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梁式悬架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1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梁式悬架结构和车辆,所述扭梁式悬架结构包括:扭力梁总成、扭梁左安装支架、扭梁右安装支架,后悬推力杆总成。扭力梁总成左右两端分别与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连接,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后悬推力杆总成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扭力梁总成连接,后悬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车身连接。其中,后悬推力杆总成相对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在车辆的Y向位置可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扭梁式悬架结构,通过增加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实现便携修正后悬推力杆总成的Y向位置,有效解决因推进角超差而导致整车跑偏的问题,缩短返修工时。缩短返修工时。缩短返修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梁式悬架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扭梁式悬架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动车辆的扭梁式悬架的纵臂结构一端连接于车身,另一端通过车轮安装板连接于车轮,动力电池包安装于后侧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横梁的前方,车轮安装板位于横梁的后侧,扭梁式悬架结构的减震器支架位于横梁的后侧且靠近车轮安装板。扭梁式后悬在合车后,若整车推进角超差,只能通过调整前悬前束角的方式改变整车推进角,并在推进角合格后还需标定转向机中间位置使整车能正常朝前行驶。这种扭梁式悬架结构还会因电车底盘空间被电池占用没有工具操作空间,调整过程繁琐,返修所需工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扭梁式悬架结构,可以在整车推进角超过允许限制时,便于调节修正后悬推力杆总成的Y向位置,有效解决因推进角超差而导致整车跑偏的问题,缩短返修工时。
[000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扭梁式悬架结构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包括:扭力梁总成、扭梁左安装支架、扭梁右安装支架以及后悬推力杆总成。所述扭力梁总成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所述扭力梁总成连接,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所述车身连接,其中,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相对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在车辆的Y向位置可调节。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通过使得后悬推力杆总成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扭力梁总成连接,后悬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车身连接,且使得后悬推力杆总成相对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在车辆的Y向位置可调节,可以在整车推进角超过允许限制时,便于调节修正后悬推力杆总成的Y向位置,有效解决因推进角超差而导致整车跑偏的问题,缩短返修工时。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上设有沿车辆X向贯通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上设有沿车辆X向贯通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车辆的Y向延伸,螺栓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栓柱的一端连接螺母。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包括推力杆,所述推力杆具有沿X向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螺
母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还包括:螺母盖,所述螺母盖盖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螺母盖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螺母的避让孔,所述螺母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沿所述Y向延伸,所述避让孔沿Z向的宽度小于所述螺母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盖包括盖本体和第一翻边,所述避让孔设于所述盖本体上,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盖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翻边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为沿所述盖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朝向所述螺母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盖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扭梁式悬架结构。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使得后悬推力杆总成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扭力梁总成连接,后悬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车身连接,且使得后悬推力杆总成相对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在车辆的Y向位置可调节,可以在整车推进角超过允许限制时,便于调节修正后悬推力杆总成的Y向位置,有效解决因推进角超差而导致整车跑偏的问题,缩短返修工时。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仰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左视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的结构图;
[0024]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螺母的装配图;
[0025]图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螺母装配的爆炸图;
[0026]图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螺母装配的主视图;
[0027]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螺母盖的结构图;
[0028]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后悬推
力杆总成装配的后视立体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后悬推力杆总成装配的主视图;
[0030]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后悬推力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扭梁式悬架结构的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扭梁式悬架结构;
[0034]1、扭力梁总成;11、左纵臂;12、右纵臂;13横梁;
[0035]2、扭梁左安装支架;
[0036]3、扭梁右安装支架;
[0037]4、后悬推力杆总成;41、第一通孔;
[0038]5、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
[0039]6、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61、推力杆;611、第一支撑板;6111、第二翻边;612、第二支撑板;62、螺母盖;621、盖本体;622、第一翻边;623、避让孔;63、第二通孔
[0040]7、螺母;
[0041]8、螺栓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梁式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扭力梁总成;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所述扭力梁总成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扭梁左安装支架和扭梁右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后悬推力杆总成,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所述扭力梁总成连接,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与所述车身连接,其中,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相对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在车辆的Y向位置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梁式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上设有沿车辆X向贯通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上设有沿车辆X向贯通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车辆的Y向延伸,螺栓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栓柱的一端连接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梁式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杆支撑总成包括推力杆,所述推力杆具有沿X向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后悬推力杆总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巽张红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