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17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部分装配过程需采用手工实现,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外壳送料机构,靠近外壳送料机构下料端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分距入料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外壳送料机构通过外壳送料机构与循环输送机构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零件导料机构和底盖装配机构,所述零件导料机构和底盖装配机构均位于循环输送机构的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上料、分距、输送到装配都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取火,吸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贮气箱,发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发火机构是打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根据发火机构的特点,打火机可分为火石钢轮打火机、压电陶瓷打火机、磁感应打火机、电池打火机、太阳能打火机、微电脑打火机6种,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取火装置。但现有技术中部分装配过程需采用手工实现,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外壳送料机构,靠近外壳送料机构下料端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分距入料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外壳送料机构通过外壳送料机构与循环输送机构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零件导料机构和底盖装配机构,所述零件导料机构和底盖装配机构均位于循环输送机构的侧面。
[0006]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外壳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输送线,所述外壳输送线包括第一直线输送段和第二直线输送段,第一直线输送段的一端连通有上料结构,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和第二直线输送段之间通过转弯结构连通,所述转弯结构的内表面呈弧形。
[0007]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远离第一直线输送段的一端侧面还设有外壳分组组件,所述外壳分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直线输送段上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滑动连接有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的一端通过拉动块与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滑块通过驱动转向结构与两根分组杆体驱动连接,在输送方向上更靠近上料结构的分组杆体端部固定连接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宽度由靠近分组杆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驱动转向结构包括两个开设在驱动滑块上的倾斜方向相反的驱动凹槽和固定连接在分组杆体上的凸起,驱动凹槽与分组杆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起嵌合在驱动凹槽内。
[0008]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分距入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架和通过驱动组件连接在安装架上的若干个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还设有可驱动相邻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分距组件,所述夹持
组件依次排列连接在分距组件上。
[0009]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分距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组件上的安装板,至少一根滑动导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若干个分距滑块滑动连接在滑动导杆上,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直线驱动结构,剪式伸缩结构驱动连接在直线驱动结构上,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可驱动剪式伸缩结构伸长或缩短,所述分距滑块底面固定连接在剪式伸缩结构上。
[0010]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剪式伸缩结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铰接单元,每个铰接单元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铰接臂,同一个铰接单元内的两个铰接臂中心铰接,相邻两个铰接单元之间的铰接臂端部铰接,所述分距滑块固定连接在同一个铰接单元内的两个铰接臂的铰接中心上,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包括气缸和连接在气缸上的输出轴,所述滑动导杆设有四根,且滑动导杆之间相互平行。
[0011]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工工位的循环输送架,所述循环输送架上设有若干个移动块,移动块沿循环输送架围绕形成一个环形,且首尾之间具有推进缺口,还包括连接在循环输送架上用于推动移动块移动的第一推进组件和第二推进组件,所述第一推进组件和第二推进组件的推进方向不同。
[0012]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零件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安装机架,所述导料安装机架上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一条导料凹槽的导料组件连接在直线驱动机构上,且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导料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0013]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直线驱动机构上的导料板体,所述导料板体上设有下料槽,所述导料凹槽位于导料板体上,且导料凹槽与下料槽之间还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连接在导料板体上,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导料板体上的气缸以及与气缸驱动连接的下料推板,所述下料推板滑动连接在导料板体内,下料推板表面突出有下料推块,相邻两个下料推块之间具有存料间隙,所述存料间隙与导料凹槽相连通。
[0014]在上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中,所述底盖装配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底盖进料组件和可内设打火机外壳体的装配组件,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分料输送组件,所述分料输送组件一端与底盖进料组件相连通,另一端与装配组件相连通。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从上料、分距、输送到装配都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自动化程度较高。
[0017]2、本技术在两个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一直线输送段和第二直线输送段之间设置一个内表面呈弧形的转弯结构,简单方便的实现了在不同方向输送线之间的平稳过渡。
[0018]3、本技术在利用振动盘上料完成后,再利用分距组件扩大相邻两个打火机壳体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打火机壳体的后续加工装配。
[0019]4、本技术用于输送产品的移动块围绕形成一个环形,通过推动移动块使得产品沿循环输送架循环移动,从而解决上述输送线长度较长需要较大场地的问题。
[002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专用于打火机套体零件装配过程中的导料机构,能有效
提高打火机零部件装配时规整性和有序性。
[0021]6、本技术利用下料组件实现套体零件的逐个下料,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过程的有序性。
[0022]7、本技术可利用分料输送组件将底盖输送至内设打火机外壳体的装配组件中,从而实现底盖的自动装配。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外壳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外壳送料机构的俯视图;
[0026]图4是分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分距入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分距入料机械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循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循环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0031]图9是导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导料机构的主视图;
[0033]图11是底盖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外壳送料机构(200),靠近外壳送料机构(200)下料端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分距入料机械手(400),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循环输送机构(300),所述外壳送料机构(200)通过外壳送料机构(200)与循环输送机构(300)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零件导料机构(100)和底盖装配机构(600),所述零件导料机构(100)和底盖装配机构(600)均位于循环输送机构(300)的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送料机构(200)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壳输送线(201),所述外壳输送线(201)包括第一直线输送段(202)和第二直线输送段(203),第一直线输送段(202)的一端连通有第一上料结构(205),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202)和第二直线输送段(203)之间通过转弯结构(204)连通,所述转弯结构(204)的内表面呈弧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203)远离第一直线输送段(202)的一端侧面还设有外壳分组组件(211),所述外壳分组组件(21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直线输送段(203)上的安装壳体(212),所述安装壳体(212)内滑动连接有驱动滑块(213),所述驱动滑块(213)的一端通过拉动块(214)与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滑块(213)通过驱动转向结构(215)与两根分组杆体(216)驱动连接,在输送方向上更靠近第二上料结构(225)的分组杆体(216)端部固定连接有导向部(217),所述导向部(217)的宽度由靠近分组杆体(216)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驱动转向结构(215)包括两个开设在驱动滑块(213)上的倾斜方向相反的驱动凹槽(218)和固定连接在分组杆体(216) 上的凸起(219),驱动凹槽(218)与分组杆体(21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起(219)嵌合在驱动凹槽(218)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距入料机械手(400)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安装架(401)和通过驱动组件(402)连接在第一安装架(401)上的若干个夹持组件(403),所述驱动组件(402)与夹持组件(403)之间还设有可驱动相邻两个夹持组件(40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分距组件(404),所述夹持组件(403)依次排列连接在分距组件(404)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体、底盖和外壳组件装配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距组件(404)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组件(402)上的安装板(408),至少一根滑动导杆(409)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08)上,若干个分距滑块(410)滑动连接在滑动导杆(409)上,所述安装板(40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直线驱动结构(411),剪式伸缩结构(412)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清蔡嘉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纽麦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