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厢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5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厢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前墙、后墙、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地板,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均为独立的整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的四周边缘且用于彼此配合装配的连接件,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装配和拆卸实现所述厢体结构的装配和拆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厢体结构可以使得厢体从生产到运输以及后期的维修工作简单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及维修的厢体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冷藏或保温或干货厢式车、厢式挂车、半挂车车厢以及冷藏或保温集装箱的厢体连接装配方式。
技术介绍
图1为传统厢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诸如冷藏或保温或干货厢式车、厢式挂车、半挂车车厢以 及冷藏或保温集装箱之类的车辆的厢体结构,按照六面体的六个面可以分为顶板1、左侧板 2、右侧板3、地板4、后墙5以及前墙6六部分。目前,上述的厢体结构多为整体式结构,其主要特点在于厢体的各个部分不是独 立的,只有六大部分装配成一个完整的厢体之后,各部分的功能及结构特点才能体现出来, 且装配过程需要增加诸多的连接类零部件并通过繁杂的工艺方法才能实现。上述的厢体结构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地板4、后墙5 以及前墙6六部分在安装完毕后为整体式结构,各大部分之间结构划分不清晰,连结构件 较多,这就导致厢体在维修过程中,零部件的修补或更换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涉到其他构件, 从而使得维修过程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厢体结构, 其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藏保温车的厢体结构,包括前墙、后墙、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均为独立的整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的四周边缘且用于彼此配合装配的连接件,所述前墙、所述后墙、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装配和拆卸实现所述厢体结构的装配和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田化王晓毅徐仁勇单帅张建国张思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