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25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属于热处理加工装备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网带式淬火炉实际生产时存在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流出风险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设置于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炉砖上的截留坡;在与截留坡背面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的一侧或两侧的炉外壳上设有残料清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及时发现并清理淬火前已降温工件和可有效避免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流出的特点,主要用于清理网带式淬火炉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热处理加工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网带式淬火炉是热加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连续型热处理设备,适用于螺丝、五金工具、轴承、链条等机械零件的热处理。我司也有此类热处理设备50余年的应用经验,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工件完成加热保温后,到进入淬火介质冷却的过程中,存在淬火前降温的风险。
[0003]这种风险是由网带式淬火炉固有的淬火方式决定的,网带式淬火炉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工件9加热保温后随网带8传送至炉内壁7内侧落入淬火导槽12,网带8回转处下方炉底边沿设有截留坡,长期使用后,炉砖变形导致结构变形,变形截留坡13前移,导致可能的工件掉落线路14中垂直或负角方向下落的工件9落入截留坡背面,堆积工件11在此处不断堆积并降温,工件堆积高以后,顶部工件10翻越截留坡,进入淬火介质,造成无法淬透或未淬火的缺陷,且这种缺陷的因为热处理检验的特殊性,无法早期被发现,往往会流出到顾客处引发强烈抱怨。通过与同业者的交流,他们也有未淬火缺陷的出现,由此可推断网带式淬火炉实际生产时,存在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流出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需要在网带式淬火炉内部设计一种预防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降低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在淬火加热炉网带主轴底部,淬火导槽一侧设计一种结构,具有降低工件淬火过程出现停滞的几率,遏制停滞工件进入淬火介质,最终达到预防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目的。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包括设置于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炉砖上的截留坡,其特征在于:在与截留坡背面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的一侧或两侧的炉外壳上设有残料清理孔。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光栅报警器;在与截留坡背面顶端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两侧的炉墙和炉外壳上均设有光栅窥孔,所述光栅报警器装于两光栅窥孔的炉壳外侧。
[0007]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光栅报警器电连接。
[0008]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通过截留坡底座安装固定在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的炉砖上。
[0009]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底座由上部的凹槽和下部的板状支撑体构成;所述截留坡嵌入截留坡底座的凹槽中。
[0010]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底座为耐热钢材料的截留坡底座。
[0011]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面向淬火导槽的一侧设计有向后收缩的倾角。
[001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背面的炉底砖体上设有一条凹槽状的残料截留沟;所述残料截留沟与截留坡等长,且与截留坡的背面相连。
[0013]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截留坡采用预制成形的高铝重质砖拼成。
[001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残料清理孔开设在与残料截留沟对应的炉外壳上。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一是在与截留坡背面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的一侧或两侧的炉外壳上设有残料清理孔,一旦工件沿垂直或负角方向下落到截留坡背面,便可及时清理截留坡背面处停滞的工件,使工件在此处不再堆积过多,可有效避免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流出;二是在与截留坡背面顶端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两侧的炉墙和炉外壳上均设有光栅窥孔,两光栅窥孔的炉壳外侧装有光栅报警器,光栅报警器通过两光栅窥孔发射接收光栅射线,实时探测截留坡顶部位置的状况,并与设备报警系统联通,能够发出蜂鸣警报并记录报警内容;三是由预制成形的高铝重质砖拼成的截留坡嵌入截留坡底座的凹槽中,形成堤坝状护坡,同时避免截留坡与高温的淬火导槽的炉砖接触,截留坡面向淬火导槽的倾角面有利于工件落入淬火导槽中;四是残料截留沟有利于将翻越过来的工件留在残料截留沟内。
[0016]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及时发现并清理淬火前已降温工件和可有效避免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流出的特点,主要用于清理网带式淬火炉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未淬火或淬火不良工件。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网带式淬火炉热处理过程中工件运行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侧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截留坡底座、截留坡和残料截留沟部分的衍变过程示意图。
[0021]图中:1

截留坡底座;2

截留坡;3

残料截留沟;4

残料清理孔;5

光栅报警器;6

光栅窥孔;7

炉内壁;8

网带;9

工件;10

顶部工件;11

堆积工件;12

淬火导槽;13

变形截留坡;14

工件掉落线路;15

初代轻质保温砖整体结构;16

二代耐热钢嵌入结构;17

三代砖体嵌入结构一;18

三代砖体嵌入结构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本技术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源于如图1所示的工件9从网带8上脱离,以随机的线路通过淬火导槽12,最后落入淬火介质的运行轨迹设计。
[0024]工件9脱离网带8后,通过淬火导槽12进入淬火介质可能的工件掉落线路14。因工件9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和装料方式,脱离网带8的先后顺序也是随机的,所以这些工件掉落线路14也有不同,有的呈抛物线落向远端,有的呈垂直甚至负角度落向网带主轴底端,这些负角度掉落的工件会撞击截留坡顶端,有的弹回淬火导槽12正常淬火,有的则弹至截留坡
背部。
[0025]本技术结构设计前,设备原有截留坡,此截留坡与炉底呈整体结构,该结构长期使用后变形,使得变形截留坡13前移,导致工件9掉落至坡背面的几率增加,截留坡背面的堆积工件11在此处堆积并降温,一段时间后堆积在顶部的顶部工件10翻越截留坡,进入淬火介质,造成未淬火件。
[0026]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由截留坡底座1、截留坡2、残料截留沟3、残料清理孔4、光栅报警器5和光栅窥孔6组成,设置在网带式淬火炉网带主轴的底部。
[0027]截留坡底座1由上部的凹槽和下部的板状支撑体构成,采用耐热钢制成,底部预埋在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的炉砖内。上部的凹槽用于嵌入制作截留坡2的砖块,固定和维护截留坡2。整个截留坡底座1的结构与炉膛底部炉砖分隔开来,降低长期使用后炉砖变形对截留坡2结构的影响。
[0028]截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包括设置于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炉砖上的截留坡(2),其特征在于:在与截留坡(2)背面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左侧的炉外壳上设有残料清理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栅报警器(5);在与截留坡(2)背面顶端对应的网带式淬火炉两侧的炉墙和炉外壳上均设有光栅窥孔(6),所述光栅报警器(5)装于两光栅窥孔(6)的炉壳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光栅报警器(5)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留坡(2)通过截留坡底座(1)安装固定在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导槽的炉砖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网带式淬火炉未淬火工件流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留坡底座(1)由上部的凹槽和下部的板状支撑体构成;所述截留坡(2)嵌入截留坡底座(1)的凹槽中。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启刚王帅尚松锋于潇潇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