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07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以及车辆,该座椅包括坐簧;坐垫发泡层,所述坐垫发泡层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第一硬质支撑板,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气囊的下方。由此,通过设置在坐簧的上方和可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的气囊的下方之间的第一硬质支撑板,可以调节座椅的软硬程度,还可以对气囊进行防护,避免气囊直接接触坐簧造成其划伤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气囊的可靠性与座椅的舒适性。从而提高气囊的可靠性与座椅的舒适性。从而提高气囊的可靠性与座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私人轿车开始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代步工具。传统的汽车座椅包括依序连接的坐垫、靠背和头枕。一旦出厂销售、其坐垫和靠背的设计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针对不同体重的人群,该座椅结构所产生的驾驶体验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具体来说,对采用软质坐垫的汽车座椅来说,驾驶员的体重越重,其对坐垫所产生的形变越大,驾驶时所保持的坐姿也会相应产生变化。而若采用硬质坐垫,则坐垫本身会对驾驶员产生一定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该座椅可以调节座椅的软硬程度,还可以对气囊进行防护,从而提高气囊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0004]本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座椅,包括:坐簧;坐垫发泡层,所述坐垫发泡层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第一硬质支撑板,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气囊的下方。
[0006]由此,通过设置在坐簧的上方和可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的气囊的下方之间的第一硬质支撑板,可以调节座椅的软硬程度,还可以对气囊进行防护,避免气囊直接接触坐簧造成其划伤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气囊的可靠性与座椅的舒适性。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囊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在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气囊的下方。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座椅还包括:第二硬质支撑板,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气囊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硬质毛毡板。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板的厚度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d1≥d2。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发泡层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容纳槽,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发泡层包括:发泡主体和侧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发泡主体的横向两侧,所述容纳槽形成于所述发泡主体的底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在坐垫发泡层上的投影位于所
述容纳槽内。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囊整体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一个相同。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的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0、座椅;
[0021]10、坐垫发泡层;11、容纳槽;12、发泡主体;13、侧防护部;
[0022]20、气囊;30、坐簧;40、第一硬质支撑板;50、第二硬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0024]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100,该座椅100可以用于车辆中,其可以为用户提供驾驶或乘坐的位置。
[0025]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100主要包括坐簧30、坐垫发泡层10、气囊20和第一硬质支撑板40,坐垫发泡层10设置于坐簧30的上方,气囊20设置于坐垫发泡层10的下方,气囊20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第一硬质支撑板40设置于坐簧30的上方,而且第一硬质支撑板40位于气囊20的下方。
[0026]具体地,坐垫发泡层10设置在气囊20的上侧,气囊20充气后支撑上侧的坐垫发泡层10,而且气囊20可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如此可以调节气囊20内的气体量,从而调节座椅100的软硬度,气囊20设置在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上侧,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表面为平面,气囊20充气后与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上表面大面接触,坐簧30设置在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下侧,从而可以避免气囊20直接与坐簧30接触,相较于气囊20直接接触坐簧30的布置方式,气囊20受到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支撑力更均匀,可以避免气囊20充气时的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划伤磨损气囊20导致气囊20无法正常充放气的问题,从而提升气囊20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0027]由此,通过设置在坐簧30的上方和可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的气囊20的下方之间的第一硬质支撑板40,可以调节座椅100的软硬程度,还可以对气囊20进行防护,避免气囊20直接接触坐簧30造成其划伤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气囊20的可靠性与座椅100的舒适性。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气囊2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气囊20在坐垫发泡层10的下方间隔设置,第一硬质支撑板40位于至少两个气囊20的下方。其中,坐垫发泡层10的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气囊20,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的气囊20间隔设置,如此可以调节气囊20内的气体量,从而调节座椅100的软硬度,而且相较于传
统座椅,至少两个气囊20的支撑可以增大座椅100对用户乘坐部位的支撑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用户乘坐座椅100时的局部塌陷感和异物鼓起感,进而提升座椅100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另外,第一硬质支撑板40设置在至少两个气囊20的下方,当气囊20充气时,至少两个气囊20与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上表面大面接触,这样可以使得气囊20与第一硬质支撑板40的受力接触面积更大,而且至少两个气囊20的表面所受到的支撑力更均匀,如此可以避免发生气囊20的表面容易被划伤磨损的问题,从而提升对气囊20的保护效果,静儿提升座椅100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座椅100还包括:第二硬质支撑板50,第二硬质支撑板50设置于气囊20的上方,而且第二硬质支撑板50位于坐垫发泡层10的下方。具体地,第二硬质支撑板50设置在气囊20和坐垫发泡层10之间,第二硬质支撑板50与坐垫发泡层10的下表面大面连接,可以增加坐垫发泡层10的重量和厚度,从而提升坐垫发泡层10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座椅100的结构稳定性;第二硬质支撑板50与气囊20充气后的上表面大面接触,可以使得气囊20传递到用户乘坐部位的支撑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座椅100的舒适性。
[0030]具体地,结合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簧;坐垫发泡层,所述坐垫发泡层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第一硬质支撑板,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坐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气囊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在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气囊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硬质支撑板,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气囊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硬质毛毡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郑志腾韩自锋李忠良左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