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车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32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赛车悬架结构,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左悬架和右悬架;还包括安装在车架中心的连接总成,左悬架包括左上横臂及左下横臂,右悬架包括右上横臂和右下横臂;左上横臂及左下横臂的一端分别与左立柱的上端及下端转动连接,右上横臂及右下横臂的一端分别右立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左上横臂及右上横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上端转动连接,左下横臂及右下横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下端转动连接;左上横臂和右上横臂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呈轴对称,左下横臂和右下横臂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呈中心对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所有的横臂长度可以最大化利用车辆的横向布置空间,使轮距和车轮的定位参数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变化,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赛车悬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赛车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够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悬架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是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作为赛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对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公开号为CN1120462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方程式悬架及赛车,其公开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结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结构在操纵稳定性和定位参数变化上,对于方程式赛车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受制于有限的车辆轮距及轴距以及车辆底盘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上述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上下摆臂的长度有限。而相对较短的悬架摆臂长度,在轮跳行程较大时,造成了悬架定位参数往往变得不太理想,不能更好的控制车轮在跳动过程的外倾和前束角,影响赛车的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赛车悬架结构,来解决悬架摆臂在赛车轴向方向上长度设置受限,在轮跳行程较大时,不能较好控制悬架定位参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赛车悬架结构,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左悬架和右悬架;其中,所述左立柱用于和左车轮相连接,所述右立柱用于和右车轮相连接;所述左悬架的一端与左立柱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相连接;所述右悬架的一端与右立柱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相连接;
[0007]还包括安装在车架中心的连接总成,所述左悬架包括左上横臂及左下横臂,所述右悬架包括右上横臂和右下横臂;
[0008]所述左上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的上端在转动连接,所述左下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下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上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下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下端转动连接;
[0009]左上横臂和右上横臂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呈轴对称,左下横臂和右下横臂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呈中心对称。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左上横臂包括左前上横臂和左后上横臂,所述左前上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前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上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后侧上端转动连接;
[0011]所述右上横臂包括右前上横臂和右后上横臂,所述右前上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前
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上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后侧上端转动连接;
[0012]左前上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前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上端前侧转动连接,右前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及右后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上端后侧转动连接;
[0013]左前上横臂和右前上横臂之间及左后上横臂和右后上横臂之间均相对于连接总成呈轴对称。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下横臂包括左前下横臂和左后下横臂,所述左前下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前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下横臂的一端与左立柱后侧下端转动连接;
[0015]所述右下横臂包括右前下横臂和右后下横臂,所述右前下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前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下横臂的一端与右立柱后侧下端转动连接;
[0016]左前下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前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下端转动连接,右前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及右后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下端转动连接;
[0017]左前下横臂和右前下横臂之间及左后下横臂和右后下横臂之间均相对于连接总成呈中心对称。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总成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车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0019]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结构相同,第一连接件的上端沿车架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左上连接孔和右上连接孔,第一连接件的下端沿车架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左下连接孔和右下连接孔;
[0020]左前上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左上连接孔转动连接,右前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右上连接孔转动连接;
[0021]左前下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右下连接孔转动连接,右前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左下连接孔转动连接,且左前下横臂及右前下横臂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前后两侧;
[0022]左后上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左上连接孔转动连接,右后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右上连接孔转动连接;
[0023]左后下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右下连接孔转动连接,右后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左下连接孔转动连接,且左后下横臂及右后下横臂分别位于第二连接件前后两侧。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上连接孔和右上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左下连接孔和右下连接孔之间的间距。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左转向组件、右转向组件及转向连接件,所述左转向组件的一端与左立柱在铅垂方向转动连接,所述右转向组件的一端与右立柱在铅垂方向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向组件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和左转向组件远离左立柱的一端与转向连接件铰连接。
[00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转向组件包括左转向节及左转向横臂,所述右转向组件包括右转向节及右转向横臂,所述左转向节与左立柱远离左悬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左转向节用于和左车轮连接,右转向节用于和右车轮连接,左转向横臂的一端与左转向节后侧铰
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接件铰连接;所述右转向节与右立柱远离右悬架的一侧转动连接,右转向横臂的一端与右转向节后侧铰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接件铰连接。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纵臂和第二纵臂,所述第一纵臂的一端与左后下横臂铰连接,所述第二纵臂的一端与右后下横臂铰连接,第一纵臂和第二纵臂的另一端分别用于和车架相连接。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左弹性机构和右弹性机构,左弹性机构的下端与左立柱铰接,左弹性机构的上端与车架横向方向一侧相连接,右弹性机构的下端与右立柱铰接,右弹性机构的上端与车架横向方向另一侧相连接。
[002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赛车悬架结构,通过设置左悬架、右悬架及连接总成,并使左悬架包括左上横臂及左下横臂,右悬架包括右上横臂和右下横臂,左上横臂及左下横臂的一端分别与左立柱的上端及下端转动连接,右上横臂及右下横臂的一端分别与右立柱的上端及下端转动连接,左上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上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上端转动连接,左下横臂远离左立柱的一端及右下横臂远离右立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的下端转动连接,同时使左上横臂和右上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车悬架结构,其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左悬架(3)和右悬架(4);其中,所述左立柱(1)用于和左车轮相连接,所述右立柱(2)用于和右车轮相连接;所述左悬架(3)的一端与左立柱(1)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S)相连接;所述右悬架(4)的一端与右立柱(2)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S)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车架(S)中心的连接总成(5),所述左悬架(3)包括左上横臂(31)及左下横臂(32),所述右悬架(4)包括右上横臂(41)和右下横臂(42);所述左上横臂(31)的一端与左立柱(1)的上端在转动连接,所述左下横臂(32)的一端与左立柱(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横臂(41)的一端与右立柱(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下横臂(42)的一端与右立柱(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上横臂(31)远离左立柱(1)的一端及右上横臂(41)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下横臂(32)远离左立柱(1)的一端及右下横臂(42)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下端转动连接;左上横臂(31)和右上横臂(41)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5)呈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左下横臂(32)和右下横臂(42)之间相对于连接总成(5)呈轴对称或中心对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横臂(31)包括左前上横臂(311)和左后上横臂(312),所述左前上横臂(311)的一端与左立柱(1)前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上横臂(312)的一端与左立柱(1)后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横臂(41)包括右前上横臂(411)和右后上横臂(412),所述右前上横臂(411)的一端与右立柱(2)前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上横臂(412)的一端与右立柱(2)后侧上端转动连接;左前上横臂(311)远离左立柱(1)的一端及右前上横臂(411)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上端前侧转动连接,右前上横臂(411)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及右后上横臂(412)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上端后侧转动连接;左前上横臂(311)和右前上横臂(411)之间及左后上横臂(312)和右后上横臂(412)之间均相对于连接总成(5)呈轴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赛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横臂(32)包括左前下横臂(321)和左后下横臂(322),所述左前下横臂(321)的一端与左立柱(1)前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下横臂(322)的一端与左立柱(1)后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下横臂(42)包括右前下横臂(421)和右后下横臂(422),所述右前下横臂(421)的一端与右立柱(2)前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下横臂(422)的一端与右立柱(2)后侧下端转动连接;左前下横臂(321)远离左立柱(1)的一端及右前下横臂(421)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下端转动连接,右前下横臂(421)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及右后下横臂(422)远离右立柱(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总成(5)的下端转动连接;左前下横臂(321)和右前下横臂(421)之间及左后下横臂(322)和右后下横臂(422)之间均相对于连接总成(5)呈中心对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赛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5)包括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会崔绪福李相鹏王明月唐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恺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