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38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所述可移动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控制电路、角度控制舵机以及两个支腿;所述两个支腿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腿包括第一连杆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形成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轮;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用户命令,根据所述用户命令控制所述角度控制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杆旋转,以及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所述可移动装置可以搭载智能机器人、投影仪、储物盒等,从而为乘员舱内的不同位置乘员提供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汽车、航空器等的载人设备的乘员舱内会配置一些设备以为乘客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这些设备可以是智能机器人、投影仪、储物盒等,这些设备通常被固定在某个位置,例如是汽车的仪表台上;因为这些设备被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不可移动,因此这些设备无法为乘员舱内的不同位置乘员提供服务,服务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所述可移动装置可以搭载智能机器人、投影仪、储物盒等,从而为乘员舱内的不同位置乘员提供服务。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控制电路、角度控制舵机以及两个支腿;

3、所述两个支腿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腿包括第一连杆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形成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

4、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轮;

5、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用户命令,根据所述用户命令控制所述角度控制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杆旋转,以及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

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可移动装置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引导导轨中。

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可移动装置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引导导轨中;所述引导导轨包括第一排导轨、第二排导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排导轨和第二排导轨的连接导轨。

8、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的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引导导轨的部分导轨为水平曲线导轨;

9、所述方法包括:

10、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两个支腿上的驱动电机输出控制指令;

11、所述两个支腿上的驱动电机响应控制指令,分别驱动所述两个支腿上的行走轮在所述引导导轨中转动,以使得所述可移动装置沿着所述引导导轨移动;

12、其中,在所述可移动装置移动通过所述水平曲线导轨的过程中,所述两个支腿的第三关节在进入所述水平曲线导轨时发生偏转,在离开所述水平曲线导轨段时恢复初始状态。

1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可移动装置、系统、车载设备以及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所述可移动装置适用于汽车、航空器等的载人设备,所述可移动装置可搭载屏幕、音响、麦克风、储物盒、投影仪等外部设备,为乘员舱内不同位置的乘员提供影音娱乐、语音控制、安全监控、物品搬运等服务;

15、所述可移动装置在应用时,可以在汽车、航空器等的载人设备的乘员舱中设置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与该引导导轨适配,当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时,所述可移动装置沿着该引导导轨移动;由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形成关节连接,所述角度控制舵机能够驱动所述两个支腿的连杆旋转,实现所述可移动装置靠近或远离引导导轨,能够调节所述可移动装置与乘员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可移动装置能够满足多种服务场景,提高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两个容纳槽,所述两个容纳槽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两个支腿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形成关节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机构形成关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杆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杆件连接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关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连接销轴;所述行走机构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且所述连接销轴的两端形成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连接销轴进行限位,防止所述连接销轴从所述第三通孔中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基板,所述行走基板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关节连接;所述行走基板上设置驱动电机、行走轮以及可伸缩弹性顶杆,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从动压紧轮;

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引导导轨中。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装置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引导导轨中;所述引导导轨包括第一排导轨、第二排导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排导轨和第二排导轨的连接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导轨位于所述连接导轨的上方,所述连接导轨与所述第二排导轨的连接处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可移动装置的行走轮从所述连接导轨进入所述第二排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还设置有导轨舵机和可旋转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导轨沿着前挡风玻璃下方位置布设,所述第二排导轨沿着与第二排座椅对应的车内顶棚中段位置布设,所述连接导轨沿着A柱、车内顶棚两侧及后段位置布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汽车座舱内的前挡风玻璃下方位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用于当所述可移动装置移动至预设的无线充电位置时,对所述可移动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13.一种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轨的部分导轨为水平曲线导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轨的部分导轨为爬升曲线导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两个容纳槽,所述两个容纳槽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两个支腿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形成关节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机构形成关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杆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杆件连接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关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连接销轴;所述行走机构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且所述连接销轴的两端形成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连接销轴进行限位,防止所述连接销轴从所述第三通孔中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基板,所述行走基板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关节连接;所述行走基板上设置驱动电机、行走轮以及可伸缩弹性顶杆,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从动压紧轮;

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引导导轨,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引导导轨中。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杰周世明盛士行黄焯豪金蕊王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