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45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顶组件,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加强板,侧围内板,侧围外板、侧围加强板和侧围内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连接,侧围外板的下部折弯并朝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第一翻边,车顶组件包括至少两种模式:模式一:配置顶板的车顶组件,顶板与侧围外板上的搭接点通过激光拼焊连接,顶板与第一翻边相互平行;模式二:配置天窗的车顶组件,天窗通过玻璃胶粘结在第一翻边上,天窗的顶面与顶板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顶组件包括至少两种模式,使得同一车顶组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顶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难度,同时天窗通过玻璃胶粘结在侧围翻边提高了结构性能,也增大了采光区域。也增大了采光区域。也增大了采光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车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天窗能够增加空气流通,开阔视野,相比于普通天窗,全景玻璃配置能够带来更好的采光体验。通常车型有铁顶(非天窗版)和一种天窗类型(天窗版)两种配置。针对普通天窗配置,天窗版和非天窗版的车身侧围结构可以保持共用。
[0003]由于造型面共用(即铁顶和天窗玻璃面为同一张面),而玻璃面到侧围翻边的间隙要求和车顶到侧围翻边的间隙不同,因此天窗版和非天窗版需要两套车身结构,一般有两种结构方案:
[0004]1.侧围内板延长翻边提供玻璃搭接面。这种方案有两套侧围结构,影响制造厂内的焊接工装,对厂内配置区分也提出了一定挑战。同时,玻璃搭接面区域为悬臂结构,结构性能较弱。
[0005]2.增加天窗加强框提供玻璃搭接面。这种方案在增加单件和模具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大量制造基地厂内焊点,对厂内焊接节拍挑战较大。天窗加强框的布置也会占据一定空间,缩小了天窗采光区域。
[0006]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性能强,成本低,同时适用于非天窗类型和天窗类型的车顶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顶组件,该车顶组件可以同时适用于非天窗类型和天窗类型,结构性强,成本低。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顶组件,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加强板和侧围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内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部折弯并朝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至少两种模式:
[0009]模式一:配置顶板的车顶组件,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上的搭接点通过激光拼焊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翻边相互平行;
[0010]模式二:配置天窗的车顶组件,所述天窗通过玻璃胶粘结在所述第一翻边上,所述天窗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加强板向内延伸出第二翻边,所述侧围内板向内延长出第三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相互平行且从上往下依次贴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还包括主板、第四翻边和第五翻边,所述第四翻边相对于所述主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五翻边相对于所述第四翻边进一步向下弯折,所述第一翻边相对于所述第五翻边向内弯折,所述搭接点设置在所述第四翻边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顶板第一道翻边和顶板第二道翻边,所述顶板
主体与所述第一翻边相互平行,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下向内翻折,所述顶板第二道翻边相对于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向下向内延伸,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之间设有过渡圆角,所述过渡圆角与所述第四翻边上的所述搭接点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第二道翻边的长度为1.0

2.0mm,所述顶板第二道翻边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五翻边之间的间隙为2mm

3mm,所述顶板第二道翻边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间隙为4mm

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之间的角度差为12

18
°

[001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最高点之间的纵向距离为5mm以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的长度为5

10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玻璃胶的厚度为6

9mm。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1

12mm。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使得在针对天窗类型和非天窗类型的车顶时,只需要一种车顶组件,其车身弯曲结构一致。同时本技术天窗的顶面和顶板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能够保证玻璃到第一翻边的距离和顶板到第一翻边的距离一致,从而实现针对不同车顶配置的结构共用,进而降低整车成本和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难度。并且天窗通过玻璃胶粘结在第一翻边上,提高了整车的结构性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车架的立体图;
[0024]图2是图1中A

A处的车顶组件的截面图。
[0025]附图标记对照表:
[0026]顶板1:顶板主体11、顶板第一道翻边12、顶板第二道翻边13;
[0027]侧围外板2:主板21、第一翻边22、第四翻边23、第五翻边24;
[0028]侧围加强板3:第二翻边31;
[0029]侧围内板4:第三翻边41;
[0030]天窗5、玻璃胶6、搭接点7、过渡圆角8、圆角部9。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3]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
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34]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组件,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加强板和侧围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内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部折弯并朝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至少两种模式:模式一:配置顶板的车顶组件,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上的搭接点通过激光拼焊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翻边相互平行;模式二:配置天窗的车顶组件,所述天窗通过玻璃胶粘结在所述第一翻边上,所述天窗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板向内延伸出第二翻边,所述侧围内板向内延长出第三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相互平行且从上往下依次贴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还包括主板、第四翻边和第五翻边,所述第四翻边相对于所述主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五翻边相对于所述第四翻边进一步向下弯折,所述第一翻边相对于所述第五翻边向内弯折,所述搭接点设置在所述第四翻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顶板第一道翻边和顶板第二道翻边,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第一翻边相互平行,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下向内翻折,所述顶板第二道翻边相对于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向下向内延伸,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顶板第一道翻边之间设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蕊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