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79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涉及汽车空腔隔断领域,采用的方案是:所述隔断支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外周上且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和/或,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沿其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边缘设置有膨胀胶且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沿其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边缘设置有膨胀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膨胀胶在烘烤时大幅沿间隙的宽度方向膨胀,保证密实地填充间隙,提升隔断装置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腔隔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


技术介绍

1、汽车的a柱、b柱和c柱通常是两层钣金搭接形成的空腔,并且空腔壁面通常有孔洞和驾驶室内部联通,空腔下端有孔洞与车外联通,这样就形成了车内到车外的一个气流通道,不仅会导致灰尘进入,而且车内外气流互通对保温性能和隔声性能均存在显著不利影响,因此通常会采用空腔隔断装置进行气流阻断。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3946171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身空腔隔断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如附图1所示,包括隔断支架,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地隔断所述空腔,以及热膨胀胶,其附着在隔断支架上,在加热后与所述隔断支架一起隔断所述空腔,车身空腔隔断结构采用带有热膨胀胶的隔断支架来隔断车身空腔。此技术方案通过热膨胀胶的高温发泡,来实现车身空腔的良好隔断,由此实现车身内外的良好密封。

3、以上技术方案中,将膨胀胶设置在所述隔断支架的外周和内周边缘处,当在高温烘烤状态下,膨胀胶沿着隔断支架与空腔间隙的高度和宽度方向进行膨胀,要达到较高的密封效果,就得需要膨胀后的胶条填充整个空隙,尤其重要的是沿空隙的宽度方向进行填充,而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膨胀胶的膨胀比一定的情况下,沿着间隙的高度方向进行膨胀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膨胀,进而使得膨胀胶横向膨胀幅度偏小,导致膨胀后无法紧密地填充间隙,密封性大打折扣,车内防尘保温和隔声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隔断装置的膨胀胶存在无效膨胀导致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能够使得膨胀胶在烘烤时大幅沿间隙的宽度方向膨胀,保证密实地填充间隙,提升隔断装置的密封性能。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包括膨胀胶和隔断支架,所述隔断支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外周上且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和/或,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沿其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边缘设置有膨胀胶且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沿其与车身钣金存在间隙的边缘设置有膨胀胶。

3、通过此技术方案,能够使得上支撑板膨胀胶向下膨胀时受到下支撑板上的向上膨胀的膨胀胶的阻碍作用,使得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膨胀胶难以持续沿高度方向膨胀,随着烘烤时长的增加,只能沿间隙宽度方向大幅膨胀,减少了无效发泡,从而更好地填充间隙,提升本隔断装置的密封性能。

4、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上沥液孔,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下沥液孔,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且绕所述上沥液孔圆周设置有膨胀胶,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且绕所述下沥液孔圆周设置有膨胀胶。

5、进一步的,所述上沥液孔和所述下沥液孔错开设置,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上且与所述下沥液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所述下支撑板上表面上且与所述上沥液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

6、通过此技术方案,周圈设置的膨胀胶存在沿沥液孔径向的膨胀,而相应支撑板上的膨胀胶存在沿沥液孔轴向的膨胀,能够使得沥液孔受到两个方向的封堵,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密封性。

7、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安装爪。

8、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的顶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安装爪,所述安装爪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爪位于所述连接板上下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膨胀胶,且膨胀胶两端与相应的所述安装爪接触或靠近。

10、通过此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间隙的二次封堵,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密封性。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间距为l,1cm≤l≤2cm。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包括a柱、b柱和c柱,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的空腔内均设置有上述的空腔隔断装置,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的钣金之间设置有间隙,膨胀胶膨胀后能够填充所述间隙。

13、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环绕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外周,所述间隙的宽度为d,5mm≤d≤10mm。

14、进一步的,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爪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及驾驶室,能够使得上支撑板膨胀胶向下膨胀时受到下支撑板上的向上膨胀的膨胀胶的阻碍作用,使得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膨胀胶难以持续沿高度方向膨胀,随着烘烤时长的增加,只能沿间隙宽度方向大幅膨胀,减少了无效发泡,从而更好地填充间隙,提升本隔断装置的密封性能;周圈设置的膨胀胶存在沿沥液孔径向的膨胀,而相应支撑板上的膨胀胶存在沿沥液孔轴向的膨胀,能够使得沥液孔受到两个方向的封堵,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密封性;在连接板处设置膨胀胶能够实现对间隙的二次封堵,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包括膨胀胶(7)和隔断支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上设置有上沥液孔(6),所述下支撑板(4)上设置有下沥液孔(5),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且绕所述上沥液孔(6)圆周设置有膨胀胶(7),所述下支撑板(4)的上表面上且绕所述下沥液孔(5)圆周设置有膨胀胶(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沥液孔(6)和所述下沥液孔(5)错开设置,所述上支撑板(2)下表面上且与所述下沥液孔(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7),所述下支撑板(4)上表面上且与所述上沥液孔(6)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7)。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上均设置有安装爪(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通过连接板(3)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上的顶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安装爪(1),所述安装爪(1)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爪(1)位于所述连接板(3)上下的两端,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膨胀胶(7),且膨胀胶(7)两端与相应的所述安装爪(1)接触或靠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的间距为L,1cm≤L≤2cm。

8.一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包括A柱、B柱和C柱,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空腔隔断装置,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与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的钣金之间设置有间隙,膨胀胶(7)膨胀后能够填充所述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环绕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外周,所述间隙的宽度为D,5mm≤D≤1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爪(1)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隔断装置,包括膨胀胶(7)和隔断支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上设置有上沥液孔(6),所述下支撑板(4)上设置有下沥液孔(5),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且绕所述上沥液孔(6)圆周设置有膨胀胶(7),所述下支撑板(4)的上表面上且绕所述下沥液孔(5)圆周设置有膨胀胶(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沥液孔(6)和所述下沥液孔(5)错开设置,所述上支撑板(2)下表面上且与所述下沥液孔(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7),所述下支撑板(4)上表面上且与所述上沥液孔(6)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膨胀胶(7)。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上均设置有安装爪(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2)和所述下支撑板(4)通过连接板(3)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张雪微冯蕾张志豪姜富成石忠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