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技术方案,均采用MnS或A1N或AIN+MnS为主的 抑制剂方案,为了获得稳定的磁性能,在热轧时必须使浇注冷凝过程中析出的粗大抑制剂 颗粒完全固溶,以便在高温退火二次再结晶发生前阻碍初次晶粒长大,获得单一的取向高 斯织构。因此钢坯的加热温度较高,在1350°C以上。高温铸坯加热成材率低、能耗大、设备 寿命短、制造成本高。为了降低铸坯的加热温度,必须在前工序弱化MnS、A1N抑制剂的作 用。目前低温铸坯加热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1.以0125或0125+々化为主的先天抑制剂工艺。因Cu2S的固溶温度较低,可采用 较低的铸坯加热温度。但加入铜影响脱碳退火时的脱碳效果,如脱碳不彻底,将使产品产生 磁时效现象。另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磁性相对较低。2.后期渗氮工艺。在脱碳退火后、高温退火前进行渗氮处理,在高温退火升温过程 中形成足够的A1N质点,提高抑制力。该工艺是目前取向硅钢生产中铸坯加热温度最低的 工艺。但如抑制剂完全由后天形成,则磁性差且对前工序的热轧、脱碳、冷轧等要求很高、工 艺参数要控制在很窄的范围,难于实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多元抑制剂的取向电工钢板带,其成分包含:碳0.02%~0.045%、硅2.5%~3.5%、氮0.003%~0.02%、锰0.15%~0.4%、铜0.40%-0.65%,其余为铁、铬、镍及不可避免杂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带的成分还包含:钛0.002%~0.015%、铬0.02%~0.2%、镍0.01%~0.10%,且10>铬/镍≥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锐良,苏群,彭志华,黄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泉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