—侧连接有进水箱8,另一侧连接有 出水箱3,进水箱8设有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出水箱3和进水箱 8之间连接有水循环装置2。如图1所示,在试模7的侧壁与试件侧壁之间加一层隔温材料4 后,将试模7放在水槽6内,水槽6—侧进水,另一侧出水,进水箱 8设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控制好温度后的水从进水箱8流入水槽 6,从试模7底下流过,再经出水口流入出水箱3,然后通过水循环 装置2将出水箱3的水抽到进水箱8,如此形成了循环水,而且循环 水温度可以按需要进行设置并保持恒定,这样一定时间后经循环水冷 却的试模7的底板温度就能够降低并为此稳定。如图2所示,水槽6比试模7长,比试模7宽(试件是立方体,平面尺寸30cm x 30cm,厚度可变4-20cm),并且水槽6的底部焊接 了众多相同高度的支撑钢筋5,这样,试模7搁置在水槽6内,试模 7底部能够受到均匀支撑,而且因为支撑钢筋5设置的密度较大,试 模7的底板承载能力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在循环水的浸泡下,试模 7的底板温度也能够降低并得到控制;另外,水槽6四周侧板比支撑 钢筋5高度还高,这样就能够保证循环水与试模7的底板充分接触, 提高降温效率并保证试模7的底板温度维持均匀。权利要求1、一种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包括试模(7),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试模(7)的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4),水槽(6)的内底部设有众多均匀排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5),所述的水槽(6)的四周侧板高度高于所述的支撑钢筋(5)高度,所述的水槽(6)的内腔长宽均大于所述的试模(7)的长宽,所述的试模(7)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的水槽(6)内的支撑钢筋(5)上,所述的水槽(6)一侧连接有进水箱(8),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箱(3),所述的进水箱(8)设有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的出水箱(3)和所述的进水箱(8)之间连接有水循环装置(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包括试模(7),在所述的试模(7)的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4),水槽(6)的内底部设有众多均匀排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5),所述的水槽(6)的四周侧板高度高于所述的支撑钢筋(5)高度,所述的水槽(6)的内腔长宽均大于所述的试模(7)的长宽,所述的试模(7)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的水槽(6)内的支撑钢筋(5)上,所述的水槽(6)一侧连接有进水箱(8),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箱(3),所述的进水箱(8)设有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所述的出水箱(3)和所述的进水箱(8)之间连接有水循环装置(2)。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使试件内部形成沿厚度连续变化的温度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的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文档编号G01N3/18GK101509854SQ20091004287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俞婷婷, 关宏信, 刘刚义, 强 廉, 张起森, 璐 朱, 杨海荣, 甜 胡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辙试件温度梯度仿真装置,包括试模(7),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试模(7)的侧壁设有一层隔温材料(4),水槽(6)的内底部设有众多均匀排列且高度相同的支撑钢筋(5),所述的水槽(6)的四周侧板高度高于所述的支撑钢筋(5)高度,所述的水槽(6)的内腔长宽均大于所述的试模(7)的长宽,所述的试模(7)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的水槽(6)内的支撑钢筋(5)上,所述的水槽(6)一侧连接有进水箱(8),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箱(3),所述的进水箱(8)设有温度测量和控温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宏信张起森杨海荣俞婷婷刘刚义朱璐胡甜廉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