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18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中,干燥过程是通过用小于3.0N/cm的拉伸力移动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而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浸基板地制造方法、预浸基板、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及印刷电路板。(prepreg预浸基板)。
技术介绍
通常,印刷电路板所使用的预浸基板是通过将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浸渍于将热硬化性树脂用有机溶剂稀释而成的热硬化性树脂漆后,在干燥炉将溶剂挥发并硬化热硬化性树脂至呈B等级状态而制成。该涂抹过程及干燥过程是在涂抹机中连续进行完成,将带状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中,将所浸渍的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在干燥炉中干燥。将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中的涂抹过程,是在热硬化性树脂漆中浸渍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之后,通过使其通过挤压滚筒空隙来进行热硬化性树脂漆的计量。将溶剂挥发、使树脂硬化的干燥过程,在使用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时,一般使用立式干燥炉,将搬送来的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后,以垂直方向通过挤压滚筒空隙,再通过干燥炉出口的拉出滚筒,在立式干燥炉内以向垂直方向拉伸、移动,使树脂硬化至呈B等级状态为止。但是,在上述的立式干燥炉中干燥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时,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必需向上方移动,为了使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移动,需要极大的拉力。即,在立式干燥炉内,需要能够抵抗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的重力而使向上方移动的拉力,通过设置在立式干燥炉出口的拉出滚筒,使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拉伸。由于树脂会在该拉伸力作用的状态下硬化,该拉伸力会导致预浸基板变形歪斜。若使用上述残留变形的预浸基板制造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则残留变形会造成不良影响,有使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的尺寸稳定性或弯曲特性降低的问题。另外,该预浸基板作为多层粘合用预浸基板使用时也有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借鉴了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残留变形小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所获得的预浸基板及使用该预浸基板的尺寸稳定性高的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及印刷电路板。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所制造的预浸基板、使用该预浸基板的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以及印刷电路板。本专利技术之1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干燥过程是通过3.0N/cm以下的拉伸力使含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移动。本专利技术之2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干燥过程是将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向水平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之3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干燥过程是使用干燥炉入口温度未达到树脂软化点的卧式干燥炉而进行。本专利技术之4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干燥过程是将上述含浸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向水平方向移动而进行,并且干燥过程的最初是在未达到树脂软化点的温度下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之5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干燥过程是使用在干燥炉内上下交替配置气体喷嘴的卧式干燥炉进行。本专利技术之6的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干燥过程是将上述含浸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向水平方向移动来进行,而且干燥过程中对上述纤维基材从上下方向交替喷气以便于支撑和稳定纤维基材。本专利技术之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至6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纤维基材移动的拉伸力A和支撑基材的气体喷出力B的合力F中,拉伸力A与合力F构成的角度θ为18至60度。本专利技术之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7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燥过程中使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通过干燥炉。本专利技术之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8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基材是带状物。本专利技术之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9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浸基板尺寸y(毫米)与作为原材料的纤维基材宽度尺寸x(毫米)的差满足式(1)0.3(%)≥(x-y)/x×100(1)本专利技术之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10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基材是由玻璃织布或玻璃无纺布构成。本专利技术之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11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纤维基材是由织布构成,其通气度q(cc/cm2/sec)与厚度z(μm)的关系是q≤-0.1z+25 (4)本专利技术之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11的任何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预浸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纤维基材是由无纺布构成,其重量为30至100g/m2。本专利技术之14是一种预浸基板,其特征在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至13的任伺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之15是一种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之14所述的预浸基板或其叠层体的单面或双面上,叠层金属箔并加热加压成型而成。本专利技术之16是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对本专利技术之15的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进行电路加工而成。附图说明图1表示为了制造本专利技术的预浸基板所使用的预浸基板卧式制造装置的一例示意图。图2表示为了制造本专利技术的预浸基板所使用的预浸基板卧式制造装置的一例示意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嘴的一例的图。图4为上下气体喷嘴的示意配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过程中,已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所需的理想的拉伸力是在3.0N/cm以下,使用按上述制得的预浸基板所制造的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或印刷电路板的弯曲或尺度变化小。更理想的上述拉伸力是2.5N/c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过程中,特别理想的是通过使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在干燥炉内移动而进行干燥。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过程中,理想的是使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向水平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纤维基材可向水平方向移动,所以可使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的纤维基材所需的拉伸力变小,可使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预浸基板所制造的铺设金属片的叠层板或印刷电路板的弯曲或尺寸的变化变小。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如上所述拉伸力变小,在干燥过程中为了支撑纤维基材,较理想的是利用气体的喷射力。此时,气体不仅从纤维基材的下方,也从上方喷射,较理想的是稳定纤维基材使其不被强力拖曳。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气体以空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较理想。干燥过程的温度或干燥炉内的温度以大于软化温度且小于200℃的温度较理想。尤其是150至200℃的温度较理想。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的纤维基材的干燥以在该温度环境下曝晒1至15分钟较理想。干燥过程中最初的温度或干燥炉的入口温度以未达到树脂的软化点较理想。另外,若考虑到溶剂的挥发及温度稳定性,以50℃以上较理想。在小于软化点的温度中,将已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浸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纤维基材浸渍于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涂抹过程以及使已浸渗于纤维基材中的热硬化性树脂漆的溶剂挥发、使树脂半硬化的干燥过程,其特征在于,干燥过程是通过用3.0N/cm以下的拉伸力移动浸渍热硬化性树脂漆的纤维基材而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猛塙明德松崎隆须藤守道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