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38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散热器用于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其包括一与该电子元件接触的底板、若干散热鳍片,该底板上设有若干沟槽以收容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底板于所述沟槽之间设有凸出肋,每一沟槽在相邻的凸出肋上具有二侧壁,每一散热鳍片包括一插置于底板沟槽的安装部及一连接安装部的散热部,该安装部包括一折叠的第一延伸部及一连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第一、第二延伸部相互平行紧靠,并分别与所述沟槽的侧壁紧密接触。由于散热鳍片的安装部与底板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大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技术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产生的热量也越 来越多,而过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中央处理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为此,业 界通常在中央处理器顶面装设一散热器,利用散热器来协助排出热量,以确保中央处理器在 适当的温度下正常工作。而随着电子元件体积越来越小,其发热也更加集中,散热器的散热 性能也需要提升。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往往采用一贴附于中央处理器上的基座以及焊接固定于基座上的散 热鳍片。由于焊接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会增加基座与散热鳍片之间的热传阻抗,而影响散热器 的整体性能。为克服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还采用模锻的方式将散热鳍片镶嵌入基板的沟 槽中。如图7-8所示, 一散热器包括一基座3与若干散热鳍片4。该基座的一表面上设有若干 沟槽31以对应插入散热鳍片4。每一沟槽31内具有二直的侧壁以接触散热鳍片4。每相邻二沟 槽31之间设有一狭缝。当散热鳍片4置入基座3的沟槽31内时,若干挤压模具的刀具41挤压狭 缝,使沟槽31的侧壁产生塑性变形,向散热鳍片4推挤,使得散热鳍片4紧密镶嵌于沟槽31内但是,由于散热鳍片4与沟槽31的两侧壁是平面接触,并且散热鳍片4的与沟槽31的上下 接触端大小相同,使得散热鳍片4容易松脱并产生空隙,减少了散热鳍片4与基座3的接触面 积,降低了散热器的导热性能,影响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一种散热器,用于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其包括一与该电子元件接触的底板、若干 散热鳍片,该底板上设有若干沟槽以收容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底板于所述沟槽之间设有凸出 肋,每一沟槽在相邻的凸出肋上具有二侧壁,每一散热鳍片包括一插置于底板沟槽的安装部 及一连接安装部的散热部,该安装部包括一折叠的第一延伸部及一连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 伸部,第一、第二延伸部相互平行紧靠,并分别与所述沟槽的侧壁紧密接触。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备置一底板,在底板的一顶面上形成若干并排相隔的沟槽以及形成在沟槽之间的 凸出肋,每一沟槽具有二侧壁;(二) 备置若干散热鳍片,折叠每一散热鳍片的一端以使散热鳍片具有一安装部,该安 装部包括一第一延伸部及一连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三) 将散热鳍片的安装部插入至底板的沟槽中;及(四) 向凸出肋施加挤压力,使得凸出肋产生塑性变形,以致沟槽的侧壁发生变形并紧 紧挤压散热鳍片的安装部。由于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折叠的安装部及该安装部的第一、第二延伸部,使得散热鳍片可 以更好地卡掣于底板中,并与底板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大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散热器的组装图。图3是图2散热器的正视图。图4是图3散热器圆圈部分IV的放大图。图5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正视图。图6是图5散热器圆圈部分VI的放大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模锻前的正视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模锻后的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该散热器包括一底板10与若干散热鳍 片20。