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980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拌合车底架上设置有搅拌锅,搅拌锅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中筒搅拌罐和内筒;其中,底架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锅内筒、中筒、外筒的设置,将中筒作为搅拌罐搅拌自流淌沥青混合料,内筒和外筒底部连通作为燃烧室,加大了火焰在搅拌罐表面的加热面积,使温度升高更加快速,同时满足自流淌沥青混合料独特的搅拌温度(220~260℃)要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现场生产及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摆脱拌合楼的制约,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补等用料较少的场合,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维护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
技术介绍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中,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为保持良好的状态,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维护,而路面维护是其关键。其中,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针对沥青路面的维护,则讲求的是快速高效、保持畅通。目前,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通常采用的维护办法皆存在诸多弊端:(1)冷料修补法:功效较高,但是冷料的化学性质决定了修补的路面质量较差,遇雨即坏、耐久性差、反复修补,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能较大面积修补;(2)拌合站加工法:环节多、浪费大、不够环保、成本高;用热沥青混合料修补,因为路面维修“点多量少”,热沥青混合料制作成本(拌和开机费、升温费等)高,由于施工时间长、温度逐渐下降,致使热沥青混合料占60~80%的量不能使用,浪费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多余沥青混合料的废弃对环境也是一种污染。(3)沥青路面养护机法:制造成本太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最终加热温度在170℃-180℃间,难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温度,保温性差。自流淌沥青混凝土是指在高温(220℃~260℃)下拌和,依靠混合料自身的流动性摊铺成型无须碾压的一种高沥青含量与高矿粉含量、空隙率小于1%的沥青混和物,非常适合于沥青路面的快速修补,尤其是采用了自流淌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钢桥。自流淌沥青混凝土特殊的结构与工艺,需要专用机来加以保障。目前,其通用的设备为COOKER,该设备一般载重8~12T,具有搅拌、加热、保温的功能。但是对于沥青路面的快速修补,现有的COOKER设备容量过大,不适合少量混合料的拌合、运输,且不具备生产功能,无法摆脱拌合楼的制约。而现有的沥青路面养护机是针对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采用单层保温材料,加热温度在170~180℃间,无法满足自流淌沥青混凝土高温(220~260℃)条件下拌合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不具备生产功能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底架上设置有搅拌锅,搅拌锅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中筒搅拌罐和内筒;其中,底架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中筒搅拌罐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筒壁防护层。其中,搅拌锅顶部设置有投料口顶盖,搅拌轴从投料口顶盖处伸入搅拌锅内,且与外筒、中筒搅拌罐和内筒同轴。其中,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其中,所述的搅拌锅底部设置有至少3个燃烧器,设置在底架上的柴油箱为燃烧器提供燃料;其中,一个燃烧器位于内筒范围的中心,其余燃烧器均匀分布在外筒的范围内。其中,外筒和内筒的底部连通。其中,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和柴油机;其中,柴油机的输出轴与液压马达的输入轴相连,并驱动搅拌轴的转动。其中,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中筒搅拌罐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底架上的控制模块。其中,优选的是,温度传感器共四个,两个位于中筒内壁外侧上方,两个位于中筒外壁内侧下方。使用时,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模块控制柴油箱的柴油输入量和柴油机的功率,从而控制搅拌锅的温度和搅拌轴的转速。其中,底座下方设置有至少两对车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锅内筒、中筒、外筒的设置,将中筒作为搅拌罐搅拌自流淌沥青混合料,内筒和外筒底部连通作为燃烧室,加大了火焰在搅拌罐表面的加热面积,使温度升高更加快速,同时满足自流淌沥青混合料独特的搅拌温度(220~260℃)要求。同时,该拌合车能够实现现场生产及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摆脱拌合楼的制约,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补等用料较少的场合,随拌随用,可根据施工现场快速移动,贴近实际生产,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锅的俯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底架14上设置有搅拌锅1,搅拌锅1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8-2、中筒搅拌罐9和内筒8-1,中筒搅拌罐9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筒壁防护层3,外筒8-2和内筒8-1的底部连通。搅拌锅1顶部设置有投料口顶盖7,搅拌轴2从投料口顶盖7处伸入搅拌锅1内。搅拌轴2上设置有搅拌叶轮5,且与外筒8-2、中筒搅拌罐9和内筒8-1同轴。其中,搅拌锅1底部设置有3个燃烧器6,设置在底架14上的柴油箱10为燃烧器6提供燃料;其中,一个燃烧器6位于内筒8-1范围的中心,其余两个燃烧器6均匀分布在外筒8-2的范围内。底架14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包括压马达11、液压泵和柴油机12。柴油机12的输出轴与液压马达11的输入轴相连,并驱动搅拌轴2的转动。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还包括控制系统,它包括设置在中筒搅拌罐9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4和设置在底架14上的控制模块13。温度传感器共四个,两个位于中筒内壁外侧上方,两个位于中筒外壁内侧下方。使用时,根据温度传感器4反馈的信息,控制模块13控制柴油箱10的柴油输入量和柴油机12的功率,从而控制搅拌锅1的温度和搅拌轴2的转速。底座14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两对车轮。其中,上述底架14、柴油箱10、液压泵、液压马达11、柴油机12和车轮均可为汽车构件,拼装方便。本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拌合车进行预热处理,打开投料口顶盖7,按自流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步骤依次投入原材料,温度传感器4测得搅拌罐9内的平均温度并输入控制系统13,控制系统13设定搅拌罐9内的目标温度,根据该目标温度控制柴油箱10输出的柴油量,柴油经导管输入分别设置在内筒8-1和外筒8-2底部的三个燃烧器6中,火焰和热空气进入搅拌罐和搅拌锅外壳的空隙内,持续不断的对混合料进行快速加热。启动柴油机12,带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1运转,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1驱动搅拌轴2转动,搅拌轴2带动内筒壁和搅拌叶轮5共同转动。加温搅拌过程中,控制系统13控制温度传感器4测得的温度,超过目标设定温度时,减小柴油量输出并保持稳定,使温度传感器4的实测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范围内。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内筒和外筒连通共同加热,有效利用喷入燃烧室的柴油和火焰,显著加大了火焰在搅拌罐表面的加热面积,使温度升高更加快速,满足自流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温度要求。同时,该拌合车摆脱拌合楼的制约,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补等用料较少的场合,随拌随用,可根据施工现场快速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底架(14)上设置有搅拌锅(1),搅拌锅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8‑2)、中筒搅拌罐(9)和内筒(8‑1);其中,底架(14)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底架(14)上设置有搅拌锅(1),搅拌锅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8-2)、中筒搅拌罐(9)和内筒(8-1);其中,底架(14)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中筒搅拌罐(9)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筒壁防护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搅拌锅(1)顶部设置有投料口顶盖(7),搅拌轴(2)从投料口顶盖(7)处伸入搅拌锅(1)内,且与外筒(8-2)、中筒搅拌罐(9)和内筒(8-1)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2)上设置有搅拌叶轮(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锅(1)底部设置有至少3个燃烧器(6),设置在底架(14)上的柴油箱(10)为燃烧器(6)提供燃料;其中,一个燃烧器(6)位于内筒(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飞汪锋王建伟沈永富罗桑朱志远孙孝婷孙洪滨李永鳞钟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