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3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属于商用车横梁技术领域,包括双腹板工字钢结构的横梁本体、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中部与上翼板连接安装的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外沿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中部与下翼板连接安装的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外沿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和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横梁与车架纵梁连接牢靠,有效增加横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实现横梁总成高强度、大刚性、轻量化的良好兼顾;整体结构简单,成型、装配容易,利于批量生产,对车架空间布置要求低,集成度较高。集成度较高。集成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


[0001]本技术属于商用车横梁
,具体地说是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横梁不仅可以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还可以支撑汽车上的主要部件。而过渡区横梁总成是设置于车架中部过渡区的横梁结构,其两端与左右两纵梁连接,可有效吸收并缓和车架侧交变载荷。
[0003]在商用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过渡区横梁总成会受到持续的扭矩及弯矩,为了保证过渡区横梁总成处的刚度和强度,会通常采用加厚所有结构板材形式,但是这样会造成车架总成整体重量大大增加,从而会违背车架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如申请号:CN201921855357.2,名称:一种车架横梁总成,其采用方钢结构的横梁,第一连接弯板和第二连接弯板分别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板和第四板;由于方钢结构的横梁与第一连接弯板的第一板和第二连接弯板的第二板贴合面较小,无法保证横梁与第一连接弯板和第二连接弯板连接安装的牢靠性;且第一连接弯板(第二连接弯板)仅通过第二板(第四板)与车架纵梁内侧连接,贴合面亦是较小,无法保证第一连接弯板和第二连接弯板分别与左右车架纵梁连接安装的牢靠性;且整体采用等厚板材成型,太薄会造成强度和刚度较低,太厚又会造成车架重量大大增加,违背车架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0004]传统的过渡区横梁总成存在高强度、大刚性与轻量化设计无法共存的矛盾,从而只能舍弃至少其一,无法实现对横梁各项要求的完美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今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无法实现高强度、大刚性、轻量化设计的完全兼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上部左右两侧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支架,下部左右两侧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架,横梁本体呈双腹板工字钢结构;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的上翼板连接安装的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外沿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的下翼板连接安装的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外沿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和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上翼板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对应位置、下翼板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对应的安装孔。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横梁本体的两个腹板厚度相同,且上翼板和下翼板厚度相同;上翼板厚度大于腹板厚度;腹板与上翼板和下翼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角,且倒角半径大于腹板厚度。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厚度大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连接位置处设内外倒角,且内倒角半
径大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外倒角半径小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与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厚度相同,且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与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连接处设有内倒角,该内倒角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厚度。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支架减重孔,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分布于第二连接支架减重孔四周。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腹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腹板减重孔。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和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的宽度从中部向两端平滑变窄。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均呈两端宽中间窄形状。
[00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双腹板工字钢结构的横梁本体、带向下弯折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支架和带向上弯折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向下弯折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支架组合安装,实现横梁与车架纵梁的可靠连接安装,有效增加横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实现横梁总成高强度、大刚性、轻量化的良好兼顾;整体结构简单,成型、装配容易,利于批量生产,且对于车架空间布置要求低,集成度较高,能灵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商用车车架总成。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总成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总成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本体主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本体侧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梁本体俯视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支架俯视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支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支架俯视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支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1、横梁本体,11、上翼板,12、下翼板,13、腹板,14、腹板减重孔,2、第一连接支架,21、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2、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3、第二连接支架,31、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32、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33、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34、第二连接支架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

10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1、连接安装于横梁本体1上部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支架2和连接安装于横梁本体1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支架3,横梁本体1呈双腹板工字钢结构;第一连接支架2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1的上翼板11贴合连接安装的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外沿设有向下弯折并能够与车架纵梁贴合连接安装的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22;第二连接支架3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1的下翼板12贴合连接安装的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31,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31外沿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32、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33,第二连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1),横梁本体(1)上部左右两侧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支架(2),下部左右两侧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架(3),其特征在于,横梁本体(1)呈双腹板工字钢结构;第一连接支架(2)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1)的上翼板(11)连接安装的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外沿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22);第二连接支架(3)包括中部与横梁本体(1)的下翼板(12)连接安装的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31),第二连接支架安装板(31)外沿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板(32)和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支架下连接板(33);上翼板(11)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对应位置、下翼板(12)与第一连接支架安装板(21)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对应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横梁本体(1)的两个腹板(13)厚度相同,且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厚度相同;上翼板(11)厚度大于腹板(13)厚度;腹板(13)与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角,且倒角半径大于腹板(13)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过渡区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板(22)厚度大于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崇亚陆佳炜苏达郭守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