请参阅图3至图4,底板10具有一平整的底面(图未标)以及一与该底面相对的顶面(图 未标)。底板10于顶面上纵长设有若干并排相隔相同距离的沟槽12以及在沟槽12之间形成凸 出肋15。每一沟槽12在相邻的凸出肋15上具有二侧壁(图未标)。每一凸出肋15的横截面呈 齿状设置,凸出肋15的顶面中心设有一凹痕18。每一沟槽12包括一连接底板10顶面的竖直段 以及一远离底板10顶面的倾斜段。该竖直段与底板10的底面垂直,而倾斜段与竖直段成一定 角度。每一凸出肋15的上部向其一侧沟槽12的垂直段延伸一凸出部19。每一散热鳍片20包括一在一端的折叠的安装部21及连接安装部21的散热部28。每一安装 部21包括一弯曲的第一延伸部22与一连接第一延伸部22的第二延伸部24。第二延伸部24弯曲平行并且紧靠于第一延伸部22。每一第一延伸部22具有一连接所述散热部28的竖直部225, 及一连接竖直部225并远离散热部28的倾斜部226,其中倾斜部226与竖直部225相互呈一钝角 。每一第二延伸部24具有一倾斜部246及一竖直部245,该倾斜部246连接第一延伸部22的倾 斜部226末端。第二延伸部24的倾斜部246、竖直部245分别与第一延伸部22的倾斜部226、竖 直部225平行紧靠。每一第二延伸部24的竖直部245具有一自由端247。安装时,将这些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插入至底板10的沟槽12中,其中安装部21的竖直 部225、 245对应容置于沟槽12的竖直段,倾斜部226、 246对应容置于沟槽12的倾斜段。这些 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的第一、第二延伸部22、 24紧靠在沟槽12的侧壁上。第二延伸部24的 自由端247与底板10的凸出肋15的凸出部19相互卡掣。如图4所示,将若干挤压模具的刀具( 图未示)挤压在凸出肋15的凹痕18上之后,使得凸出肋15产生塑性变形,以致沟槽12的侧壁 发生变形并紧紧挤压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因此,散热鳍片20与凸出肋15紧密接触并固定 在沟槽12中,整个散热器制作完成。因为每一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具有折叠的第一、第二延伸部22、 24,分别与沟槽12的 侧壁接触,增大了散热鳍片20与底座10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器的导热效果。由于每一散热 鳍片20的第二延伸部24的自由端247与底板10的凸出肋15的凸出部19相互卡掣,所以散热鳍 片20可以更牢固地安装在底座10上。另外,凸出肋15上的凹痕18,可以使刀具更准确地挤压 在凸出肋15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一) 备置一底板IO,在底板10的一顶面上形成若干并排相隔相同距离的沟槽12以及在 沟槽12之间的凸出肋15,其中在对底板10可采取铝挤型的方法形成沟槽12和凸出肋15,每一 凸出肋15的顶面中心设有一凹痕18;(二) 备置若干散热鳍片20,折叠每一散热鳍片20的一端以使散热鳍片20具有一安装部 21,散热鳍片的其他部分为散热部28,其中每一安装部21包括一弯曲的第一延伸部22与一连 接第一延伸部22的第二延伸部24,并且第二延伸部24弯曲平行并且紧靠于第一延伸部22;弯 曲第一、第二延伸部22、 24,以使第一延伸部22具有一靠近散热部28的竖直部225、连接竖 直部22的倾斜部226,使第二延伸部24具有连接第一延伸部22的倾斜部226末端的倾斜部246 以及连接倾斜部246的竖直部245;(三) 将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插入至底板10的沟槽12中,其中散热鳍片20是从底板10的 侧面沿沟槽12的延伸方向插入;及(四) 向凸出肋15的凹痕28施加挤压力,使得凸出肋15产生塑性变形,以致沟槽12的侧壁 发生变形并紧紧挤压散热鳍片20的安装部21 。如图5-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包括一底板10a和 若干散热鳍片20a。每一散热鳍片20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20的结构相似,包括一折叠 的安装部2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用于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其包括一与该电子元件接触的底板、若干散热鳍片,该底板上设有若干沟槽以收容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底板于所述沟槽之间设有凸出肋,每一沟槽在相邻的凸出肋上具有二侧壁,每一散热鳍片包括一插置于底板沟槽的安装部及一连接安装部的散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折叠的第一延伸部及一连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第一、第二延伸部相互平行紧靠,并分别与所述沟槽的侧壁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宥成徐宏博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