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97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通过使用红色或黄色的着色剂以及肟酯系引发剂,调整紫外线区域的吸收的同时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着色、在紫外线和激光曝光下为高感光度、进而固化深度良好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含羧酸树脂、(B1)红色着色剂、(C)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D)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 物、尤其是被紫外线曝光或激光曝光的阻焊剂用组合物、它的 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保护铜电路而形成阻焊剂。其作用还在于看不 到铜电路的热和湿气引起的变色、电的变色、铜电路上的缺陷、 污祐等方面。通过在形成有铜电路的玻璃环氧基材上涂布阻焊剂,曝光 形成图像,并显影、热固化,从而形成它的皮膜图案。由于基 材上形成有铜电路,因此对其涂布或层压阻焊剂时,其抗蚀剂 膜厚在基材上厚、在铜电路上薄,在铜电路的边缘部分更薄。结果,铜电路易变薄的电路的边缘部在着色力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阻焊剂形成后的热历程中铜变色,外观 上,仅薄的部分变色而能看到。对此,以往,通过在阻焊剂中大量配合着色剂而提高着色 力,从而消除仅铜电路的边缘部分变色而能看到的问题。但是,大量配合着色剂时,曝光时存在下面说明的其它问题。即,通常的阻焊剂被着色成绿色及蓝色,该着色剂中使用 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优异的酞菁化合物(参照专利文献l )。 但是,酞菁化合物在紫外线区域的吸收大,存在在得到固化深 度方面不利的问题。另外,市售的紫外线曝光装置因灯导致紫外线波长分布存在差别。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紫外线区域(尤其是350nm 400nm)的吸收变化大的酞菁化合物中,难以开发出用不同的 曝光装置(灯)却具有同样的分辨率的阻焊剂。另一方面,从位置准确精度的观点出发,阻焊剂的曝光中 激光扫描曝光正在普及。该激光曝光要求高感光度化的同时还 要求得到高分辨的形状良好的抗蚀剂轮廓。另外,激光曝光与 紫外线灯曝光不同,是利用单一波长的光,因此重要的是抗蚀 剂的光吸收对其波长具有什么程度,通过使光聚合引发剂有效 地吸收所使用的光源的光来决定感光度。因此,存在像着色剂这样的光吸收剂会导致如下问题不 仅对高感光度化不利,还会阻碍光透射到底部,导致底切。像上述说明那样,添加在紫外线区域的光吸收大的酞菁化 合物以便得到对于隐藏铜电路边缘部分的变色充分的着色力的 话,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固化深度,产生底切。为了防止该现象, 减少光聚合引发剂的量的话,不能高感光度地曝光。另一方面, 将酞菁化合物的量调整成不产生底切、并提高光聚合引发剂的 浓度的情况下,虽然能得到充分的光敏感光度,但由于着色力 不充分,因此不能隐藏铜电路边缘部分的变色。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0-7974、权利要求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调整紫外线区域的吸收的同时提 供一种具有充分的着色力、在紫外线和激光曝光下为高感光度、 进而固化深度良好的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即使在上 述组合物中再添加蓝色着色剂或绿色着色剂而使抗蚀剂变成绿色、蓝色,用比以往少的添加量就具有能充分抑制铜电路的变 色等外观不良的着色力,为高感光度且固化深度良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方案。 (1 )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A)含羧酸树脂、(Bl)红色着色剂、(C)月亏 酯系光聚合引发剂、(D)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 的化合物。(2 )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其含有(A)含羧酸树脂、(B2)黄色着色剂、(C)月f 酯系光聚合引发剂、(D)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 的化合物。(3) 根据(1)所述的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 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选自黄色着色剂(B2)和 蓝色着色剂(B3)中的1种或2种。(4) 根据(1) ~ ( 3)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前述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C)为下述通式(I) 所示的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还含有下述通式(II)所示的a-氨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和下述通式(III)所示的酰基氧化 膦系光聚合引发剂的l种或2种。一R2 ……(I )(式中,Rl表示氢原子、苯基(可以被碳原子数l ~ 6的烷 基、苯基或卣原子取代)、碳原子数l ~ 20的烷基(可以被l个以 上羟基取代,烷基链中间可以具有l个以上氧原子)、碳原子数 5~ 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2~ 20的烷酰基或苯曱酰基(可以被碳<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原子数l ~ 6的烷基或苯基取代),R2表示苯基(可以被碳原子数l ~ 6的烷基、苯基或卣原子 取代)、碳原子数l ~ 20的烷基(可以被l个以上羟基取代、烷基 链中间可以具有l个以上氧原子)、碳原子数5 8的环烷基、碳 原子数2~ 20的烷酰基或苯甲酰基(可以被碳原子数l ~ 6的烷基 或苯基取代)。)(式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l ~ 12的烷基或芳 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 6的烷基、或 R5与R6两个结合的环状烷醚基。)(式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l ~ IO的直链状或 支链状的烷基、环己基、环戊基、芳基、烷氧基、或者被卤原 子、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芳基,其中,R7和R8中的一个可以表 示R- C ( = 0 )-基(在此,R为碳原子数l ~ 20的烃基)。)) (5)根据(4)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式(I)所示的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C)为下述式(IV) 所示的將酯系光聚合引发剂。<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6)根据(4)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式(I)所示的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C)为下述通式(V) 所示的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V)(式中,R9表示氢原子、卣原子、碳原子数1 12的烷基、 环戊基、环己基、苯基、节基、苯曱酰基、碳原子数2 12的烷 酰基、碳原子数2~ 12的烷氧羰基(构成烷氧基的烷基的碳原子 数为2以上时,烷基可以被l个以上羟基取代,烷基链中间可以 具有l个以上氧原子)、或苯氧羰基,RIO、 R12各自独立地表示苯基(可以被碳原子数l ~ 6的烷 基、苯基或卣原子取代)、碳原子数l ~ 20的烷基(可以被l个以 上羟基取代、烷基链中间可以具有l个以上氧原子)、碳原子数 5~ 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2~ 20的烷酰基或苯曱酰基(可以被碳 原子数l ~ 6的烷基或苯基取代),Rll表示氢原子、苯基(可以被碳原子数l ~ 6的烷基、苯 基或卣原子取代)、碳原子数l ~ 20的烷基(可以被l个以上羟基 取代、烷基链中间可以具有l个以上氧原子)、碳原子数5 8的 环烷基、碳原子数2~ 20的烷酰基或苯曱酰基(可以被碳原子数 1 ~ 6的烷基或苯基取代)。)(7)根据(1 ) ~ ( 6)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E)热固化成分。(8) 根据(1 ) ~ (7)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组合物是选自蓝色、绿色、橙色以及紫色中的色调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含羧酸树脂(A)、红色着色剂(B1)、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C)、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D)。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崎阳子有马圣夫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